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出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是真正的豪门望族“京兆杜氏”之后,他的爷爷是三朝宰相杜佑,说他含着金汤匙出生一点也不为过。
相比同时期的诗人李商隐,他的起点显然高出了太多,李商隐介绍自己说“我系本王孙”,先祖根系于陇西李氏,与唐皇室同宗,但其实到他的祖辈这一代早已形同寒门。
杜牧聊到自己的家世很“低调”,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不说自家很有钱,而是说在皇城中心有一所旧房子,里面藏书万卷。
想当年白居易初来长安城,顾况跟他开玩笑“长安米贵,恐居住不容易啊”,米贵,物价肯定不便宜,长安城的房子自然也比别处矜贵。
不得不说杜牧是有文化的世家子弟,自夸起来犹如春风拂柳,一点不露声色。
在满门书香的熏陶下,加上自己本身的聪慧,杜牧很快就展露出他的文学和军事才华,或许得益于先祖杜预(魏晋名将)的遗传,16岁就开始研习兵法,自注《孙子兵法》13篇。
23岁时写出名篇《阿房宫赋》,一时轰动京城,也因为这篇赋得到了太学博士吴武陵的赏识,当年迈的吴武陵读完《阿房宫赋》后,满心激动的他拿着赋文找到了那一届进士主考官崔郾。
对崔郾说这一届的状元非杜牧不可,崔郾很难为情,说状元早就有人选,吴武陵又说,不行那就第二名、第三名。
崔郾又拒绝,别说第二、第三,就是第四名也早就定好了,吴武陵一拍大腿,那就第五名。就这样,杜牧26岁这年以进士第五名的成绩金榜题名,不得不佩服吴博士的谈判水平。
青春年少、科举得意,杜牧这一次没有低调了,而是满怀激动之情兴奋地写下他人生第一首欢快之诗。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唐: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指洛阳。公元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在洛阳举行。
按照唐时官员的录取制度,进士及第只是代表你有入仕的条件,想要成为一名正式的公务员,还需要通过吏部组织的关试。
“东都放榜未花开”,洛阳皇榜张贴的时候,城里的花儿还没有绽放,洛阳是牡丹之乡,有人说这花应为牡丹花,但我觉得应指的及第花——杏花。
唐代诗人郑谷在《曲江红杏》中写过“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未”,既是实写此时节花儿未开,也是暗寓花一定会开的,自己一定会通过下一关的考试,成功跻身公务员之列。
“三十三人走马回”。这一次的考试,一共录取了进士总共33人,33张春风满面的年轻面孔,
个个踌躇满志,身披大红花儿在洛阳城中骑马畅游,成为城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走马回”,洋溢着明亮的青春色彩,让人想到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秦地少年多酿酒”,秦地少年:指长安城中的朋友们。
诗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忍不住隔空喊话,长安城的朋友们,我马上要动身回到长安,你们且把美酒多多地准备好,为我设宴庆贺啊!
“已将春色入关来”。关,一语双关,既指回长安的必经之路潼关,也指关试。我马上就将携带满城的春色进入长安城,寓意我肯定会通过关试,你们就等着瞧好了。
不得不说杜牧确实很幸运,按照正常的吏部选拔,分为常科和制举,常科一年一度举行,包括明经、进士等十几个科目,而制举时间不定,由皇帝亲自主持。
杜牧回去后仅一个月就赶上了这一年的制举,三月成功登科,同一年进士及第又荣登仕途,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整首诗,一派意气风发的潇洒豪情,把满心的喜悦和志在必得的豪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让人如沐春风。
您是否喜欢杜牧的这首诗呢?
图 /青荷闲潭原创,请勿商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