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双11特惠|你的不开心,我来治愈

0
分享至


作者:秋海棠 编辑:厘米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年大家都越来越累了?

随便搜了下自己的微信聊天记录,“累”字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


除了越来越习惯把“好累”挂在嘴边外,行动上也是如此。

最普遍的体验就是:经常懒得做某事。

懒得做家务、懒得运动、懒得读书看电影,甚至懒得和他人沟通、懒得维持关系......

行动上的低活力还会蔓延到情绪上,经常莫名其妙地觉得不开心,日常生活中总是体验到一种焦虑、不安、无意义感。

事实上,这些负面情绪的背后,可能是由于过高的生存压力造成的“倦怠感”。

它让一个人变得无助,认为无论做什么,生活都不会变得更好,自己也不会幸福起来。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如何改变这种状态,重新恢复活力?


图源:pexels

01

为什么

越来越累?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心理能量”,他在心理动力学理论中指出,“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动力,它推动一个人去完成各项心理活动。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消耗心理能量。

当心理能量太低时,人就会没有动力去做事,陷入“虚弱”状态。

因此,如果你感觉自己从某个阶段开始,突然产生“倦怠”感,可能是你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导致心理能量更快速流失的因素。

比如说,工作量突然加大、领导定的目标更难完成,或者是有家庭成员生病,家庭支出突然变多、失恋、备婚、备考等等。

这些突发事件会造成额外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导致你的心理能量出现波动,难以分出多余的精力来,所以感受到了疲惫。


图源:pexels

但除了这些可以察觉到的节点外,还有一些细微的心理因素不容忽视:

。情绪劳动变多

可以简单理解为“为了让事情顺利进行所做的情绪管理工作”。

比如上班时老板突然出尔反尔,提前了某项任务的截止日期。 你虽然不满,但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 接着,当你熬夜加班做完工作回到家后,躺在床上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辞职......

在这个过程中,你看似只是多做了一部分工作,但其实为了管理和安抚自己的情绪,你的大脑一直在不断地运转、思考、内耗。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很多人在下班回家后,能做进去的只有刷短视频这种不需要费力的娱乐活动。

原因就在于 TA 们的心理能量在不知不觉中,被过度的“情绪劳动”磨损了。


图源:pexels

。主体感变弱

当经济下行、内卷被推崇时,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个体会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很小,选择也变得更少。

因此,我们会更倾向于做出“更安全稳妥”,而非“最喜欢”的选择。

但这种选择的本质,违背了一个人的真实自我。

就像温尼科特所说的「假自体」,我们会创造出一个更理智的虚假自我,去迎合现实世界。

在某种程度上,虚假自我能够帮助一个人去适应群体,但同时维持它也需要损耗更多的心理资源,更容易产生“倦怠感”。

另一方面,当个体在环境中体验到“被挤压”的感觉时,TA 的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也会变弱。

于是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创造更好的生活,因此也会更难有活力去做事情。


图源:pexels

02

心理能量

需要“可持续”

以上,帮助我们理解了心理能量是如何被耗尽的。

不过想要知道如何恢复心理能量,我们还需要知道它的运行机制。

先来讲一个来访者莉莉的故事。

她来找我时已经无业在家两年了。

两年前她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工作很充实,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地做。

她很努力,薪水和职位也一直在涨。

所以即使经常加班到深夜,她也干劲十足,成就感满满。

直到一次体检,她的身体里发现了一个结节,需要做手术,静养一段时间。

莉莉想着刚好趁机休息一下,于是辞了职。

结果身体恢复好后,她发现自己完全不想去投简历面试,于是一拖再拖,就这样过了两年。

她很不理解,明明自己之前是一个充满上进心的人,为啥突然会失去动力,变得这么懒呢?


图源:pexels

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人想要维持活力感,就必须保证心理能量的“可持续性”

咨询师崔庆龙把人的心理能量系统比作手机电池:一边充电一边放电是最好的方式,而把手机电量用完后再充满,对电池的损害会很大

人也是一样。莉莉的“工作狂”模式在短时间内用完了所有的心理能量,她就像是自动关机的手机,想要重启,就得按着开机键等待好长一段时间。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高强度的工作后会突然失去活力。


图源:网络

崔庆龙指出,在心理能量下降的过程中,人因为心理虚弱,特别容易想要去做一些不费力的事。

短视频、快餐游戏这类型娱乐活动恰好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能恢复心理能量

相反,它会让人持续维持在一个低能量的状态

就像在用一根接触不良的线充电,只能维持生存,但怎么都开不了机。

在低能量状态下,人做其他的事情(比如上班)就需要耗费更多的心理能量。

最终进入一种恶性循环,陷入心理耗竭。

这时你会发现,普通的休息、放松、睡觉已经不能帮助你恢复活力。

因为你的心理能量系统已经入不敷出,失调了


图源:pexels

03

学会分配

心理能量

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心理能量耗竭了,也并非无法恢复。

就像主动寻找心理咨询师的莉莉,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状态,并希望做出改变。

觉察,永远是改变的第一步。

接着,你可以有意识地去减少情绪劳动,帮助储存足够的心理能量。

同时,更主动地去了解和认识真实自我,跟随内心指引,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需要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么你完全可以停下来,去享受人生;

而如果你发现这就是你想要的,那么这个过程也能帮助你建立主体性,即意识到“这是我选择的而非被迫的”,拿回对生活的掌控感,更少地内耗。

当一个人真正去过自己想过的人生时,是最能降低焦虑和倦怠感的。


图源:pexels

最后,倦怠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

因此,相比完全消除倦怠感,我们更需要学会的是维持心理能量的“可持续性”。

崔庆龙认为,决定一个人从心理能量耗竭的状态中走出来的,是TA 的心理张力。

这个张力由两方面决定:我们如何放电以及如何充电。

1.合理分配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从下降到耗竭有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就是个体会陷入一些“低获得水平”的心理活动中。

举个例子,如果把“读书”需要的能力水平计作10,那么“刷短视频”需要的能力水平只需要1。 那么,当一个人在因为“读书”导致心理能量很低的时候,发现刷短视频如此轻松。 这种强烈的对比感,会让TA更容易去做那件简单的事。 而重复做这件事,将会巩固TA体会到的虚弱感,让TA更快地进入心理耗竭。

因此,你需要关注那些心理能量急剧下降的时间点

当你觉察到这个时刻后,你要做的,就是阻止自己去做那些完全不需要费力的事。

还是以刷短视频举例,如果你想控制自己下班回家后不要一直刷短视频,你要做的不是强迫自己去做“读书”这种高难度的事。

相反,你可以找一些能力水平稍微高一点,但消耗的心理能量不是特别多的小事。

比如做模拟经营类游戏、听播客、冥想、泡茶......

最好是身边唾手可得的、开始成本很低的事


图源:pexels

通过做这些事情,你的心理能量系统才能恢复到一个有弹性的状态。

这时,你才能准备好去迎接其他的挑战,或是得到真正的、不带厌恶感的放松。

2.主动产出新的心理能量

崔庆龙指出,人的心理能量不能通过“节省”来保全。

相反,个体需要不断地去产生新的心理能量,才能保证不陷入心理耗竭

他认为,决定我们整体活力水平的,是一些高级心理活动的唤起。

比如胜任、价值、沉浸、创造、平静、愉悦、专注等。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进入工作前的阶段——大学时期还能保持活力感的原因:这一阶段的兴趣爱好、社团活动、人际交往带给我们价值感,让我们体验到了效能感。

同时,这种活动必须在一个恰当且连续的区间。

就像莉莉,虽然她在工作中发挥了创造性,体会到了效能感。但却因为工作强度过大, 同样失去了心理张力。

所以,相比上一步来说,这一步要做的,是去挑战难度更高,但能带来更多满足感的事情

你可以回想过往的经历,寻找那些做过后能让你获得满足感和充实感的事情。

同时注意不要负荷过多,因为人不可能突然从耗竭转变成活力四射的状态。

慢慢来,别给自己设定太严苛的标准。

允许自己偶尔退行回原来的状态,但始终鼓励自己再往前走一步。


图源:pexels

这是一个“低功耗”的时代:


对外,我们开始控制消费,减少不必要的购物欲;

对内,我们同样学会了抑制情绪,流行追捧“情绪稳定”、“淡人”、“忍者”......

这的确是一种生存方式。但“倦怠感”这种情绪的出现,提醒我们:维护心理健康绝非不必要的支出

相反,它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质量,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性结果。

因此,当你的情绪出现问题,或是身体产生无法解释的躯体化症状时,请不要无视它,尽早采取措施去修复。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方法外,你还可以寻求亲人、朋友的帮助,获得社会支持,彼此陪伴,共同度过不舒服的阶段。

当然,无论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在咨询室中,咨询师会陪伴你找到更多、更适合你的解决办法。

今年双十一大促,壹点灵的【心理狂欢季】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优惠活动。

10月24日-11月18日期间,心理咨询、心理倾诉、大咖课程等等均有折扣:


如果你一直想体验心理咨询,却犹豫要不要开始,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扫码添加咨询顾问,首次咨询可享受7折优惠(限新客):

请记住,我们应该像呵护身体一样去呵护心理健康。

祝大家都能在这个焦虑的世界里尽量幸福的活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第12支F1车队,来自中国?

第12支F1车队,来自中国?

五星体育
2025-02-16 01:07:08
热刺赢下“病号德比”!连刷6大纪录,单季三杀曼联,3年6战不败

热刺赢下“病号德比”!连刷6大纪录,单季三杀曼联,3年6战不败

奥拜尔
2025-02-17 02:21:45
林孝埈:我是中国人,未来要在中国生活,就一定要学好中文

林孝埈:我是中国人,未来要在中国生活,就一定要学好中文

直播吧
2025-02-16 18:07:15
20岁歌手诗琳离世,死因曝光突发疾病抢救多日,今年刚上央视春晚

20岁歌手诗琳离世,死因曝光突发疾病抢救多日,今年刚上央视春晚

娱乐圈圈圆
2025-02-16 09:07:04
新能源时代的悲哀:最低的油价、最好的发动机,却卖出最差的销量

新能源时代的悲哀:最低的油价、最好的发动机,却卖出最差的销量

少数派报告Report
2025-02-15 11:13:08
中央纪委周末打虎!王中和曾历任赤峰、包头市委书记,4年前退休

中央纪委周末打虎!王中和曾历任赤峰、包头市委书记,4年前退休

政知新媒体
2025-02-16 16:24:05
谁在围猎江浙沪独生女?

谁在围猎江浙沪独生女?

投行圈子
2025-02-15 11:40:19
不玩了!民营医院纷纷解除医保,它们在害怕什么?

不玩了!民营医院纷纷解除医保,它们在害怕什么?

财话连篇
2025-02-16 12:17:05
辣眼睛!网传郑州某学院爆出大瓜,两位大学生情侣在教室秀恩爱…

辣眼睛!网传郑州某学院爆出大瓜,两位大学生情侣在教室秀恩爱…

火山诗话
2025-02-16 06:26:55
中国籍风俗女子狂砍25岁日本顾客:下体血崩惨死,竟非法滞留多年

中国籍风俗女子狂砍25岁日本顾客:下体血崩惨死,竟非法滞留多年

译言
2025-02-16 14:38:27
关晓彤看《哪吒2》晒票根,价格亮了,网友:够我吃好几顿饭了

关晓彤看《哪吒2》晒票根,价格亮了,网友:够我吃好几顿饭了

梦涵说体育
2025-02-16 11:59:56
吴敬平用8个字再回应,名记爆料:刘国梁即将下课!

吴敬平用8个字再回应,名记爆料:刘国梁即将下课!

十点街球体育
2025-02-16 14:26:05
对话万岁山2米33“巨人”演员:没有巨人症,但需睡3米大床穿59码大鞋|封面头条

对话万岁山2米33“巨人”演员:没有巨人症,但需睡3米大床穿59码大鞋|封面头条

封面新闻
2025-02-16 16:31:08
美俄联盟正在形成,欧洲加速布局,2025年或将迎来大变迁

美俄联盟正在形成,欧洲加速布局,2025年或将迎来大变迁

史政先锋
2025-02-16 14:26:08
美加两国冰球队员9秒内3次互殴;开场前加拿大球迷狂嘘美国国歌

美加两国冰球队员9秒内3次互殴;开场前加拿大球迷狂嘘美国国歌

懂球帝
2025-02-16 21:46:19
我56岁,退休后继续打工才醒悟:退而不休的人,真是吃饱了撑的

我56岁,退休后继续打工才醒悟:退而不休的人,真是吃饱了撑的

蝉吟槐蕊
2025-02-16 00:08:53
37分+34分+38分!联盟第1!库里刷爆NBA纪录,巴特勒太香了

37分+34分+38分!联盟第1!库里刷爆NBA纪录,巴特勒太香了

世界体育圈
2025-02-16 19:43:58
中美关系的正面硬刚!2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冲击来袭!

中美关系的正面硬刚!2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冲击来袭!

农村阿祖
2025-02-16 18:26:04
微信可以一次性删除所有单向好友了!

微信可以一次性删除所有单向好友了!

鞭牛士
2025-02-16 09:39:15
风向变了?王毅与乌克兰外长见面后,中国拿出了14年前的协议

风向变了?王毅与乌克兰外长见面后,中国拿出了14年前的协议

消失的电波
2025-02-16 20:16:24
2025-02-17 02:36:49
壹点灵心理 incentive-icons
壹点灵心理
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3733文章数 150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抑郁症患者称好的“乌托邦”宝地

头条要闻

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后 00后女孩在上海动物园当饲养员

头条要闻

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后 00后女孩在上海动物园当饲养员

体育要闻

麦克朗三夺扣篮王:历史首人12扣8次满分

娱乐要闻

琼瑶去世两个月后,林婉珍也离开了

财经要闻

良品铺子遭遇上市以来最艰难时刻

科技要闻

官宣!百度搜索将接入DeepSeek

汽车要闻

或全系搭华为乾崑智驾 岚图梦想家新款车型将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非遗版春节|古法滚元宵,年味儿一口爆浆

教育要闻

民办校门口排长队!南京家长挤破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春光正好!火箭军某部组织多课目实战化训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