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乃蛮部、乞颜部和克烈部的位置,乞颜部居东,乃蛮部在西,克烈部大约在这两部之间的稍南的位置。三个部落之间互相可通。乃蛮部属于传统强大部落,通过克烈部的内部政变控制了克烈部,有鉴于成吉思汗新近崛起,尤其是他帮助王汗重建了克烈部,为乃蛮部增加了一个敌人,因此乃蛮部联合克烈部的王汗的弟弟额儿客哈剌以及其他一些零散部落,发动对乞颜部的攻击。
成吉思汗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一方面联合附近能争取的小部落,另一方面,在自己内部,王汗的军队理所当然要随着出征,和成吉思汗自己的军队之间需要进行协调。成吉思汗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和王汗的军队依然分作两部分,一军在南,一军在北,两方急速行军,让乃蛮联军预料不到他们的到来,从而一鼓作气拿下战斗。两军遵命而行。到了第三天,齐头并进的两军差不多同时遇到了乃蛮军,但是王汗距离敌人更近一些。乃蛮部的确有些意想不到,尤其是成吉思汗两面攻击,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乃蛮部禄可汗让前锋先迎击王汗,自己带领一部分军队迎战成吉思汗。一声令下,乃蛮军气势汹汹杀了过来,王汗并不希望自己军队受损,于是,在还没有交战的情况下,指挥军队后撤。谁知道这一撤,前后军命令不统一,前军接到撤退的命令并开始执行,后军还在前进,前后一撞击,瞬间乱了套,军队自相挤压,无所适从。
乃蛮军攻击已经陷入混乱的军队,王汗毫无战斗力,只好不顾军队,逃命要紧。王汗的军队被杀的、逃亡的,差不多流失殆尽,他的护卫军,包括贴身侍卫、亲信,甚至掌旗的士兵都跑散了,身边只有三五个人,其中有他的儿子桑坤。他重新成了光杆司令。
成吉思汗见到王汗不战而逃,自己独自作战肯定不是乃蛮联军的对手,只好撤退。他的撤退是有序的,军队完整归来。禄可汗指挥乃蛮联军抢夺完王汗的军队,也乘胜而回。
成吉思汗分出一些人寻找王汗的下落。王汗在终于逃得性命之后,连一顶帐篷也没有,无家可归,身边的干粮也维持不了几天。他毫无办法,只好再次派人向成吉思汗求救。成吉思汗在回军的路上见到王汗派出的士兵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他让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四人率领一支军队、带上一辆大车跟着这名士兵去找到了王汗,接了回来。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是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是成吉思汗军事上主要依靠的四个人,都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有主管一方军事的能耐。其中木华黎最为突出。让四杰同时去迎接王汗,说明成吉思汗非常看重他。
成吉思汗见到王汗狼狈不堪,很是同情。他和王汗商量之后,决定重新出击,帮助王汗夺回地位。他一路收集王汗失散的军队,到了克烈部的时候,已经得到小有规模的士兵了。他把这些士兵单独组建成一个单位,和自己的军队一起,来到克烈部。王汗的弟弟额儿客哈剌没有料到成吉思汗去而复来,也来不及通知乃蛮部救援,仓促应战。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四人各率一支军队突向乃蛮部,就像四条铁蛇直入乃蛮部心脏。额儿客哈剌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抗,就被冲击溃散,额儿客哈剌本人仓皇逃出。
王汗重新成为了克烈部的可汗,军队、财产都回来了。他对成吉思汗感激涕零,在不久之后,两人相约见面,重申结盟,并立誓。当时的蒙古还没有文字,所有承诺都是口头的,说过的话大家都会认账。哪里像现在,承诺是条猪,过年就杀了。
如果王汗在两次成为光杆司令的时候成吉思汗不帮助他恢复权力,而是给予高官厚禄,让他成为成吉思汗的高参,估计他这一辈子也就那么过了。但是成吉思汗让他重新当上了部落首领,人心不足,总会希望朝更高的阶段努力。草原上的最高荣耀,大概就是成为草原霸主了。王汗年纪大了,也许称霸的心思没那么强烈,但是在他身边,有一个人一直在说服他,那便是自从十三翼战争之后一直处于没落地位的扎木合,他希望挑起成吉思汗和王汗之间的争斗,他好渔翁得利。但是,毕竟王汗两次失败都陷入了几乎无底的深渊,想起来也会后怕,所以没敢做决定。
成吉思汗的崛起,改变了草原的固有结构,传统强大的部落塔塔儿灭亡了,一些小部落也被兼并,部落里面的贵族不甘心,以他们的力量不能兴风作浪,现在唯一能争取同盟的,也就是王汗了。这些没落的贵族,代表性人物有札木合、答里台,以及曾经帮助成吉思汗抵抗扎木合的十三路联军的阿勒坛等人。他们现在地位低下,连见王汗的面都不容易,但是能见到王汗的儿子桑坤。他们给桑坤做工作。桑坤年轻气盛,更希望自己能在继承汗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以千方百计说服王汗,离间王汗和成吉思汗之间的关系。王汗最后也下了决心,一定要消灭铁木真,他是草原称霸的最大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