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秒懂邮票 |《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铭记斯诺,一位用笔触记录中国真相的美国记者

0
分享至

‍ ‍

在邮票的方寸之间,往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深刻的情感。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枚关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的纪念邮票,以及它背后那波澜壮阔、充满温情的故事。

埃德加·斯诺,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外国记者的代号,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生于1905年的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一个印刷厂主的家庭。然而,他的命运似乎注定要与遥远的中国紧密相连。1928年,年轻的斯诺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征途,成为了《芝加哥论坛报》等报纸的驻华记者。从此,他的生活轨迹与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交织在了一起。

在中国,斯诺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八事变,再到一二九运动和皖南事变,每一次重大事件,他都亲临现场,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真实的历史。在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新闻封锁,放出种种谣言,试图掩盖真相。然而,斯诺却勇敢地冲破层层障碍,亲赴陕北苏区,采访红色中国的真相。在那里,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革命领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也对红军的普通战士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这些珍贵的经历,不仅让他对中国革命有了深刻的理解,也让他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在这最紧急的时刻,找到了民族最伟大的统一,找到了民族的灵魂。”

正是这份对中国的热爱与理解,让斯诺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西行漫记》。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向全世界真实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震撼了整个世界。这本书的出版,不仅让世界了解了中国革命的真相,也让无数中国人为之自豪和振奋。

斯诺与中国的缘分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中断。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曾三次访华,热情地报道了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他的每一次到来,都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尊敬。他用自己的笔触,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声音和力量。

然而,岁月无情,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逝世,享年67岁。他的离世,让无数中国人感到惋惜和悲痛。为了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国政府在1985年6月25日发行了一套名为《中国人民之友》的纪念邮票,其中第三枚即为斯诺的形象。


J112中国人民之友邮票

这枚邮票上的斯诺,凝视而沉思,紧闭着双唇,微笑的面庞透露出一种坚定与从容。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这枚邮票不仅是对斯诺个人的纪念,更是对那段历史岁月的铭记。它让我们想起了斯诺在中国度过的那些难忘的日子,想起了他与中国人民之间那份深厚的友谊。

邮票上的斯诺形象,既表现了他果断、干练而富有洞察力的性格特征,也揭示出了一个新闻记者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他用自己的笔触和镜头,记录下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他的作品不仅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也让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


如今,这枚《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已经成为了收藏界的珍品。它不仅仅是一枚邮票,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文化的象征。每当人们看到它时,都会想起斯诺这个名字,想起他与中国之间的不解之缘。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里,邮票似乎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和历史见证者,依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深刻的情感。这枚《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它让我们在欣赏邮票之美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总之,埃德加·斯诺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名字。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和作家,更是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真挚的伙伴。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留下的精神和作品却永远地激励着我们去追求真理、去热爱和平、去珍惜友谊。而这枚《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和致敬。



鸿邮艺术品拍卖会 德国邮票西德1973年欧罗巴 邮政号角 成交价3.3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秒懂邮票 | 针刺麻醉:传统医学的璀璨明珠与邮票上的永恒印记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理想汽车股权曝光:李想持股21.9%,有68.9%投票权王兴是重要股东

理想汽车股权曝光:李想持股21.9%,有68.9%投票权王兴是重要股东

雷递
2025-04-10 20:18:46
失望至极!勇蜜:能罚球非要扔三分 活该附加赛&毒瘤科尔下课

失望至极!勇蜜:能罚球非要扔三分 活该附加赛&毒瘤科尔下课

直播吧
2025-04-10 14:20:14
女排阵容出炉24小时!龚翔宇被调侃,名记高度评价,日本公布34人

女排阵容出炉24小时!龚翔宇被调侃,名记高度评价,日本公布34人

跑者排球视角
2025-04-11 00:18:29
美国对华加税125%生效,俄罗斯表态站队中国,巴拿马直接拒绝美国

美国对华加税125%生效,俄罗斯表态站队中国,巴拿马直接拒绝美国

近史博览
2025-04-10 17:29:21
爱子不愧是嫡公主,首次出席国宴甜美大气笑容舒展,风头盖过佳子

爱子不愧是嫡公主,首次出席国宴甜美大气笑容舒展,风头盖过佳子

照见古今
2025-04-10 20:12:54
澳大利亚总理:一旦赢得大选,就将从中国企业手上收回达尔文港口

澳大利亚总理:一旦赢得大选,就将从中国企业手上收回达尔文港口

小晨同学啊
2025-04-10 16:09:37
一线直击:美国加征关税后的义乌国际商贸城

一线直击:美国加征关税后的义乌国际商贸城

生活新鲜市
2025-04-10 13:25:37
美国暂缓“对等关税”背后:谁是让特朗普态度逆转的关键人?

美国暂缓“对等关税”背后:谁是让特朗普态度逆转的关键人?

财联社
2025-04-10 12:36:16
赵本山长子赵铁蛋因病去世,女儿成网红,上亿家产花落谁家?

赵本山长子赵铁蛋因病去世,女儿成网红,上亿家产花落谁家?

三公子娱乐丫
2025-04-10 15:15:03
一包花茶1500,多走几步价格相差两三倍!游客大呼“被坑”,上海知名景区遭吐槽

一包花茶1500,多走几步价格相差两三倍!游客大呼“被坑”,上海知名景区遭吐槽

潇湘晨报
2025-04-10 11:09:14
8个月没生一个孩子?人口第一大省,成了中国“最不敢生”的省份

8个月没生一个孩子?人口第一大省,成了中国“最不敢生”的省份

云景侃记
2024-12-13 06:40:08
约基奇谈马龙被解雇:我比其他人早知道一些,那是一次通知

约基奇谈马龙被解雇:我比其他人早知道一些,那是一次通知

懂球帝
2025-04-10 17:53:09
美媒爆料:特朗普原想与南卡州州长通话,电话却打给前助理,特朗普爆粗口

美媒爆料:特朗普原想与南卡州州长通话,电话却打给前助理,特朗普爆粗口

环球网资讯
2025-04-10 12:24:54
反噬开始!长沙文和友客流稀少,部分店铺停业,所有账号全部沦陷

反噬开始!长沙文和友客流稀少,部分店铺停业,所有账号全部沦陷

老鹈爱说事
2025-04-10 16:21:50
女主播擦边卖枕头:倒车入库就往前趴一点!2小时场观30万已被禁

女主播擦边卖枕头:倒车入库就往前趴一点!2小时场观30万已被禁

涵豆说娱
2025-04-09 21:56:35
诗琳通公主抵达北京,女保镖不是严月霞了,扎着丸子头仍英姿飒爽

诗琳通公主抵达北京,女保镖不是严月霞了,扎着丸子头仍英姿飒爽

凉羽亭
2025-04-10 11:25:27
女老师因“板书幼态”,被家长举报后停职,师范生的解释很现实!

女老师因“板书幼态”,被家长举报后停职,师范生的解释很现实!

妍妍教育日记
2024-11-24 19:06:49
财政支出的三座大山:公务员、老师、医生,谁最可能被精简?

财政支出的三座大山:公务员、老师、医生,谁最可能被精简?

趣说世界哈
2024-11-18 18:44:56
卢卡申科说了实话:俄罗斯有可能“背弃”中国,但绝不会是现在

卢卡申科说了实话:俄罗斯有可能“背弃”中国,但绝不会是现在

前沿天地
2025-04-11 00:32:05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最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最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小啾咪侃侃史
2024-09-07 15:30:03
2025-04-11 09:23:00
有趣也白菜
有趣也白菜
爱我就说嘛!
1039文章数 5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中国卖家下决定:提高在美商品售价 或干脆退出美市场

体育要闻

赵勇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杨昊加盟教练组

娱乐要闻

叶童给《浪姐》女星们狠狠上了一课!

财经要闻

专家提议重启楼市应对美国关税战

科技要闻

连夜包机!苹果急运600吨印度产iPhone回美

汽车要闻

11万即搭载激光雷达 零跑B10上市售9.98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初夏最时髦的30种背心搭配,太好看了!

亲子要闻

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网友:每月花了15000,没人相信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苏丹西部一难民营遭炮击 至少150人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