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点半
与你分享女性的100+1种活法
一起过得更有趣,更自由
小分队视频号更新啦!
快来关注我们吧~
戳下方视频-点击左下角“异想生活笔记”即可关注↓
一起点亮小心心❤️,让更多朋友看到哇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个地方,会让你的梦统统变为现实?
就是那种,你一去到,就立马被击中,忍不住“哇”地一声掐掐自己胳膊:我真的不是在做梦吗?
对我来说,乌镇就是这样的存在。
这是我第六次来乌镇戏剧节,今年是连续来的第三年。
这是去年乌镇戏剧节拍的
又一年,又一场美梦。
前几天发plog分享了。(戳蓝字或下图回顾),
有读者说本来对戏剧不太感冒,结果年年津津有味“追番”我的乌镇游记,现在都有点种草了哈哈
谢谢大家的喜欢!我会坚持写der!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这或许就是戏剧最大的魅力——戏剧是会呼吸的。
这次没日没夜地看戏,感受有了新变化——以前钟爱透过剧场看外面更广袤的世界,这次却更多“往里走”:坐在剧场里,感受流动的情绪和人物,打开自己,接受、甚至充分拥抱这种冲击,我遇见了未曾看过的自己,唤醒了身体里某些沉睡着不自知的部分。
我看剧基本没写过repo,一直觉得观后感跟歌单一样,都是很私人的东西,同一段文字,同一曲旋律,同一个片段,每个人触动的点都不一样。
但现在我相信,人是可以在剧场里相认的。台上台下能互相感知,气场交融,情绪流动,就算是陌生人、也可能会有同频的共振,这感觉太美妙了,忍不住想记录下来。
所以这篇看剧有感尽管极其私人且非专业,但希望我在剧里感受到的巨大能量,能抵达至手机屏幕前的你~
最震撼没有之一:《卡尔·博姆》
人只是工具,木偶才是有灵魂的。
看剧前我没做任何功课,也没有做任何预设,小声说一句,我甚至不太知道卡尔·博姆这个人,也不懂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对音乐史更是没啥研究。
但这完全不妨碍我被这部剧震撼到脑子都要飞出来,大开眼界!用戏剧节发起人陈向宏先生的话来说:称得上十届难一遇,是极度的心灵震撼。
仿佛是目睹了一次神迹。无论是舞台控制、表演形式、文本内容还是表演本身,我都彻底被征服。
年轻的导演兼主演尼古拉斯·哈比杨一个人操纵11个木偶,15个角色,有时甚至有3、4个角色同时对话,但他的演绎生动精准!
当他拿起人偶时,皮囊被他的手指赐予了完整灵魂,完完整整地“活”过来了、甚至比真人还真!
让人头皮发麻的是,演绎居然可以精确到毫米——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场景里“偶化”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真实的回忆下偶会更有温度和细节、更像人,而在幻想领域里,偶则会冷冰冰的、更机械。而且哦,不同年龄段的博姆在外貌和口音上都有细微差异。
德国偶剧在我心里封神了!
我是被一位暮年老人时断时续的、掺杂着想象的回忆,带回黑暗的20世纪上半叶的——
患了老年痴呆、痴迷音乐的固执老头,把自己臆想为天才指挥家卡尔博姆,并越发沉浸在这个争议人物的传记里。
卡尔博姆被称为“有罪的天才指挥家”,他的人生里有个无法抹去的黑洞:在纳粹统治时期向征服讨好。为了艺术,他似乎可以牺牲他人,放弃信仰
老人的回忆和卡尔博姆的经历两条线交错并进。
他跟卡尔博姆一样,自我存在的基石不断崩塌,最终,他们都与时代脱节,坠入永恒的孤独里。
剧里很重要的情节是老人和他24小时看护员的小妹妹的相遇。他们有大段大段的对话,看似琐碎、漫无边际,却让我感受到睿智、温暖,一点一点,我认识了更“有血有肉”的卡尔博姆。
几个让我落泪的点:
老人拒绝了看护员送给他的跑鞋,并对准备参加儿童马拉松的小女孩说:未知的可能性最让人害怕。
小女孩和老人分享她从书里发现的好玩事:加里南人去葬礼时习惯带一把伞,然后把它留在灵堂。
卡尔博姆在歌剧院说:“音乐不要关心政治,政治也不要过问音乐”、“不属于任何党派,因为我早就加入了音乐党。”
戏的尾声,老人问:“当你演奏费加罗婚礼的第四到第五的六节音程,你感受到了什么。”卡尔博姆的回答是:“深刻。作曲家写入作品时的深刻。”
看完小女孩的记录本,老人说的最后一句话“全错了。关于他,似乎全都错了。”
以及最最最喜欢的终场设计——老人用手推到墓碑上卡尔博姆的头部雕像,轰的一声,碎片满地,人偶的手垂落下来,成为《卡尔·博姆》的最后一幕。我瞬间鸡皮疙瘩布满全身,眼泪止不住地掉了下来。
墓碑、碎片,还有粉色花伞,跟静止的老人一并定格在台上。这一幕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此刻打字时回想起来,震撼感依旧充斥全身。
艺术和道德的天平发生倾斜时,一个全身心投入艺术海洋的人,是否能逃脱世间责难的浪潮?为了艺术的所谓纯粹,真的可以牺牲他人、放弃信仰吗?
也许,超越社会的艺术家并不存在。
深刻之外,也有好玩的细节。因为剧中设定卡尔博姆是在台上指挥交响乐团,而剧场台下坐着的也都是观众。所以当观众发出声响或者迟到入场打断了一下表演,台上演员就会精彩现挂。
可惜语言问题没能听懂,但那种你知道他在打破第四面墙的互动真的很好玩!
这场剧遇到了很多大神,黄湘丽和苏小刚就坐在我同一排旁边的位置,吴越在我身后。剧终时掌声雷动,她们也在一个劲地用力鼓掌,大声叫“bravo”,大家掌声不断、一直恋恋不舍,导致哈比杨不得不四次返台谢幕。
Bravo! 永远会记得这个晚上。
最浪漫又最残酷:《奔月》
嫦娥奔向了广寒宫,然后呢?
这部剧是在露天的日月广场上看的,进场后突然飘起小雨,大家很有默契地窸窸窣窣穿上工作人员发来的雨衣,我抬头看了下天空,红红的,没有月亮。
这是一个关于“嫦娥奔月,然后呢”的故事。
妻子乘坐的大巴意外翻车坠崖,没有找到尸体的老公不承认妻子的死亡,偏执地认为她只是“失踪了”。
在找寻的过程中才发现,妻子小六,并不是自己口中那个“安静、没有野心、口味清淡,永远在家里等我回去”的女人。
闺蜜说,妻子爱吃麻辣烫,是个社交女王,穿一身黑在人群里也最耀眼;
公司说,妻子是高层核心岗位,是个女强人;
情人说,妻子跟他是“现代关系”,不聊别的;
母亲说,妻子随她爸爸,都有“失踪症”......
我特别喜欢前半段的错位感。小六活在别人的口中,有一种“我不是我,我是其他人”的现实荒诞感。没有人真正了解小六,当然也没有人真的爱她,只是爱她的好妻子角色、女强人身份、作为情人的新鲜感和神秘.....
我也在他人的讲述中,为这个女人着迷。
剧过去了一半,失踪的小六才真正上场,开始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她坐在楼梯顶端,打开死了也要带走的随身包,取出里面一件又一件定义着她是谁的物品。那一段独白,非常戳人。
被看见,是女性最本能的呐喊。寻找自我,或许是永恒的话题。
我看不少repo说不喜欢下半段戏,太实了,没有了前半段的质感和空灵。当面纱被揭开,女性开始进入真实日常,就无可避免地滑落平庸甚至无趣。
有一个片段我印象非常深刻:小六出逃前去邻居家捡无意掉落的被子,发现分别坐在薄被两头的那对夫妻,似乎把妻子换成她自己也毫不违和......这样的觉醒瞬间,想想都倒吸一口气,谁谁谁的妻子,难道只是被封印的社会角色吗?
我想下半段戏里的实和平,是因为具体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人可以活在切片之中。
妙的是,小六的出走启发于月亮。
那会刚好雨停,我摘下雨衣帽子抬头看了下天,突然发现一轮圆月挂在剧场上空,很大很亮,虽然有乌云雨雾围绕,但不掩月的光芒。
导演肖竞对月亮的解读很浪漫且具有力量:每当我们抬头望月,它总会给我们一种向更远处去的可能性。
散场时我突然发现,月亮没了,云也没了,天空一片黑漆漆,仿佛一切都不曾来过。现实的一切跟剧里的结尾呼应了。
戏剧带来的一切忽如其来又不可重复的瞬间,让我在此刻相信,戏剧之神降临了。
后来的嫦娥怎么样了,肖竞这样说到: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一样,一切还是要往下过。
想起另一部剧《四张机》里我最爱的一句台词:西西弗斯不会胜利,西西弗斯永不投降。
最大开眼界:《我们走吧》
“每个人都在说,我们走吧,然而大多数人留了下来。”
开幕大戏,三个多小时,倒也不“煎熬”,没有咖啡因支撑也全程认真看完了。
久闻当代欧洲最顶尖前卫戏剧导演克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的大名,据说乌镇戏剧节花了7年才终于请来这位大神!
开幕式上致辞的导演
这部剧改编自列文的《旅人》,我没有看过原著,只是大概了解这是一个关于“八场葬礼的故事”。
怎么说呢,撇开宏大叙事和时代背景、政治体制因素不说 (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一个文盲流下了无知的泪水) ,单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出发,最大的观感是如何透过活着的人的视角来看待死亡。
它对观众发出了一个提问:“在抵达那个一视同仁的终点前,有没有哪一次离开,是真正重要的?”
说实话,我看剧的时候时常会有一种“无意义感”浮上心头。
有repo说这部剧里对女性的过于物化和男凝让人不适,我也有同感。女性的自我寻找不一定要建立在爱情或男性甚至性身上。
所以真正让我有深刻共鸣的,是下半场“寡妇桥牌茶话会”,里面的每一位寡妇都是鲜活的人,她们除了老公和儿子外,还有自己,是艺术家,画家,歌唱家,是检票员......她们也值得有自己的人生啊!
最打动我的是其中一位早年就失去深爱丈夫的寡妇妈妈的台词,她出场就说自己想吐,为什么一直吐不出来,很难受,这种“吐不出来”的难受贯穿了她几乎所有的戏份。
她在抱怨身体不适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让他们在我的坟墓写上“死了,8岁”。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活过,记得写上“8岁”。
不禁泪目~
剧中的音乐神秘而诡谲,导演熟练地使用各种声音构建戏剧场景,传递特定的情绪状态,单单是这一点,也还蛮值回票价的。
舞台调度也极牛,繁杂但干净利落不累赘。其中一个美国金发女郎从出场就一直拿着手机直播,画面同步投射到大屏幕上。
我对这个设定特别好奇,除了导演说的那句“我们常常孤独地拿着手机。全世界都在手机里,但同时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在那里” 引发思考外,我还很想知道那个手机究竟是道具还是真的实时拍摄——如何在没有数据媒介连通的情况下做到画面完全没有延时,好厉害!
如果是道具,那演员的功力也太让人震惊了,各种小动作和微表情反应跟画面完全神同步!
导演也在【小镇对话】里提到,最初那版的演员,其实全部都已经去世了,但他们的照片和部分声音,还留在现在的舞台上。“现实与虚构串联在一起,也算是我们对死亡和离开,一种诗意的和解吧。”
最安静最原始:《酒神》
演员要通过身体和声音的探索,将书面文字化身为自己的作品。
本次最期待的剧目!
但老实讲,非常需要耐心,整部剧太静了,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与动作——这是85岁的导演铃木忠志从日本传统能剧和歌舞伎当中整理出来的训练表演方法。
除了四张凳子外,再无其他,演员被充分突出,他们运用身体和声音表演,人类身体本能的动物性被强调,跟我以往看过的现代剧不太相同。
没能太看懂导演在表面故事背后的,关于宗教派别、政治权威甚至是社会价值体系冲突的隐喻 (看了导演专访才恍然大悟的哈哈)。
但依旧被这种“静”的张力吸引,静里隐藏并迸发巨大能量。我也非常佩服演员“不动”的表演方式,居然让我感受到了古希腊悲剧的宿命感和人类的反抗精神。
对了,最特别的是剧中是双语言对话的,男主彭透斯用中文演绎,其余人都用日语,不同语言的节奏、语气与潜台词交杂在一起,是个非常新鲜的体验。
最催泪又最唏嘘:《江/云·之/间》
“命运是客观的,幸福是主观的。”
对于看过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话剧的我来说,《江云之间》简直是“发糖”——
后者用书信的方式,填补了前者故事中江滨柳和云之凡自上海一别后横跨40年的空白。
可惜的是,这些信因为种种原因,石沉大海,但书写没有停止,即便不再寄出, 也依旧是两人的隔空对话,没有回应的对话。
赖声川导演书写爱的笔触细腻绵长,据说林青霞也参与了部分书信的撰写。即便男女主几乎没有直接同台的互动,但通过有温度的书信阅读,台下的我也能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暗流涌动。
不过,让我落泪的并非江滨柳和云之凡的爱情。
参与现场奏唱的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是最大的惊喜,他一开口,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他抚琴唱到:最早的一件衣裳,是太平洋的风。
他以本人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既是那个特殊年代的见证者,也是江/云爱情的旁观者。最妙的是,他既与剧中人交错重叠,又通过与剧场中控台工作人员调音的对话,意在言外地点醒观众:这是戏,但也是人生。
这种人生的感觉,就像是两个在流浪的人,都离开了根。爱情和故乡,都在远方。无法相见,无法回去。
整场我泪点最密集的就是他演唱《匆匆》和《太平洋的风》时,《橄榄树》这首歌我从小听到大,但也第一次从胡德夫的歌声中真切感受到彼岸的思念和乡愁。
谢幕时看到胡德夫跟赖声川拥抱,才反应过来,他们是差不多年纪的人,算起来赖声川今年也70岁了,从《暗恋桃花源》到《江/云·之/间》,他创作这两部戏的时间相隔近40年,正好和江滨柳、云之凡错过的时间相近。
剧里有很多地名、传统食物、饭店等细节都是真实的。
赖声川在接受采访时说:“把这些有意思的细节写出来,从中可以看到我认识的台北,以及我父母他们那一代最辛苦的人,曾经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在那个时代,一群流离失所的思乡人,一群错过的人,可能要到了我这个年龄,才更能写出时间的那种流逝感。”
这种“错过和流逝感”,让我散场后很久都缓不过来,跟朋友走在乌镇外的街道上,心里感到绵长的钝痛,但又觉得平静和无力,思索着云之凡说的:命运是客观的,幸福是主观的。
真的不是在自欺欺人吗。
或许人们之所以爱看错过,是总会幻想重遇的可能。
脑子里冒出木心先生的诗句,现代人,大概率也没有剧里的那种,“从前慢”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期repo就到这,还看了一些别的剧,但实在篇幅有限,有机会再来分享!
这次青年竞演的感动也超出了我原本的预期。去年最大的感动就来自青竞,没想到今年在一波波大剧的冲击下,依旧如此。
今年获奖的剧目刚好我都看了,还有幸跟好几部我非常喜欢的剧的主创团队深入聊了聊,等我专门就青竞写一篇,不仅仅是repo,更多的是关于生活的思考和启发,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有共鸣。
戏剧节前两天结束了,而我回到广州好些天了,回忆起来感觉依旧是那么不真实,时常恍惚。
瓦里科夫斯基说,自己去过这么多国家和地方,来到乌镇还是“很惊讶”,因为“这是最像乌托邦的地方”。
乌镇的乌,或许就是乌托邦的乌。我们在这里都莫名其妙变得真诚,活得肆意热烈。
每年准时赴约,一期一会
对比起第一次来的震撼和狂喜,这次来有着更多的“一期一会”的默契。
见到了老朋友们——在戏友群里互相换过票的姐妹、去年借过内存卡的媒体朋友、采访过的青竞导演、协助对接的工作人员,我们像昨天才见完的熟人一样大声笑着叫彼此的名字,拥抱在一起;当然,那些几乎每年都会在戏剧节里出现的明星演员们,在街头或剧场里也丝毫没有架子,路人叫一声xx老师,他们也会微笑回应打招呼。
戏剧,把我们连接、聚在这里,彼此平等,都只不过是,爱看剧的人而已。
在城市里,看戏要搭车要做功课,但在乌镇不一样,所有剧场走路都能到,你可以很放松地看戏、聊戏,沉浸在这个美梦里。
走进剧场吧,去看剧,去感受。不是遇见更好的自己,而是去更好地,遇见自己。
最后是一个彩蛋!这次还“追星奔现”——有幸采访到我非常喜欢、钦佩的朱虹璇导演,她是“话剧九人”的创始人、导演、编剧,让无数人落泪的《春逝》就是她创作的。
她给我们生活号的读者、送了一个小小祝愿、隔空和大家击了个掌,快戳下面的视频看看
今天就到这。感谢你耐心看到这里,老规矩,动动手指点“赞”、点“在看”、转发一条龙,留言告诉我你最种草哪部剧或者最近看过的好剧分享,在看过100,评论区揪三位同学随机送这次乌镇戏剧节的各种周边!
祝大家都能:去看看天颜色,到底有多磅礴!
明天见。
你喜欢看戏剧吗?
最爱哪部剧?
快来评论区分享给我!
文:PM;编辑:PN
摄影:阿力、PM
实习生:欣欣
主编:PM
本文文字为原创,部分图片来自乌镇戏剧节主办方,转载请联系后台。
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missbecky@beckysfantasy.com】
我们将及时处理。
异想生活笔记(公众号ID:life_and_style)
每天早上8:30 和我们一起自我增值
微博:异想生活笔记。
这是我们一起启程的第2583站,一起在剧场更好地遇见自己!
想看的剧都能抢到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