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省委书记发现乡村小学电脑不能用”点赞的背后,是民众对真调研的期盼

0
分享至

近日,公众号“湖南日报”发布了一则报道,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怀化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暗访了一所乡村学校——渠阳镇艮山口中心小学,并亲自了解了该校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电脑室多数电脑无法正常使用、实验室缺乏必要设备以及校园安全管理松懈等问题。沈晓明书记要求以此为例,全面补齐乡村学校软硬件短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此报道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热议,话题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为何省委书记的一次暗访能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公众对领导与普通学生之间“距离感”认知。这种距离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更体现在信息获取的不对等和情感共鸣的缺失上。在公众的传统印象中,领导们往往被“大事”所牵绊,难以真正触及并理解基层教育的细微之处和实际需求。正因如此,当省委书记选择亲自走进乡村小学,深入学生的日常,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时,这一举动显得尤为“接地气”。它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众对领导的传统刻板印象,更以实际行动发现基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这样的举动自然而然地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好的调研就应该成为常态。如果不深入基层调研,一些边缘化、细微的问题可能逃脱日常监管的视线,形成监管的盲区。而暗访则能够有效地发现问题。“乡村学校”“实验室”,这些在升学率、就读率之外的尺度得到关注,也是“暗访”的优势体现。

实际上,“暗访”所揭露的问题,往往并非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而是这些问题早已存在并悄然累积,只是到了暗访时才被公之于众。民众最在意的,是调研之后,那些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否能够被真正解决,他们的冷暖疾苦是否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跟进解决,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的机制不仅能够提升治理效率,更能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撰文/杨馨仪

编辑/黄帅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青年家
青年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10236文章数 238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