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房地产会触底吗?
高盛说不行,中国的楼市要跌40%,到2027年才能触底。国内的学者当然不会接受这么残酷的结果。
马光远说楼市见底了,主要理由是政策见底了,表示现在可以谈谈房地产回暖这事了。
这等于说主导中国房地产的不是市场,而是政策;是有形之手,不是无形之手。这种分析问题的角度,少了一点对市场的敬畏。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政策一浪高过一浪,而楼市还是趴在地板上起不来。马光远不问市场,问政策,完全错了吗?不完全。
为什么?
因为中国楼市根本就是一个悖论,中国的楼市不是一个简单供求矛盾,也必然不同于岛国的泡沫。
哲学中有一种矛盾叫悖论,什么是悖论?
悖论不是说有了对立面、有了矛盾就成了悖论,悖论是逻辑上陷入了自矛盾。同一个现象:可推导出两个完全对立的逻辑结论。你说楼市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可是明明房子卖不出去,供应端并没有刹车,那么,供求矛盾就不是市场行为,是政策行为;是非市场要素决定的。可是,你说中国楼市就是个政策市,也不对,一季度量价齐跌,政策完全失灵,是什么力量这么强大,还是市场的供求原理,是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
那么,政策为什么会失灵?是什么意义上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原理。
恰好就在这个防止泡沫刺破,所发布的各种红线与限令.这些错误的信号是围绕着"房住不炒"的人治理念,去定义市场的金融属性;正当的做法,不是下什么令,什么也不用说,提高贷款利率就行了,用货币工具和市场化行为去定义新价格体系的平衡点,就不会大涨;再涨就再加息,哪里用得着办公室精英去下指令?
房子既然是商品,既然不是计划分配,就不能干掉它的金融属性。
既然上不能"炒",不能涨,那就人为地取消了楼市上涨的预期,同时又叫着要推动征收房地产税,那就妥妥地会是楼市崩塌的大变局,因为失去了上涨的预期,投资型消费就离场了。2021年是房子销售的天花板,为18亿平方米,其中,刚需贡献了50%,富人与中产的投资性消费也贡献了50%,打掉了金融属性,从政策上斩断了上涨的预期,投资性消费自然归零了,表现于销售就是腰斩。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就是个"阳谋",政策早已经预盼了楼市的下降趋势,干脆直接限购,这不是加大风险吗?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学上的预期,让瓜众们认为房价上升的趋势气势如虹,现在下跌不是市场表现,是政府在太热爱人民了,不让它涨。可是,一旦打开了一线城市的限制令,一切都明白了,限这限那,纯属鸡肋。
政策其实比谁都怕降价。
因为地方财政收入的60%来自房地产。
那么,年内楼市会触底吗?触底后会反弹吗?
现在任何预测都太早了,只能是一种定向的分析,政策接受了黄奇帆去年的建议,一、二线城市跌出30%坚决收购,这并不需要太大量级的资金,斩断了下跌的空间,预期变了。
那么,大概率是触底有望,反转无期。
什么时候如马光远所言:人们又开始炒房了,那就是真的回暖了,问题却在于,这对居民来说是不是一件好事,财政还要提高土地价格吗?
一切就是这么矛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