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朱德:一战成名后,为追寻真理远赴德国,为贴合实际又辗转苏联

0
分享至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这时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的蔡锷摆脱监控于25日回到昆明当天就宣布云南独立,反对帝制,并成立护国军武力讨袁。

一直在云南边境剿匪的朱德接到蔡锷要他配合的手书后,也加入了起义队伍,宣誓效忠共和。



赫赫战功

朱德在蒙自发动讨袁起义当日就将帝制派军官驱逐,随后他赶赴火车站征用全部火车皮用以率部开赴昆明。

到了次年1月,袁世凯任命曹锟为正司令,率领一路人马入滇、张敬邀为副司令一同前往的大势下,护国军的形势一下就变得十分危急。

朱德被蔡锷编入护国军第一军,统辖第三梯团第六支队(相当于团)于22日奔赴四川前线。



当朱德率部抵达南永宁时,护国军正处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境地。当时是张敬尧为解泸州危局,以数倍于护国军的兵力压向纳溪。这也让原本由5000人组成的攻泸之战变成了保卫纳溪之战。

就连蔡锷当时都在电文中说,纳溪虽小却事关重大,乃全局战场的重中之重,一旦有失,全军即行瓦解。而如此要地,必然会是双方拼死相争之地。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朱德从董鸿勋手中接过第三支队支队长之职,随即赶赴主阵地棉花坡进行指挥反击战。



在此次对阵过程中,朱德巧妙地运用了夜战、白刃战和迂回侧击战术,击溃了菱塘角之敌,随后又在阵地战中合理分配兵力,准确指挥炮兵轰击敌方阵地,给予敌方以正面压力。

在此之后,双方又在纳溪和泸州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虽然由朱德率领地护国军经一个多月于3月7日撤出纳溪,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护国军主力反攻赢得了宝贵时间。

10天后,护国军的全面反攻正式打响,朱德所率部队担任主攻,夺回纳溪。在兰田坝,他运用迂回战术重创张敬尧,成功将其击退至泸州。



张敬尧

此战之后,朱德勇猛善战的名声大振,就连曾经参加辛亥G命的老人都不禁赞叹:朱德是护国之役的先锋,真英雄。

而泸州兰田坝战役并不是结束,因为此战之后,张敬尧落马,曹锟、吴佩孚手足无措,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1916年6月,朱德率部进驻泸州。并在此一待就是5年。



寻找真理

1923年7月,怀揣着对党的热枕希望,朱德决定前往北京。因为在这些年里,他见到了党的旗帜是如何解救苦难的中国,是如何为新中国带来的希望。所以他决定要找到党组织。

到了8月,当他与孙炳文几经波折,终于见到当时的领导人陈独秀后,恳切地醍醐了想要加入组织的想法。

但陈独秀认为旧军队的将领参加共产党,应该先要经过长时间学习和考察后才能予以考虑,所以也就没有接受他们的申请。



陈独秀

这令朱德感到失望,但没有动摇他想要追求真理的信念,于是在和孙炳文一番商议之后,他们决定按照原来的计划,到欧洲去。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地方去。

9月,他与孙炳文登上了驶向法国的邮轮,在经过40多天的航行后,他们于马赛港登陆,并在这里换乘火车,来到了欧洲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巴黎。

当他们听说旅欧留学的进步青年已经在这里成立了一个共产党团体,且这个团地的负责人周恩来此时正在柏林时,他们二人也顾不得浏览一下巴黎的名胜,当即乘坐火车赶往柏林。



在柏林,他们终于找到了中共旅欧组织的负责人周恩来,而后在周恩来与张申府的介绍下,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便多了一名坚定、勇敢的战士,而朱德也由此开始了新的G命征程。



1923年,朱德在德国留学时的留影

异国求学

朱德在德国的学习生活持续了大概三年时间,而为了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他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德文和德语会话上,他白天学、晚上学,每每在屋子里学会一些德语后,他就走到外面去应用。

也正是凭借着这份韧性,他才得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便掌握了大部分日常用语。根据朱德后来回忆说:因为那时我走到哪都学,几个月后,我的德文程度就可以去买东西、旅行、出街、坐车了。



而在留德期间,朱德除了认真学习新知识外,他还利用曾经国民党员、老同盟会员、等身份在留学生中开展组织工作,并因为滇军夙将这一荣誉,让他成功获得了国民党左派支持,形成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1925年春,朱德和一些共产党员参加了当地成员组织的红色前线战士同盟阅兵,随后又模拟演练了野营训练和巷战演习。



在这些活动中,他深刻的体会到,G命要取得成功,不仅要有人民的军队,还要有人民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活动期间,朱德受到了德共领袖台尔曼的接见,并与其进行深刻谈话和经验交流。



台尔曼

当时,国内正在开展五卅运动,而朱德、廖焕星等人因参加德共举行的声援中国五卅运动大会,而被德国当局逮捕。

因参加集会活动被逮捕本来只需要关押三天后就会被释放,但因为朱德中共党员的身份,他被吊销了护照,并要把他驱逐出境。

也正是在这时,中共旅莫斯科支部批准了朱德赴苏联学习。



赴苏学习

去苏联学习一直是朱德早已有之的愿望,早在1925年3月,他就曾写信给在莫斯科的同志写信,要求去苏联学习军事,接受训练。

1925年7月,朱德乘轮船经波罗的海,抵达苏联的列宁格勒。在这里,他较为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他也会应邀去一些地方或是工厂进行参观访问,或是做一些宣传中国G命的演讲。

朱德还参加了莫斯科在郊外举办的秘密军事训练,除了帮助教官讲解军事课程之外,他还用自己的军事常识和经验,教众人如何使用机关枪、迫击炮等兵器。



在此期间,他特别注意研究苏联内战时期的游击战术,同时经过自己理解后再转教给众人,向他们详细讲解该如何利用地形、地物,该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如何侦察、如何袭击,如何进行街垒战和如何运用游击战术。

当时有个苏联教官曾问朱德,回国后准备怎样打仗,他说: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对于朱德这一回答,这些心中只有所谓正规战理论的教官有些不以为然。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朱德的这一理论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极为深刻的军事见解,而它的正确性也为后来的中国G命游击战争的胜利所证实。



1926年春,国内正处于北伐战争前夕,中共中央根据实际需要,决定让朱德等人回国参加实际工作。

5月中旬,朱德离开莫斯科,途经西伯利亚到海参崴,后又经邮轮绕日本门司,于7月中旬回到上海。



无论是在德国的留学经历还是在苏联的受训经历,朱德总能保持一种从实际出发的理念去思考事情,在他的眼中总能发现一抹军事意味。

就像他在德国旅行期间,他除了学习之外不管走到哪,他都会带着军事眼光去打量周边建筑,他总会根据现场需要去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根据所想在心中开始排兵布阵。

而在苏联期间,他通过学习和实际接触,对世界上的问题已经比在柏林市认识的更深刻了,同样,对中国的事情也看的更清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临知 incentive-icons
临知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4099文章数 1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