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10月2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研学旅游已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而是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社会教育方式。在当前研学热情高涨与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研学旅游发展需要市场化的机制,也需要思考如何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出一条高质量普惠式的发展道路。如何让绝大多数青少年研得好、游得起,实现高质量普式供给,是当前以及未来一个阶段必须回答的问题。相较大规模投资和大体量建设,如何充分盘活深挖文教旅产业既有的存量空间与资源,有效叠加研学相关业态,深度研发产品,才能切实让普惠体验成为可能。
自复苏以来,研学旅游的热度始终不减。“市场热,舆论热”现象背后,反映出市场需求旺盛、对优质供给的热切期待,以及行前期望与实际体验存在的差距。
从年度热议话题来看,除了“游而不学”“学而不游”这样的老问题,关于“价格虚高”“质价不符”的讨论多了起来。《报告》认为,关于研学旅游到底贵不贵,要从真实成本和实际消费能力两个方面综合判断。从成本视角看,研学旅游产品由于沟通流程更复杂、产品研发更专业、更高的人员配比要求、更高的服务标准,以及更复杂的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需求,其实际执行成本确实偏高。另一方面,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国民收入整体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在消费价格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都会导致研学产品的实际消费体感是偏贵的,这也是当前我国研学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报告》还从研学旅游“值不值”“满不满意”“劣驱良”的担忧等角度展开了分析,指出每个高速增长的市场都会遭遇各种问题,但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
另外,中国旅游研究院研学游课题组的专项调查的结果显示,企业层面感知到的研学游目标客群的消费能力正发生变化,有向两端分化的倾向,认为消费能力收缩的偏多,并且认为客群对价格的敏感度正在上升。从业绩恢复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8月,以消费端(C端)亲子为主要客群的企业营收恢复情况较2023年呈现更明显的两极分化;以组团为主、组地兼顾的企业营收恢复情况较2023年有不同程度提升;以地接为主要业务的企业营收恢复情况较2023年也开始呈现分化趋势。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真真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