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16日,解放军川西军区传来一声枪响,枪口对面一个70多岁的老太应声倒下。这则消息很快就被传到了中南海,毛主席被惊动以后,只是沉默了半晌,缓缓开口:“一定要善待她的家属,没犯什么大错就直接释放吧!”
这名70岁的老太到底是谁,为什么她的死讯能够惊动毛主席?又为什么在她被枪决后让毛主席下令善待其家人呢?
从农村妇女到抗日英雄
1881年,洪文国出生在辽宁岫岩县一个满清家庭,虽然是洪家是满清后裔,却并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一家人只能说是顾得上温饱。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旧时代,洪文国从小的生活过得并不如意,打理家务、下田务农,该干的活一样没少干,但也不会从父母嘴里听到一句夸奖。
1989年,刚满17岁的洪文国在父母的张罗下,早早地嫁给了附近一户赵姓人家,按照旧时代的习惯,她被冠以了夫姓,此后名为赵洪文国,这名字在以后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号。
结婚以后,赵洪文国有了自己的小家,生活虽然一如既往地贫苦,但生性乐观坚强的她并没有气馁,在她眼里,以后干的一切农活都会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在赵洪文国夫妻二人勤勤恳恳的劳动里,生活确实过得蒸蒸日上,还真让两人慢慢积攒出了一笔不小的家业。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赵洪文国婚后数年,丈夫就因病离世,只留下她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独自生活,孤儿寡母,当爹又当娘,生活让赵洪文国不得不刚强起来。
然而,落后就要挨打,积弱难返的清王朝已经容不下想要安稳生活的百姓了。
1904年,日本与俄国因为利益纷争,在东北地区爆发了战争。这场炮火连天的战争中,日俄损失倒是不大,但东北地区的百姓却被殃及池鱼,流离失所。
赵洪文国看着无家可归的同胞,内心的怒火一阵阵地涌出,但她知道,凭她自己什么都做不到。
凭借着多年攒下的积蓄,心地善良的赵洪文国接济了不少缺衣少食的流民,还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很快,附近就传出了乐善好施赵大姐的名号。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大规模侵占东北地区,烧杀抢劫,无恶不作。
在东北地区,日寇除了血腥的镇压以外,还开办学堂,想要实行奴化教育,不少老百姓揭竿而起,自发组成游击队,这其中就有赵洪文国。
此时,赵洪文国已经年过五旬,她变卖了自家的房屋和所有土地,将钱全部用来购买武器、招募乡勇,组建武装力量。
除此之外,赵洪文国这样一个农村老太竟然敏锐地察觉了日寇开办学堂的目的,花费一大笔资金重建了自家附近的赵家堡子小学,教导孩子们国语,普及爱国思想。
就在这时,自小受母亲熏陶的二儿子赵侗也毅然放弃学业,弃文从武,赶回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力量。
回到家中的赵侗迅速接受了母亲组织的队伍,成立了“少年铁血军”,队伍中大部分人都是学生,他们以“收复东北,振兴中华”为口号。
通过对日寇的骚扰打击,这支队伍很快就名声大振,人数也从几十人壮大为500余人,儿子赵侗负责指挥战斗,赵洪文国负责发动群众、管理后勤。
看着自己的儿子和一众年轻人在前线打生打死,一生要强的赵洪文国不甘示弱,在儿子休整队伍的时候让他教自己射击。
赵侗起初并不愿意母亲冒险,但他实在拗不过母亲,谁也没想到的是,赵洪文国在射击上竟然极有天赋,哪怕已经五十多岁,却丝毫不弱于任何一个年轻人。
靠着远超常人的射击天赋,赵洪文国很快就不满足于百发百中,她别出心裁地给自己配了两把枪。
由于当时的少年铁血军物资紧张,队伍的发展已经到达瓶颈。为了能进一步扩大战果,赵洪文国数次领导队伍偷袭日寇哨所,截取武器装备。
有一次,赵洪文国到附近的村庄里做抗日宣传,还没等她开口,一伙日寇也来到了村庄。眼看寡不敌众,赵洪文国立刻蹲在路旁,把两把“盒子炮”藏在腰裙底下。
路过的日军用脚踢了踢她,转身就走,这样一个老太婆不是他们想要的。
日寇走后,赵洪文国在村子里宣传起抵抗日寇,村里的百姓对她也是不屑一顾,以为这就是一个瞎吹牛皮的老太婆,他们冷嘲热讽道:“你懂什么叫打仗吗?你这老太婆?”
赵洪文国也不和他们争辩,夕阳西下,她叫着农民们跟着,来到镇外一处小山旁。不多时,3个骑马的日本士兵出现在大伙视野里。
赵洪文国一句话也不说,从腰裙里抽出两把“盒子炮”,不假思索的举枪射击。“砰、砰”两声,两名日寇顿时倒毙落马,幸存的那名吓破了胆,调转马头飞一般地逃走了。
就这样,镇上200多名农民跟着赵洪文国回到了根据地,加入了赵侗的少年铁血军,“双枪老太婆”的威名也逐渐流传开来。
1934年8月,日军听闻赵家堡子可能隐藏了大批抗日武装,出动部队突袭赵家堡子。在300多名日本士兵的包围下,包括赵洪文国在内的6名赵家成员以及数百名百姓被捕入狱。
在日本人的大牢里,日本人为了获得少年铁血军的情报,对着赵洪文国一阵严刑拷打,但任凭他们百般折磨,赵洪文国这里就一句话:“不知道!”
经过2个月的审讯,毫无所得的日寇失去了所有耐心,决定秘密处决赵洪文国,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少年铁血军赶了过来,用手里的日军俘虏换出了被羁押的赵洪文国和其他百姓。
出狱以后,赵洪文国知道日本人不会轻易放过她,但和年轻的义勇军战士们不一样,爬冰卧雪、翻山越岭,对于一个年事已高的老妇人来说多少有些不现实。
为了暂避锋芒,赵洪文国决定先离开东北,到北平为少年铁血军筹集物资。
因为此时“双枪老太婆”的名号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赵洪文经过多方的努力奔走也有了极大的收获,少年铁血军在她的支持下不断壮大,到了1935年,足足有了1.1万余人。
随着少年铁血军势力范围的扩张,赵侗顺势建立了“辽南临时政府”,集中力量和日寇进行抗争。
1938年,由于赵洪文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许多报社记者纷纷对她进行追踪和采访。同年9月3日到18日,香港《立报》连载了吴胥采的长篇文章《记赵老太太》。
这篇文章中绘声绘色的记录了赵洪文国和儿子赵侗在卢沟桥事变以后是如何在北平城里运送武器到城外的游击队与汉奸斗争、击落日寇飞机等近乎传奇的故事。
一时之间,赵洪文国名声大振,就连国外的报纸上都报道了这个传奇一样的人物。
那么,赵洪文国这样一个称得上是抗日英雄般的人物是怎么沦落到被执行枪决的地步呢?
蒋介石“死忠”
随着赵洪文国在国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八路军和国民党都知道了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日英雄。
朱德和彭德怀还曾亲自写信,热情邀请赵洪文国加入八路军的抗日队伍,赵洪文国对此事也是欣然同意,赵家母子的武装力量被聂荣臻元帅改编为“晋察冀独立五支队”。
1940年,赵洪文国来到重庆进行抗日募捐,蒋介石一开始知道此事时并不打算接见赵洪文国,在他眼里,赵老太太只是一个有些名望的“泥腿子”。
但在董必武热情接见了赵老太太以后,蒋介石才转变了想法,用最高规格的礼仪亲自接待了赵洪文国,两人合影留念。
为了拉拢她,蒋介石还亲笔题字,称呼赵洪文国为“游击队之母”,宋美龄更是对她笑脸相迎,称赞她是“全国妇女楷模”。
就在赵洪文国受到“糖衣炮弹”轮番轰炸的时候,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坚定了她倒向蒋介石的决心。
不论是加入八路军之前还是之后,赵洪文国母子始终积极抗日,但在思想上,赵家母子始终停留在旧时代。
在八路军中,赵侗仍然残留着旧军阀的管理陋习,动辄打骂麾下战士,不少官兵十分不认同赵侗的做法,主张罢免赵侗司令员之位。
看到战友们的不满,赵侗不仅没有丝毫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心生愤懑,认为八路军不够重视自己,在得知母亲赵洪文国受到重庆方面的重视后,赵侗立刻带着几个亲信,叛逃到了重庆。
赵洪文国出生于清朝时期,前三十年的人生还是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面见蒋介石的时候,对于她的内心,这就是面见了当今“皇帝”。
见到蒋介石百忙之中抽空召见自己,赵洪文国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蒋介石为了进一步拉拢赵洪文国,提出两人结拜为干姐弟。
“啥?当蒋委员长的姐姐?”赵洪文国激动得差点昏了过去,对她来说,这就是从平民百姓一步登天成了皇亲国戚,更别说蒋介石还许诺她任命赵侗为少将军衔。
就在这一刻,赵洪文国彻底对蒋介石死心塌地。
赵侗来到重庆之后,带着蒋介石给的少将军衔和一批军火重返河北,他再次拉起了一支武装队伍,但他没在继续抗日,反而将枪口对准了八路军。
起初,聂荣臻元帅还考虑到赵侗昔日是抗日英豪,尽量拉开八路军队伍避免产生冲突,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他才发现,赵侗根本没再向日军开过火,全是在找八路军的麻烦。
1940年,在赵侗又一次和八路军遭遇战的时候,赵侗所属部队被悉数歼灭,赵侗本人也被当场击毙,曾经的一代抗日英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赵洪文国得知儿子死于八路军之手,仇恨瞬间就充满了她的内心。
抗战结束以后,国共合作破裂,解放战争中赵洪文国拉起一支队伍,将枪口对准曾经的战友,曾经的“双枪老太婆”将子弹倾泻在解放军战士的身上,疯狂的发泄着仇恨。
在一次战斗中,赵洪文国俘虏了将近百名的解放军战士,她已然忘记了曾经共同抗日的情谊,毫不犹豫地下令杀俘。
1949年,蒋介石在逃离之前找来赵洪文国,委任她为“冀热辽边区游击第二路绥靖司令”,希望她能拉起一支队伍,为将来的反攻争取些机会。
出于对八路军的仇恨,也处于对蒋介石“知遇之恩”的感激,年近七旬的赵洪文国欣然接下了这个任务。在与我党为敌的时候,赵洪文国表现得极其疯狂和残忍。
然而,国民政府此时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了没几天就宣告覆灭,蒋介石也光速败逃台湾,反攻的美梦一朝尽散。
没有了靠山的赵洪文国想要依靠对付日军那一套游击战术来对付解放军,只可惜,此时的她既失了民心,不能大规模发动群众,而游记战术解放军同样熟悉无比,没多久,她就不得不带领手下潜伏在川西。
落草为寇
1950年年初,川西地区匪患四起,赵洪文国觉得这是天赐良机,再次趁势起兵,这一次她没有了任何正当的身份,占山为王成了匪首。
在四处流窜的过程中,赵洪文国除了杀害我军战士以外,竟然还残害了200多名百姓,从她身上,再也看不到当年抗日英雄的半分风采。
赵洪文国的所作所为彻底激怒了我军将士,1950年4月中旬,在彻底掌握了赵洪文国一伙人的行动踪迹以后,我方派部队夜袭土匪窝,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将一众土匪一举歼灭。
赵洪文国见苗头不对,乔装打扮成一位农村老太,悄悄躲藏起来,但当地群众对她已经是恨之入骨,很快她就因群众举报被我军俘虏。
在对赵洪文国的审判中,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非但没有丝毫的悔意,反而一直念叨着“成王败寇”之类的话。
解放军川西军区对赵洪文国的判决书很快就被送到了北京,周总理得知后,念及她已经70多岁,曾经还在抗日战争中举家迎敌,于是亲自打了通电话求情,希望能免除死刑。
但赵洪文国屠杀无辜百姓之举已经到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综合考虑之下,军法处维持了原判。
1950年7月16日,解放军川西军区传来一声枪响,曾经的抗日巾帼英雄赵洪文国以匪首的身份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毛主席了解此事以后,长叹一口气,做出了善待其家人的批示。
一步错步步错,赵洪文国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受旧时代思想毒害颇深,愚忠和贪心让她做出了远离人民的选择,最终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