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消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持续向日本、荷兰等盟友施加压力,企图达成“协同管制”,限制对华芯片技术出口。华盛顿不断施压的情况下,日荷两国却一直呈现消极态度,以“拖延”应对。早前有日本官员透露,日本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尽管“接近取得突破”,但由于担心中方在关键矿物出口方面进行反制,双方的谈判局面依旧“相当脆弱”。美媒彭博社爆料,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近期向日本驻美大使山田重夫发出一封警告信,督促日本方面尽快加大对华芯片制造设备销售的限制力度。
并且,美国派出的人员颇具分量,民主、共和两党的资深“大佬”穆莱纳尔与克里希纳莫尔蒂的名字,醒目地出现在信件末尾。在文章里,美国此次针对日本的措辞相当不客气,信中指出,日本此前使用的“拖字诀”毫无实际意义。同时,美国两党“大佬”还着重驳斥了东京电子之前的言论,即日本即便对中国采取行动,也不会对自身产生影响。
拜登政府上台后,为了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遏制,出台了一系列遏华法案。这些法案不但持续不断地扩大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还拉拢荷兰、日本,企图让阿斯麦、东京电子等全球半导体大企业予以配合,从而构建一个围堵中国的科技联盟。然而,日荷两国对此并不十分积极。日本在今年7月扩大芯片产品出口限制时,只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5项产品,这一举措未能让美国满意。荷兰方面则一直有所抵触,直到今年9月,才因顶不住美国压力,宣布升级光刻机出口限制。
长久以来,日本都是唯美国是从,日本前领导人对待中国的态度也是相当恶劣的。日本与中国相邻,正常而言,双方本应携手共同发展,如此一来,双方都能获取更优异的成果。可是日本却把中国视为对手,持续对中国进行打压。在中国遭受日本打压之后,中国在各个方面不断取得发展成果,反观如今的日本,却是问题重重。过去,日本始终紧紧抱住美国这根“大腿”,但现在美国自己都面临诸多棘手的问题,更别提保护日本了,甚至美国已经把日本当成了收割的对象。
在美国的施压之下,日本企业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中日贸易关系原本就比较微妙,要是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制裁,必然会遭到中国的反制,这无疑会损害日本企业的利益。实际上,谁都能看得出来,当前美国的封锁几乎是完全失败的。这种封锁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促使中国加快实现产业自主化进程。如果中国在这种高压态势下,成功攻克光刻胶等产业,那么未来日本企业自身也会受到影响。
在美国眼中,所有的盟友都不过是其棋子,随时面临被美国牺牲的命运。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在日本驻军,日本也由此成为美国在亚洲最为重要的盟友。之后,日本将精力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到1968年时,日本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后,美国国内兴起一股舆论潮流:从日本进口的产品致使众多美国工人失业,日本经济即将超越美国。这一状况让美国人极为担忧。于是,1985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1986年又迫使日本签署《美日半导体协定》。自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直至今日,其经济依旧萎靡不振,外界将此状况称为“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此次美国对日本发出的看似是警告信的行为,实际上却像是美元霸权的催命符。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这一事件进一步凸显了美国的无奈以及其与盟友之间的裂痕。对于日本而言,这或许并非是一场灾难,反而是一个机遇。就在美国逼迫日本有所行动的时候,中国企业宣布了国产光刻胶通过量产验证的消息。这一消息表明,即便日本按照美国的意愿出手,对中国半导体产业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甚至可能会促使中国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美国正通过与“印太”地区国家结盟、让这些国家参与其中的方式,不断“扩大和加深”其在该地区的布局,并且还催促日本尽快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下手。近几个月来,这一议题频频成为美国两党关注的关键问题。对此,有评论指出:“亚洲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与中国强化经济合作才是达成自身发展的正确路径。美国的拉拢手段在经济利益的权衡面前缺乏说服力,毕竟各国自身的利益考量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在芯片领域,倘若日本追随美国对中国实行所谓的出口管制举措,中国定然不会坐视不管。正是由于担心中国会在关键矿物出口上对日本予以反制,所以日本一直在与美国进行谈判,试图获取美国的豁免。日本的这种小算盘,美国显然是心知肚明的。不过,由于美国需要日本配合其针对中国的行动,所以对此也就佯装不知。如今,日本在配合美国反华事务上表现不积极,那么美国自然就不再容忍,要对日本进行敲打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