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股权变更十年后,这家合资寿险公司首轮换帅。
近日,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同方全球人寿)正式步入董事会换届的关键节点,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密集涌现。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动当属董事长的更迭——Curtis Sherwin Chen(陈尚文)正式接掌帅印,成为同方全球人寿的新一任董事长,而前任董事长王林,在引领公司近十年的稳健发展后,选择退居二线,继续以公司董事身份深耕行业。
此番高管变动除了董事长外,同方全球人寿还迎来了两位新任副总经理及一位总助的正式任命。随着新任领导班子尘埃落定,公司的领导架构焕然一新,形成了“一正八副两总助”的豪华阵容。值得注意的是,八位副总的配置在寿险行业内实属罕见,或许预示着公司未来可能还有进一步的人事调整。
业绩面上,自2014年股权变更后,同方全球人寿在规模与保费上均保持着稳健发展,不过净利润的表现却并不稳定。在连续七年盈利后,2024年上半年公司出现0.85亿元的净亏损,主要受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影响,保险责任准备金规模增长导致营业支出增加。
近年经营的颓势,对新领导班子而言无疑是加重了肩上的负担。现如今,站在新起点上同方全球人寿,能否在新官陈尚文引领下走出困境呢?
外籍新帅陈尚文登台
十年老将王林退居幕后
10月18日,同方全球人寿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长发生变更。原董事长王林挂印而去,退居幕后;陈尚文接下指挥大权。
陈尚文,这位出生于1960年的保险界资深人士,以其丰富的国际金融行业经验和卓越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被任命为同方全球人寿的新一任董事长。值得注意的是,新帅陈尚文登台,是继同方全球人寿2014年股权变更以来首次变更的董事长,同时也是该寿险公司上任的首位外资股东背景的董事长。据公开披露的消息,陈尚文来自同方全球人寿的外资大股东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
然而,对于他目前的年龄却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猜测。在常规认知中,高层管理岗位的接任者往往更偏向于年轻、有活力且具备长期发展潜力的候选人。故而,关于此次陈尚文接任是临时过渡还是长期布局的问题,目前仍悬而未决。
尽管在年龄上已年满64周岁,但陈尚文拥有30多年国际金融行业及综合经营管理经验,在保险领域的深厚背景和丰富经验却是无可挑剔的。从履历来看,他曾在多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担任高管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陈尚文曾先后任美国博思艾伦汉米尔顿咨询控股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首席顾问,美国安泰国际公司(Aetna International)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战略负责人,荷兰银行亚洲区总部(香港)董事总经理兼企业发展主管,澳新银行亚洲首席战略官,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Aegon)国际业务首席策略官及业务拓展负责人等职务。
与此同时,前任董事长王林也并未离开同方全球人寿。在卸任董事长一职后,他选择退居幕后,继续以公司董事身份为公司贡献力量。
据《险企高参》了解,王林同样是一位资深金融老将,曾在香港中保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等多个金融机构担任要职。在出任同方全球人寿董事长前,他还曾任中意财险、中意人寿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长职务。2014年,随着同方全球人寿的股权变更,王林开启了此后十年的掌舵生涯。值得一提的是,王林是同方全球人寿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董事长。
对于陈尚文的任命,同方全球人寿表示,他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与强劲动力。
股东集团女将出任新设副董
八副总配置实属罕见
除了董事长变更外,年内同方全球人寿高管团队也增加了不少新面孔。
同方全球人寿增设了副董事长职位,由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方股份”)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张园园担任。官网信息显示,张园园自2024年10月起担任公司副董事长。此前,张园园曾在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兼任同方全球人寿的监事职务。
同时,童伯宁和赵磊获批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其中,赵磊还被兼任合规负责人。不过,截至目前公司官网上还并未更新童伯宁和赵磊的个人信息。
此次获批的还有一位新总助——杨雪莲。对于同方全球人寿而言,杨雪莲并非是新面孔,而是老熟人。官网信息显示,杨雪莲为公司内部提拔起来的高管。她自2007年加入公司,2011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担任总精算师,2023年12月起担任首席风险官,负责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
此外,在今年2月,季细军获批担任同方全球人寿总精算师职务,填补了杨雪莲职位调动后的空缺。官网履历显示,季细军于2005年加入同方全球人寿,曾担任精算部总经理、副总精算师。
至此,同方全球人寿的领导架构焕然一新,形成了“一正八副两总助”的豪华阵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司副总经理的席位分别由陈育能、彭勃、王前进、王朝蓬、郭新、丁子琴以及新获批的童伯宁、赵磊组成,而八位副总的配置在寿险行业内实属罕见。不过,考虑到当前的人事变动或许只是序章,后续副总经理的席位还可能继续迎来调整。
上半年规模站上400亿
净利亏损0.85亿系受750曲线下行影响
随着高管团队的更迭,这家寿险公司的神秘面纱也被缓缓揭开。
同方全球人寿,其根源可追溯至2003年成立的海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人寿”)。作为中国加入WTO后,在华设立的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之一,海康人寿自诞生之初便拥有强大的股东背景——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荷兰全球保险集团携手共创,初始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出人意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康人寿的中方股东萌生了退意。2014年,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所持海康人寿50%股权挂牌转让,同方股份适时接过了这一棒。2015年,随着公司名称的正式更迭,同方全球人寿在董事长王林的引领下,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途。
从规模上看,从2014年的96.92亿元起步,同方全球人寿的总资产规模在十年间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其中,2015-2016年间,总资产规模出现了短暂负增长。不过,此后同方全球人寿的规模增速便驶向“快车道”。特别是在2019年后,总资产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21年突破200亿元;时隔两年,2023年,更是攀升至357.71亿元的高点。时间来到今年上半年,同方全球人寿总资产规模一举站上400亿大关,达到400.96亿元,同比增长12.09%。
与总资产规模的显著增长相呼应,同方全球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同期也保持着稳步攀升。年报显示,2014-2023年,同方全球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15亿元、14.09亿元、17.94亿元、26.99亿元、36.81亿元、50.52亿元、61.89亿元、65.11亿元、70.74亿元、81.75亿元。截至今年二季度,该险企已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2.85亿元,已完成去年保费总额的65%。
然而,尽管总资产规模和保险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同方全球人寿的净利润却经历了一段波折的历程。
在王林的首个执政年度,公司实现了0.64亿元的盈利,但随后两年却陷入了亏损的泥潭。2016年,公司亏损额更是高达2.89亿元。不过,自2017年起,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并连续七年保持盈利态势,其中2020年更是达到了净利润的巅峰。
然而,好景不长,同方全球人寿的经营困境逐渐显现。2021年,公司净利润惨遭腰斩,此后两年更是仅维持在0.3-0.4亿元的低位。面对这一困境,公司中方股东同方股份甚至两度尝试“清仓”所持股份,虽然最终决定暂停挂牌,但这一举动无疑透露出公司承压的业绩和收缩投资版图的决心。
步入2024年,同方全球人寿的净利润压力依然巨大。上半年,公司净亏损达到0.85亿元,与去年同期0.35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出现了大幅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受750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提取的保险责任准备金规模增长,导致营业支出大幅增加至54.37亿元,同比增长36.61%。
虽然净利的承压并不乐观,但同方全球人寿偿付能力的表现还是较为出色的。从该公司近十年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均保持着稳健水平。同方全球人寿2024年第二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41%、204%。风险综合评级方面,公司连续两个季度为AAA级(最高级),持续稳定在低风险水平,整体偿付能力表现良好。
如今,同方全球人寿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面对依旧承压的经营困境,新就位的领导班子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挑战。陈尚文的上任,能否凭借着多年的国际金融管理经验,帮助同方全球人寿走出亏损泥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险企高参》拭目以待。
来源:险企高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