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寺是专门取学国家祭祀的机构,先秦古籍上有句话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是打仗,“祀”就是祭祀。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打仗和祭祀是国家两件最重大的事情。先秦时期对祭祀比较重视,后来有所淡化,但还是作为国家非常重要的制度。现在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古人是非常重视的。自然科学知识越缺乏,对人自身的了解越落后,就越重视祭祀,敬畏、祈求神祗。中国在信仰崇拜上有个特征,就是多神崇拜,东亚国家都有这个特点。中国古代信仰的神多,祭祀的对象也特别多。所以古代的祭祀就是个非常大的事情,可以说国家几乎天天有祭祀的对象。祭祀的神衹,按其地位高低,也分成等次。在祭祀的规格上,也划分为三等:大祀、中视、群祀。
大祀。大祀的对象有:断丘、方泽、太庙、社稷、祈谷、常雩。圜丘在天坛里,大家如果去天坛,可以见到两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建筑,一个是祈年殿,另外在其南方有个圆形的露天大台阶,就是圜丘,是祭天的地方。祭天在所有的祭祀礼仪中是规格最高的。在古代,尤其是清代,祭天由皇帝亲自主祭(遇特殊情况才遣身份较高之人代祭),皇帝亲自下21跪。应注意的是,清帝祭天次数显著超过往代帝王,其原因值得研究。另外在天坛中,还有祈年殿,是祈求丰收的祭祀处,年字在古代是丰收的意思,所以祈年就是祈求上天保佑苍生,赐予五谷丰登。还有就是常等,也属于大祀,这是古代人求雨时举行的祭祀。求雨在古代也是非常重要的礼仪,祈求上天降沛甘霖,然后才能五谷丰登。可见在古代,早灾是非常严重的,不仅皇帝要亲自主持求雨的仪式,各个地方也都有求雨的设施和仪节,地方老百姓也有求雨的仪式。祈雨的常雩礼,在清代乾隆时升为大祀的规格。方泽之祭,是指祭地。古代认为天圆地方,祭地就是在方形的地坛,在安定门外。皇帝冬至时祭天,夏至时祭地,冬至祭天是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古代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太庙,是皇家祭祀列祖列宗之处供其牌位。另外,那些为皇家打天下巩固社根立下开马功劳的功臣也在太庙中配享,有很多异姓人员牌位,所以太庙中的祭祀一年中会有很多次。再有就是祭社稷,社,是指土神,代表国士,稷,是谷神,敬祭谷神以求五谷丰登,百姓安居,国家安定,社、稷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基本要素,所以后来又把社稷合在一起,作为国家的代名词,即俗话所说的江山社稷。祭社稷,是祈求国家长治久安。
中祀。祭祀的神祗有日、月、先农、先蚕、历代帝王、孔子、关帝等。清代,满洲人特别崇拜关帝即关羽,有些战争获胜,便宣扬是关帝显灵护佑,咸丰年间,将关羽由群祀升格为中祀。而孔子,则在光绪三十二年由中祀升级为大祀。
群祀。祭祀的神衹有山、川、风、雨神,都城隍、医神及贤良祠、昭忠祠等,群祀所祭祀的神衹最多,很多也是民间百姓所祭祀的诸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