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上甘岭》重现了当年我志愿军第15军面对美军王牌部队和范弗里特弹药量,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革命主义英雄气概!而军事迷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当时我军营连分队的装备,这其中就有秦基伟军长扛着的这具52式无后坐力炮,该反坦克无后坐力炮在1952年仿制成功后就紧急运往朝鲜,原则上来说至少需要3年的部队试用期才能批量装备,但当时的美军坦克在战场上几乎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就是欺负我军没有像样的反坦克武器,而志愿军战士们使用炸药包、爆破筒…抵近猎杀坦克,往往要付出一个班的代价!反坦克武器成了我军急需的装备。
侵朝美军的虎纹涂装,侵朝美军坦克主要有M24、M41、M46、M4A3、M47、T48和M26…等型号,战斗重量从18吨~41吨不等,根据地形需要运用,但每个型号的坦克对我军来说都是重大威胁,比如说:铁原防御战时,美军就运用了“坦克劈入”战术,也就是一两个坦克营在航空兵的支援下,专门进攻我军防御的薄弱处,分割包围然后杀伤我军有生力量再突入我军后方,使我军主阵地被隔绝和瓦解,所以当时我军急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是仿制美军的M18型,而它并不是由我军在朝鲜战场上缴获后仿制的,而是1946年民国时在50兵工厂开始仿制了,但当时制造不了炮管和炮弹所需特种钢,零部件加工尺寸偏差也很大,成品质量低劣!并没有大量装备到国民党军队。
重庆望江厂现在也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
到了1949年11月29日重庆解放,我们接收了50兵工厂并更名为“望江兵工厂”后,仿制工作才走上正轨,而52式无后坐力炮装备一线部队后大大遏制了美军坦克的猖狂。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望江厂大量生产使我军营连分队的火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其实52式还有一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它仿制的是美军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而这两型无后坐力炮都参加了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战场上甚至出现了我军射手爬树用背包带捆扎无后坐力炮消灭印军火力点的战列。
被我军缴获的印度军队M3斯图加特轻型坦克,上面的大洞可能就是52式75毫米炮打出来的。
望江厂在大量52式的同时,也根据战场上获得了经验加以改进,又研制出了57式,该型炮也是57和75毫米两个口径,它们参加了珍宝岛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以它为蓝本,又设计出65式、75式…等型号,但57和75毫米口径不能适应反硬目标的需要了,我军后续的无后坐力炮采用82和105毫米,现在的营连分队大多使用120毫米,口径提高了、弹种丰富了,我军攻坚武器更加多样化了。
总结和发扬前辈们的作战经验,武器要活学活用。
总之,52式无后坐力炮是新中国第一仗,在比较仓促的条件下紧急装备到一线部队的武器,但是它确实发挥出了该有的作战能力,甚至是超常发挥,而根据它的原理和使用经验研制出的后续装备更是成为了我军营连分队的主要装备之一,不愧为一代攻坚神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