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和青阳腔及其他剧种的关系
班友书
我从黄梅戏本戏的探源中,得出这样一个总的印象:即黄梅戏本戏的形成,对其影响最大的则是我省明代古剧青阳腔。
青阳腔是我省第一代声腔剧种,其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在赣东北、鄂东、皖西南这一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影响尤为巨大。这一带的所有地方花鼓小戏,从剧本到声腔,几乎都无例外地接受过青阳高腔的哺育。20世纪50年代,就陆续发现了不少青阳遗响,在各地农村依然活跃,其演出形式有的是业余班社,有的是围鼓清唱,有的是参加节日灯会。如赣东北的都昌、湖口高腔;鄂东的麻城高腔、东路子花鼓;皖西山区的岳西高腔等等。黄梅戏起源于鄂东黄梅县,它和楚剧差不多都同时受到了青阳腔这个高台大戏的影响。这是任何地方,花鼓小戏向舞台大戏发展过程中一条必由之路,否则那就成不了什么气候。直到今天,我们在楚剧、黄梅戏的传统剧目中,仍然不难发现有着丰富的青阳腔遗产。记得1956年我去武汉市观摩湖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注:11月20日—12月25日),在演出中我第一次看到了东路子花鼓演出的青阳腔《金精戏仪》,这时我便油然联想到黄梅戏的《春香闹学》。1982年9月,我与王兆乾同时参加了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第一次高腔会议。当时兆乾的论文是《浅谈青阳腔对黄梅戏及其亲缘剧种的影响》,文中特别论及黄梅戏在声腔和剧目两方面和青阳腔的承传关系,记得在剧目方面谈及的有十多个。我基本同意他的意见,但也感到有遗漏,稍嫌简略。从那以后我便为《黄梅戏艺术》写了一些“黄梅戏本戏考源”的文章。现将我所了解到的剧目,列表如下:
在以上表中,其中《天仙配》《花亭会》《卖花记》《罗帕记》《卖水记》《血掌印》《春香闹学》等七剧六大一小,皆有专文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先说《山伯访友》:此剧简称《梁祝》,全国各地方剧种皆有,大同小异。此剧来源甚古,源头直可上溯到六朝民歌《华山畿》。历来关于梁祝的历史资料较多,各地报刊也发表了不少文章,所以就不必专文重复了。黄梅戏也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像莆仙戏的《红吊丧》,把丧事哭灵变为喜事,那是任何剧种也没有的。黄梅戏最早分上下两本演出,上本名为《上天台》,写王母寿诞,金童玉女相调,王母大怒,罚令下凡,男为梁山伯,女为祝英台,七世不得团圆。《上天台》写二人死后同时归天。后来演出本则简化为从祝公训女起,包括《窑红绫》、《凉亭结拜》、《打枣》、《送友》、《访友》、《描药方》、《哭坟》、《归天》为止。进城以后则简化到从《送友》开始,以前情节一律删除。故名《山伯访友》。其显著特点:一是在楼台会中双方用一百四十多句【花腔对板】倒叙他俩从结拜、攻书到分别的全部往事;二是在“描药”中祝英台将十样草药全部用【阴司腔】唱出,十分别致。黄梅戏《山伯访友》和楚剧《梁祝》,看来都是同根同源,上承青阳腔的《同窗记》。《同窗记》作者为谁?不得而知。在明代青阳腔刊本中只有零出,而无全本。如《徽池雅调》中有《英伯相约回家》《山伯赛槐荫分别》;《尧天乐》有《河梁分袂》;《摘锦奇音》有《山伯千里期约》;《时调青昆》有《山伯访友》和《英台自叹》。这些单出,无疑都是青阳腔遗存,它们在黄梅戏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足印。而《英伯相约回家》出乃是完全袭承了古代南戏《祝英台记》(见台版《风月锦囊》第379页)的送别。仅仅只将其中较为典雅的曲词删除,为适应滚调唱法而将其中“诗白”全部改为曲唱,这就为地方戏移植青阳腔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此外黄梅戏的小戏《英台自叹》,显然也是源于青阳腔《英台自叹》(见《时调青昆》第95页),只是歌唱方法上有别:青阳腔《英台自叹》是以一支【泣颜回】曲牌,大量运用“曲中加滚”进行倒叙,从凉亭结拜,经攻书,分别到山伯来访结束,以表达英台对山伯的思念。而黄梅戏《英台自叹》则是采用“十二月”的形式,怀念她和山伯的相恋经过。青阳腔的《英台自叹》显然是个增出,时间较晚。
黄梅戏《葵花井》,乃是青阳腔《葵花记》的改编。青阳腔已无全本,但鄂东东路子花鼓有此剧,当为青阳腔的遗存。明刊本《徽池雅调》及晚明刻本《时调青昆》仅存《日红托梦》与《女帅考察》两个单出。
此剧可能编于万历中期。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列入“具品”,并评之曰:“前半全袭《琵琶》,后半孟日红被毒,竟入荒诞。作者之胸次眼界,只如是耳。”从黄梅戏《葵花井》的情节来看,许多大关目前半学赵五娘不说,后面上京寻夫,中途遇盗,被梁府毒死,抛尸井中,神仙相救,托梦及游十殿,学成武艺边关挂帅等等,都是传奇陈套堆砌而成,所以黄梅戏也极少演出。
《吕蒙正回窑》及《闹黄府》,是黄梅戏花腔小戏。从剧名看《吕蒙正回窑》当出自青阳腔《破窑记》或《彩楼记》,但衍吕蒙正回窑试妻是否贞节,在明刊本及岳西高腔中均未见此出,可能是艺人根据《秋胡戏妻》(见《尧天乐》卷二)之“恶套”而作,以迎合低级趣味,也未可知。《闹黄府》是套用《彩楼记》、《诗赏》(又名《花子骂相》)的形式编成,将花子改名杨三笑,范丞相府改为恶霸黄府,借以骂世。所唱“十不亲调”,又似来自《目连戏》中《刘氏开荤》的花子所唱。
《郭华买胭脂》当时是出自青阳腔《胭脂记》,写郭华热恋卖胭脂女子王月英之事。按此剧源于古本南戏《郭华》。《赵五娘自叹》,从她自叹与蔡伯嘴的悲剧婚姻经过来看,当是源自《琵琶记》中的【琵琶词】,此词见青阳腔刊本《词林一枝》的《五娘描画真容》出。本来【琵琶词】乃是当时流行的时曲,赵五娘乃是用这种时曲来唱出她个人的苦难经历。最后是小戏《卖斗箩》,此剧又名《懒烧锅》,是从青阳腔小戏《打懒》改编过来。是出以丑为主讽刺懒婆娘的滑稽小戏。另外还有《湘子化斋》,但出自《升仙记》,演的是度妻菱英。可能是由民间唱本《韩湘子九度文公十度妻》再搬上舞台。
最后谈到本戏《花针记》,此剧前写后母狠毒,谋害前妻子女,似出高腔《白蛇记》;后半部刘文学被诬充军云南,其子迎春中状元后,至云南寻亲,客店父子相逢,全系模仿青阳腔《寻亲记》。此剧源出古本南戏《周羽寻亲记》,青阳腔早期传统剧目,已无全本。《词林一枝》、《摘锦奇音》,岳西高腔均只存几个单出。
黄梅戏除接受青阳腔的乳汁哺育之外,也能博采众长,从其他高台大戏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上演剧目。见下表:
上表所列《鸡血记》、《白扇记》、《戏牡丹》、《二龙山》、《牌环记》都已有专文考述。下面先谈三个小戏:
《游春》是出描写少女初恋的小喜剧,过去极受城乡群众欢迎,也是当年严凤英的拿手戏之一。此剧似脱胎于京剧《拾玉镯》,不过黄梅戏具有更多的乡土气息,其中【菩萨调】尤为优美动人。当年丁老六、潘泽海都以剧中王干妈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骂鸡》又名《王婆骂鸡》,演王大娘因丢失老鸡而骂街。此剧当产生于民间灯会,后为《目连戏》所吸收,意在娱人。黄梅戏是移植自目连戏,还是直接来自灯会?两种可能都有。《张古董借妻》又名《借妻困城》,见《缀白裘》,属徽剧杂花小调,黄梅戏只不过将唱词略加改动而已。又湖南辰河戏亦有此剧,唱高腔。再简述几个本戏:
《凤凰记》为三十六大本戏之一,黄梅戏本戏涉及包公的,计有七本,其他六本则是《二龙山》、《卖花记》、《水涌登州》、《白布楼》、《血掌记》、《双插柳》。七本戏中只有《凤凰记》中的包公最为特殊,他是奉圣旨下乡斩杀二十四个孝子人头,为国母治病。这种行为和包青天的形象是完全不协调的,也不符合包公的性格。不过张孝、张礼兄弟公堂为争一死,却十分感人。按此情节,最早当源于《后汉书·赵孝传》。元人戏剧衍为《赵礼让肥》,南戏名《十孝记》,沈璟亦有同名传奇,均改名为张孝、张礼。此剧与《白布楼》皆见于东路子花鼓,此剧种向有“二高腔”之称,亦称“东腔”,音乐是具有帮、打、唱特点,与青阳腔关系密切。就现有明刊本青阳腔资料来看,尚未见这两个剧目,是否来自青阳腔,尚不能断言,但与高腔有关,可以肯定,因南戏中就有《兄弟争死》。总之黄梅戏中这两个本戏,大体是来自鄂东的。1959年安庆市改为《孝子冤》,后又改名《生死板》,换包公为秦王。在洛阳、开封、西安等地演出,颇获好评。
《珍珠塔》也是三十六大本戏之一,在各个地方戏种中都是颇受群众欢迎的一出批判嫌贫爱富的戏。考此剧在江、浙一带影响最大,几乎是家喻户晓。有的地方名《方卿羞姑》,亦名《九松亭》。这首先得归功于说唱文学、宝卷和弹词,尤其在清代,弹词家马如飞的《珍珠塔》最享盛名,号称“马派”。同时期就被人改成传奇,搬上舞台。后又被书坊改为唱本,到处流行。黄梅戏的改编,可能与唱本关系较深。不过黄梅戏编者最大的失策是将“羞姑”删除,改成戏耍陈翠娥,这就避重就轻了。1958年芜湖会演,我的改编本就恢复了“羞姑”。
《毛洪记》也是反映嫌贫爱富。其后半段采用两世姻缘的方式,以反抗封建包办。考其源则是元人杂剧及明初南戏《玉箫女两世姻缘》。明刊本中只有《大明天下春》卷四存有《托续旧盟》《韦皋续缘》;以及《乐府万象新》中《王箫渭河分别》计三个单出。
《双插柳》是在黄梅戏三十六古本之外后来发现的。全部框架,基本袭用《秦香莲》,只是将男女主人公改名换姓,男为孙文秀,女为赵桂英,所以剧本又名《孙文秀不认前妻》。考此故事,最早可能源于明代《百家公案》的《秦氏还魂配世美》,后改为说唱文学,唱本名《陈世美不认前妻》到处流行。清代改为戏曲《赛琵琶》,属“花部”,后面吸收说唱,写秦香莲遇神仙相救,教以兵法,领兵挂帅。《女审》一场,大出一口冤气。京剧改为《铡美案》。60年代王兆乾改为《赵桂英》。
(选自《黄梅戏古今纵横》)
班友书著。 黄梅戏古今纵横[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09.
王长安主编。 中国黄梅戏[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9.08.
1986年班友书撰《黄梅戏本戏探源札记》
由于青阳腔传入湖北便成为“清戏”和鄂东北的“麻城高腔”,这本戏又被流行于麻城一带的地方戏“东路子花鼓”所吸收。这个地方剧种吸收了很多青阳腔传奇本戏,成为自己的传统剧目,但仍用高腔演唱,故这种腔调又被称之为“二高腔”。
班友书(1922—2016)是安徽省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曾任《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副主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新中国第一代新文艺工作者、戏改干部,是黄梅戏由草台班社走上剧坛银幕风靡海内外的见证人、开拓者之一。1952年,班先生改编传统剧本《天仙配》,其中《路遇》选段由安徽省地方戏观摩演出团在上海首演,开《天仙配》全本问世的先声。他整理改编的剧目还有《红梅惊疯》《渔网会母》《二龙山》《珍珠塔》等,创作有现代戏《泉边上的爱情》《王瞎子下乡》等。著作有《黄梅戏音韵简编》《黄梅戏古今纵横》等。
陆洪非篡改二高腔的解释
1954年陆洪非撰《关于黄梅戏》一文:高腔(即江西的弋阳腔)在明朝中叶就从弋阳流行到了乐平,后又由乐平流行到了湖口。直到清末,湖口的高腔艺人还是很多的,仅吴下坂一村就有五个箱子。湖口的高腔经常在湖北的黄梅,安徽的至德、东流、望江、怀宁等地演唱。
1981年陆洪非撰《黄梅戏探源》和1985年陆洪非著《黄梅戏源流·黄梅戏探源》:二高腔——青阳腔由于有声调高昂的特点,一般都叫它做高腔。如现今流行在岳西的青阳腔,就叫岳西高腔。受过青阳腔影响的黄梅戏,因为有些剧目和声腔来自青阳腔,但又起了变化,故称为二高腔。
中国非遗保护项目青阳腔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或徽池雅调。目前主要存在于安徽省青阳县及江西省湖口县等少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地区,与当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结合,形成青阳腔。这一新起的声腔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展了“滚调”,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将我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青阳腔的剧目上起元明南戏,下到后世的各种文人传奇,数量众多,历史上曾出现过《词林一枝》、《摘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调》等一批青阳腔剧目刊本,现在能收集到的青阳腔大小剧目有94个。青阳腔演唱时一般只用大鼓、大铙、大锣等伴奏而不用管弦,独唱与帮腔结合,一唱众和,同时在演唱中运用“滚调”的方法,在唱腔中加入“滚白”和“滚唱”,形成长于叙事的特点。其唱腔灵活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了戏曲声腔的可塑性和表现力。青阳腔继承古南戏的脚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脚色。其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
青阳腔从皖南流布到闽、湘、川、豫、晋、鲁等地,成为“天下时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然而,由于战争、瘟疫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多种原因,青阳腔日渐式微,基本上已从舞台上消失,濒于灭绝,急需抢救、保护和传承。
中国非遗保护项目高腔简介
(安徽岳西县)
高腔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在几百年的流变过程中,弋阳腔各分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与各地民间音乐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乐风格。
岳西高腔是安徽省岳西县独存的古老稀有剧种,由明代青阳腔沿袭变化而来,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明末清初,文人商贾溯潜水、长河将青阳腔传入岳西,当地文人围鼓习唱,组班结社,岳西高腔初步成型;光绪初期,外来职业高腔艺人(注:江西湖口县职业高腔艺人)系统传授舞台表演艺术,促成了岳西高腔的进一步发展。
附注:岳西高腔光绪初年 (1876-1879年)受江西湖口县职业高腔艺人才有持续发展,安徽黄梅戏受安徽省青阳县和江西湖口青阳腔影响,但是不是受岳西高腔的影响,2023年王长安将岳西高腔伪造成中国青阳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