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会馆,现在提到这个词,都会想到一种历史建筑,这种商人会馆,作为一种商业社团,是带有组织性,地域性的场所,源于明代中期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空前发展,各种商业贸易交流在区域内影响下出现的一种商业联盟。
这种类似的商业会馆在清代出现了发展高峰,随着远距离的大宗贸易的拓展,随着同一地域身份的客商势力扩张,就出现在各大经济都会,落脚在各府州县中心,甚至一些市镇圩,都有会馆踪影。
就像在广西区域,在明代中期,各地“起义”事件平稳渐息以后,粤东会馆开始出现于桂东地区; 到清代康乾以后,粤东会馆更是得到了大力发展,并广泛的分布在各地,那时不说县县都有粤东会馆,也是平均每县一座,兴盛的州县,甚至境内有几座。
据相关资料统计说,在广西,除了桂东北的全县、兴安、灌阳等少数几个州县没有过粤东会馆,其他大部分州县都有过这样的一座建筑。
时过境迁,由于时代的种种变革,那时候很普遍的粤东会馆,到如今,在广西还剩存有十余座而已了,这些会馆记忆着广东商人在广西各地创业的辉煌过去,广西历史发展的一段过程,也成为了今天地方重要的文旅名片之一。
如百色粤东会馆,南宁粤东会馆,平乐粤东会馆,贺州粤东会馆,平南大安粤东会馆等等。
在以前,广西很多地方流传有两句老话:“广府人旺广西圩”,“无东不成市”,从侧面说的就是这个粤东会馆的发展历史了。
在古代,广西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外部市场中心地的辐射带动,这和广西区域的地情,民情有关。如山岭的阻隔,交通的不便,舟辑难进,加上很多地方都是土司,土官统治的地区,地方闭塞,缺乏商业贸易的环境,形不成优良的市场经济体系,对于讲究“利润”,“成本”的商贾势力,自然很少涉身于这样的地方。
到清代初年,经历了清朝替代明朝的各种波折,巨大的社会变革使得广西很多地方经济萧条,人口凋零,市场生机活力低迷,不说百姓们生活如何,就官府层面来说,地方的税收都大幅度的下降,这些经济状况,各地官府又无可奈何。
直到遇上康乾盛世,各地官府抓住机遇,强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开出优惠条件,主动“招徕”外地客商前来助力,如浙商(浙江),赣商(江西),湖商(湖南),粤商(广东)等等。
其中粤商的表现更为当踊跃。
因为广东广西同属岭南,山水紧密相连,一个又称为粤东,一个又称为粤西,历史上血缘上相近,文化上相差不远,比其他各系商帮有着更为优越的适应条件,于是大量粤商沿着西江水系逆溯而上,进入广西的桂中,桂西,桂东南地区,为素来“鲜少商贾”的广西城镇注入了重要的经济发展力量。
远的不说,就说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所在的桂平,城南区域的老街区,以前就是几个大水塘,就是在清康熙年间,由浔州府的官府“招徕”各地客商填湖造市发展起来的,依托水路的经济商贸,繁华了几百年。
其中贡献最大,最主要的就是粤商。
随着两广贸易的流通通畅,交易量加大,粤商们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网络,他们往来于广西各地城乡,出于保护自己的利益,便于同籍同乡同商业同文化的交流,也为了有利于扩大自己的经营版图,于是,纷纷通过建立会馆的组织来协调利益和关系。
粤东会馆,就在各地出现了,总的来说主要还是分布在桂东,桂中地区,而桂西地区则因为距离广东远,相对少一些,但由于桂西地区出产丰富的各类山货,林产,加上少数民族地区对“商贸”的意识不深,利益所然,还是吸引有一些粤商进驻,主要是分布在一些“舟辑便利”的沿江沿河的区域中心州县城。
他们的到来,带动了更多地方的经济活力。
随着粤商势力的影响扩大,有些占尽天时,地利的州县,更是得到了粤商的青睐,就形成了在一个县有多个粤东会馆的情况。
如今天桂平范围,曾经就有过几座,如城区边上,江口圩,石龙圩,等等。
总之,在清代时期,到达广西境内的各地籍商帮很多,相应的商业会馆也很多,如还有湖南会馆,江西会馆等,但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广,实力最为雄厚的还是粤东会馆。
正应了那句“广府人旺广西圩”,“无东不成市”,这也是粤东会馆曾经在广西的历史繁华了。
而正是这样的历史繁华,又为后来粤东会馆带来不一样的历史记忆,不一样的人文色彩,如百色粤东会馆的百色起义指挥所,贺州粤东会馆的英家起义等等。
这也是故事了。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