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国人名多为两个字是王莽的锅?这得从汉朝说起

0
分享至

从本质上看,姓名只是人的称谓符号,就像物品有标识一样,是用来区分彼此的,不应有什么别的含义,但事实并非如此,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演变,人的姓名具备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时代的人名,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主流观念。



人名只是个符号

举个例子,像赵抗美、钱援朝、孙解放这几个名字,不用问我们也清楚它们的主人大概率生于建国初期,这是时代在人名身上打下的烙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那这种烙印在古代有没有呢?显然是有的,比如说三国时期的遍地单字名。

算起来,这一现象是汉朝人名演变的结果,要想说清原因,就得去汉朝找。

汉朝姓氏的变化:姓与氏合一

在现代人眼中,姓和氏毫无区别,姓氏就像《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一样,是一个双音节词,一直黏在一起,用来表明一个家族的特征。非要把它们分开,其意义也是相近的,单用“姓”,比如“我姓王”,是指姓氏;单用“氏”,比如“张氏兄弟”,也是指姓氏。

然而,一开始的姓氏完全是两个概念,分别有着自己的功能。

“姓”的来源有很多说法,但都跟母系氏族社会有关,这从“姓”的字形就可以看出来,许慎《说文解字》释“姓”:“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



随着时代的发展,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被父系氏族社会取代,“姓”也从母姓转移到了父姓,成为一个家族血统的代称,不同的姓代表了不同的家族。而在家族内部,各有分支,同样需要加以区分,“氏”便被赋予了这个职能。

《通鉴外纪》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区分支属的功能进一步演变,就成了“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没有,这跟“氏”的来源有关。

《左传·隐公八年》载: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氏”并不能随便取,需要经君主授权。天子具有最高的分封权力,可因臣下之功,分封土地、赐姓、赐氏,允许其建立独立的家族或者分支。诸侯作为天子之臣,不能赐姓,但可以赐氏,众仲说出上面这番话,就是为了回答鲁隐公的疑问,如何给司空无骇赐氏,最终,鲁隐公给无骇赐氏展。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礼崩乐坏,鲁隐公时期尚属春秋初期,到得后来,赐氏制度已是形同虚设,不少人开始自己立氏,比如宋国的重臣华督,因字华父,自立华氏。

按照赐氏制度,赐氏是在人死之后与赐谥一同进行的,也就是说,立功才有可能在死后给子孙挣来一个“氏”,不仅充满了不确定性,还堵死了绝大部分平民和奴隶获得“氏”的通道,毕竟当时是贵族的天下,平民和奴隶很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更别提立功了,但华督这种自己立氏的举动给了他们希望。

“氏”的“别贵贱”功能使得人们对“氏”充满了向往,谁都想当个贵者,可是正当途经(赐氏)太难了,人们干脆绕开了这条路径,另辟一条道路(自己立氏),尤其是当时并没有针对这条路的惩罚方式,于是贵族先试了试水,随后风靡天下,自己立氏成为风尚。

尤其是在战国时期各国相继改革,将平民和奴隶全都纳入国家管理体系,要当兵、要纳粮,作为回报,军功可以用来换取土地等,平民和奴隶已经具备了立氏的资本,氏的数量自然暴涨。

等到大家都有了“氏”,“别贵贱”的作用自然消失,并且带出另一个后果——“氏”把“姓”给吞并了。



“姓”是一个家族的称号,不用来冠名,这方面还有男女之分,男子一般以氏冠名或字,比如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女子则把“姓”当作后缀,其名一般不示人,“姓”前面是排行、国名、丈夫的谥号等。

随着“氏”的普遍化,以氏冠名成为社会当中称呼人的主流,“姓”与“氏”的作用逐渐趋同,最终混而为一,贵族在“姓”与“氏”上面的垄断特权彻底消失,“百姓”这个词从原来的贵族专属变成指代平民。

至迟到汉初,“姓”与“氏”已经完全合一,我国姓名的基本模式就此确定,就是以姓氏冠名,“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也变成了姓氏的传承。

司马迁主要活跃于汉景帝和汉武帝两朝,离战国时期大约百年,在其著作《史记》当中,随处可见姓氏不分的例子,比如把秦始皇称为姓赵氏。

汉朝人名的变化:单字名盛行

得益于《三国演义》及其衍生品,三国时期成了我国历史上最火的一个时期,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三国时期的一个人名现象,那就是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



如果把单字名的发展画成一条曲线,那么三国时期将是这条曲线的第一个波峰,在它之前的两汉和在他之后的两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当然,按照时间排位,两汉时期的单字名发展是在上升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最流行的说法是王莽的法令:禁止国人取双字名。

《汉书·匈奴传下》载: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
《汉书·王莽传上》载: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
《汉书·王莽传下》载:莽曰:“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

从《王莽传》的记载来看,这个“时”是在汉平帝时期,在元始三年(公元3年)以前,很可能在汉平帝继位后不久,王莽就发布了禁令,随后一批人因此改名,包括匈奴单于和王莽长孙王会宗。后来王会宗有谋反企图,事发后自杀,被王莽复名会宗,以示贬损。



王莽是个复古派,他称帝后发起的改革,目的就是恢复并不存在的上古大同社会,很多政策都照着这个目标来,结果越改越乱,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新朝由此走向灭亡。

这个禁令比新朝(9年建立)要早上几年,但也有着很明显的“王莽改制”色彩,是王莽崇礼的一个表现。在23年新朝覆灭后,王莽的改革被全盘推翻,这一禁令也应难逃一劫,奇怪的是,禁令执行地异常的好,造成了三国时期单字名盛行的局面,还影响了数百年的人名数量走向。

从禁令颁布到新朝灭亡,不过短短二十三年,最多只有一代人,想要将此禁令造成的影响传诸后世,还持续两三百年之久,基本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单字名的崛起就另有缘由。

这事还是绕不开王莽,他发布禁令是为了崇礼,崇礼就要禁双字名,是因为二者不相容?还真有这种说法。

《公羊传·定公六年》载: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公羊传》和《左传》一样,都是用来解释《春秋》的,加上《谷梁传》,它们合称“春秋三传”。这三本书的出现,都得归功于孔子的春秋笔法,他在编纂《春秋》时搞微言大义,“一字含褒贬”,导致《春秋》经文简略,极难理解,必须要加以注释。



比如郑庄公消灭弟弟公子段,《春秋》只有一句“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前因后果写了一大堆,让人看的清晰明了,《公羊传》和《谷梁传》也逐字逐句解释了一段。

问题在于,三传的作者都不是孔子,他们真的能完全理解孔子的意思,不至于出错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公羊传》关于二名的理解就不能服众。

《公羊传》认为“二名”就是双字名,所以“仲孙何忌”被写作“仲孙忌”,这是孔子在维护礼啊,然而孔子本人并没有讥双字名的举动,他很是推崇的上古贤君帝尧名放勋,帝舜名文命,夏商周三代均有不少君主取双字名,孔子之母名征在,但孔子从未发表过双字名不符合礼的言论。

《礼记·曲礼》载:“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

意思是说,“嫌名”(音与名相近的字)不用避讳,双字名只要不一起用就不用避讳。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周礼里面,双字名是很普通的事物,避讳制度都特意作了规定,完全没有“二名非礼”的表述。

尽管如此,汉朝的儒生们却对《公羊传》的说法深信不疑,这其中,董仲舒有很大功劳。众所周知,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从此儒家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而董教父,专业学的就是《公羊传》,随着《公羊传》的流行,所谓“春秋讥二名”的说法就越来越响。



当然,把单字名的流行全归结于《公羊传》的错误也是偏颇的,人名数量变化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必然跟当时的社会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翻开先秦史册,我们可以看到,先秦时期虽有不少双字名,但数量是逊色于单字名的,社会上的人名长期以单字名为主。人们在取名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主流,正如今天人名以双字名为主,取名时也多考虑双字。

这种主流从先秦走到秦再到汉,随着《公羊传》的影响扩大,催生出了儒生复古派王莽的禁止双字名法令,即便这道禁令很快就被废除,但它只是社会观念的一种体现,单名潮流仍然存在并且备受追捧,单字名因而在汉末三国时期达到了顶峰。

以上结论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人名数据都依赖于史书记载,而能够留名青史的大多是非凡人物,出身平民的比较少,有没有可能在上层是流行单字名,在平民当中反而是双字名占优势的呢?不得而知。

汉朝人如何取名:大汉气象

秦汉时期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时期,汉朝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内,人们的取名偏好也跟先秦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



先秦时期,人们取名比较朴素,逮着什么取什么,生理特征、家禽家畜,全都能拿来当名字。

比如晋文公叫重耳,据说他是骈胁,肋骨紧密相连,曹共公为此还偷看过他洗澡,虽然搞不清楚他为什么叫重耳,但他显然把这种朴素延续下去了,他的儿子晋成公叫黑臀,大概是因为屁股上有黑色的胎记吧。

还有鲁成公叫黑肱;有一任周公叫黑肩,在周平王死后主持大局,扶立周桓王;楚国也有个黑肱,是楚共王的儿子。

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家书是湖北云梦睡虎地挖出来的《黑夫木牍》,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秦国士兵,叫黑夫,他的两个兄弟分别叫惊和衷。

由此可见这种朴素还是全民性的,上到诸侯,下到普通士兵,都是这么不讲究。

到了汉朝,虽然老刘家是平民出身,但那时刘邦,后人可是有文化的,讲究的东西也多了,由上而下,汉朝人取名从朴素转向了寓意。



有追求功名、匡扶国家的,比如韩安国、于定国、赵充国、赵广汉等;有图霸称雄、崇尚英武的,比如黄霸、杨雄、苏武、班超等;有仰慕先贤的,比如张禹、陈汤、邓禹、周昌等;有追求健康长寿的,比如霍去病、严延年、陈万年、田千秋、严彭祖等。

疆域的扩张、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使得汉朝国力鼎盛,社会各个方面都流露出一种蓬勃朝气,人名正是其体现方式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女孩=廉价巴西牛排后续:亲密视频曝光,女孩男友发声回应!

中国女孩=廉价巴西牛排后续:亲密视频曝光,女孩男友发声回应!

吭哧有力
2024-12-26 15:18:37
告别李铁杜兆才!陈戌源为何回上海服刑?考虑68岁年龄+身体状况

告别李铁杜兆才!陈戌源为何回上海服刑?考虑68岁年龄+身体状况

念洲
2024-12-26 13:53:12
辽宁省足协第六届会员大会召开,孙继海当选辽宁省足协副主席

辽宁省足协第六届会员大会召开,孙继海当选辽宁省足协副主席

懂球帝
2024-12-26 18:24:21
姆总先掉队!足坛4位1.8亿先生:两人涨至2亿,姆巴佩将跌出1.8亿

姆总先掉队!足坛4位1.8亿先生:两人涨至2亿,姆巴佩将跌出1.8亿

直播吧
2024-12-26 18:45:13
江西省委巡视组:万年县选人用人风气不正

江西省委巡视组:万年县选人用人风气不正

上观新闻
2024-12-26 19:57:11
1970年毛林初次交锋,林彪一伙在庐山突然发难,毛泽东严重不满

1970年毛林初次交锋,林彪一伙在庐山突然发难,毛泽东严重不满

拙言问史
2024-07-27 00:43:54
中超第一左后卫官宣驰援山东足坛,身披新东家战袍出战,大雷点赞

中超第一左后卫官宣驰援山东足坛,身披新东家战袍出战,大雷点赞

小海要说球
2024-12-26 20:18:07
外媒:叙安全部队对亲巴沙尔武装展开行动

外媒:叙安全部队对亲巴沙尔武装展开行动

参考消息
2024-12-26 20:55:05
网友在洛杉矶偶遇易建联!或因舆论压力,携妻儿移居美国

网友在洛杉矶偶遇易建联!或因舆论压力,携妻儿移居美国

十点街球体育
2024-12-26 16:08:28
苏提达不是吃素的!出手整顿后宫团,欧拉弄是重点“关照”对象

苏提达不是吃素的!出手整顿后宫团,欧拉弄是重点“关照”对象

红袖说事
2024-12-27 03:20:32
代价6:太子辉救下小悦和小丽

代价6:太子辉救下小悦和小丽

金昔说故事
2024-12-26 22:40:56
全球最危险的10个国家,缅北排不上号,专家提醒:不要去旅游

全球最危险的10个国家,缅北排不上号,专家提醒:不要去旅游

何为惠
2024-12-21 09:26:30
德国倒戈,北约秘书长训了泽连斯基一顿

德国倒戈,北约秘书长训了泽连斯基一顿

军事作家陈曦
2024-12-25 14:44:12
特斯拉Tesla Bot摆件上线,限量发售引发收藏热潮!

特斯拉Tesla Bot摆件上线,限量发售引发收藏热潮!

沙雕小琳琳
2024-12-26 14:40:56
埃尔多安: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民兵要么放下武器,要么“被埋葬”

埃尔多安: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民兵要么放下武器,要么“被埋葬”

新时光点滴
2024-12-26 09:13:56
吉林省重要通知!事关工资!

吉林省重要通知!事关工资!

橹周刊
2024-12-26 20:20:20
后续!吉林一家三口坠河,坠河前两人已下车,又被惯性带入水里

后续!吉林一家三口坠河,坠河前两人已下车,又被惯性带入水里

魔都姐姐杂谈
2024-12-26 13:53:38
英国外交大臣:拒绝阿斯玛入境英国

英国外交大臣:拒绝阿斯玛入境英国

桑未落
2024-12-26 13:03:37
深圳说发钱就发钱!人均6-8万不用还!

深圳说发钱就发钱!人均6-8万不用还!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4-12-26 20:00:56
美国小男孩不满意礼物,给圣诞老人寄威胁信,开头第1句:你个死胖子...

美国小男孩不满意礼物,给圣诞老人寄威胁信,开头第1句:你个死胖子...

英国那些事儿
2024-12-26 23:18:14
2024-12-27 05:12:49
顾史 incentive-icons
顾史
多了解些历史,发现能看懂很多事
2351文章数 1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阿航客机失事现场找到第二个黑匣子

头条要闻

阿航客机失事现场找到第二个黑匣子

体育要闻

再见,中超最后的超级巨星

娱乐要闻

57岁王祖贤分享近照,状态太好又被质疑整容

财经要闻

69亿订单"消失",卓然股份隐藏了什么?

科技要闻

小米正搭建GPU万卡集群,大力投入AI大模型

汽车要闻

新物种iCAR V23的“尤里卡时刻”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本地
数码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韩国考虑对一定范围内的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政策

花18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值不值?

本地新闻

好吃潮州|尝一口,这里的美食有点“潮”

数码要闻

NVIDIA与AMD急于出货下一代GPU以规避特朗普上台后的关税

军事要闻

中方批菲防长涉华言论出格荒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