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去救助。而在1988年3月13日时,四川雅安市一个县份上发生了一处因为电线短路导致的山林火灾,当时一名叫作赖宁的15岁初中生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当中,在奋斗了四五个小时后因为体力不支牺牲在了救火现场。
赖宁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本来是值得大众去赞扬的,一个初中生就敢加入扑火队伍中去跟无情的火焰作斗争,那么说明他是个十分勇敢的人,若不是牺牲在救火现场日后肯定会有非常大的成就。后来赖宁因为救火牺牲的这件事还被写上了教科书,不过几年后竟然从教科书上删除了,就连放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宣传的照片也被学校摘下,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四川雅安市石棉县地区因为多是山地,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将其扑灭,那么将会对当地造成巨大的影响。在1988年3月13日时,当地一处山林间因为电线短路而产生了火灾,当时又正是万物复苏的春天,火势本来不大但借着春风一吹瞬间就成了一片火海。且周围还有着大片的森林,以及卫星转播电视台还有更让人倒吸一口冷气的石油公司油库。
当时15岁的赖宁只是一名初中生,火灾发生的时候他刚刚写完作业想要下楼休息几分钟,刚从楼上而下就看见了远处的山被炙热的火焰染成了一片红,赖宁连父母都来不及告知便直接跑到了火灾现场。当时周围的一些村民自发地加入了扑灭队伍当中,在这些人里也有赖宁的身影,只见他一次次地向火海里冲去,用自己还显稚嫩的身躯去抵挡着这无情的火势。
天色越来越暗但火势却是一点都没减反而有隐隐加大的趋势,所以负责组织灭火的领导就命令学校老师把这些孩子给带下山去,以免火势控制不住伤害到这些孩子。虽然赖宁被老师拉走了好几次,但他都偷偷地跑了回来,只是在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却在被火烧过的树林当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火被扑灭了,可这个才15岁的孩子却永远地留在了火灾现场,再也无法跟他的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学习了。
赖宁虽然因为救火而牺牲了,但他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大众去学习,所以当地政府为了纪念赖宁还专门建造了一个赖宁纪念堂,两个月后又被四川政府批准成为革命烈士。后来有关赖宁救火的事迹就被写成了课文出现在了教科书当中,在学校的宣传栏里也经常能看到赖宁的照片和他平时在学校以及家里的各种小故事,因为这些“救火小英雄”的事迹便在社会中广为流传起来。
但是社会舆论中也有批评的声音,主要是在于赖宁并未成年只是一个15岁的初中生,在社会当中大肆宣扬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事迹,会不会对那些心智还不健全的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个疑问一经提出便让不少人都陷入了思考当中,教科书里立马将赖宁救火的课文删去,就连学校宣传栏里也撤下了赖宁的照片。诚然赖宁救火一事是值得社会歌颂,可若是那些跟赖宁同龄甚至还没有他大的孩子都将他视为榜样去进行模仿,那么社会当中不是会多一次“救火牺牲的赖宁”吗!
之所以用一个未成年人来区别小孩和大人,就是因为在孩子心智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他们没有办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很多时候他们所做出的行为、动作都带有一定的模仿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动画片中不能出现暴力、色情等镜头,这是为了防止孩子在观看动画片时去进行模仿。那么回归到赖宁救火这件事情上,虽然他因为救火而牺牲了但从整个价值观上去看,在社会当中还是要少一些歌颂赖宁救火的事迹,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出现另外一个“赖宁”。
赖宁作为“见义勇为”精神的载体,若能忽视他未成年人的身份,则他在火灾中所做出的一切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感动且歌颂的。所以社会大众其实看重的是从赖宁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我们不需要鼓励未成年人用牺牲自己生命的方式去见义勇为,但也要鼓励孩子们从小就要养成见义勇为的优秀品德,在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去做“赖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