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郭沫若、吴晗的强烈要求下,国家同意了挖掘万历皇帝的陵墓,在打开棺材后,熠熠生辉的龙袍还未等欣赏,立马暗淡下去逐渐变黑,周围的文物也灰飞烟灭,眼前一幕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存在多年的文物为何在刹那间消失殆尽。
考古,是现代人对过去的一种探索,一种对历史的整理,然而在没有完好的条件下,就冒然打开陵墓,不是个明智之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是难以恢复的,而在考古历史上,就有这样一次让众人深感痛心的事情。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很多考古人员都接触考古不久,对于考古有着极大地热情,当时关于明朝的研究材料很少,所以吴晗就跟郭沫若商议,不如挖掘十三陵中的长陵,这座陵墓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
他们联合其他有意向的历史学者向上申请了报告,关于是否要挖掘明长陵,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讲,是难以好好完成这项挖掘工作的,但吴晗等人据理力争,认为现在的技术可以胜任,最后经过讨论,同意了他们的考古计划。
得到批准后,郭沫若等人就兴致勃勃的向明长陵出发,他们幻想着这次考古行动,必然能顺利完成。
到了地方后,他们专门找到附近的村民,来进行考古挖掘工作,结果却发现,他们找不到陵墓的位置,考古工作进展非常缓慢。
在经过调查讨论后,觉得应该先挖掘其他陵墓,这样能积累些经验,然后再寻找长陵挖掘,避免出现意外,看着迟迟找不到地方的长陵,郭沫若等人同意下来。
当时被选中的有献陵和定陵,正当他们想着该选哪个的时候,有人发现有处地方塌陷了,那里正是定陵所在位置,虽然它的规模不如长陵,但里面的构造结构是差不多的。
在将上面的土都挖开后,发掘队队长赵其昌打开地宫大门后,第一个走了进去,众人看着地宫里面的场景,眼睛都亮了起来,一大批种类繁多的文物映入眼帘。
当时参与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外界的空气在冲进地宫后,会给里面的文物造成怎么样的影响。
三千多件文物,大多都受到严重影响,在里面陪葬的众多丝织品,本该柔软有光泽,结果变得僵硬起来;陪葬的珍贵龙袍,还未等人们细细观看,由于没有得到好的保存处理,变成了黑色;有些脆弱的藏书甚至在氧化后变成了碎渣。
更令人心痛的是,当时定陵博物馆,因为要急着展出,专门仿制了一尊棺材,馆内领导表示,既然有了新的棺材,那么陵墓里面的棺材就没有用了,让人给收拾一下。
结果他们就将定陵里面三个巨大的棺材给抬了出去,直接扔到了山谷里面,等到考古大师夏鼐得知后,赶紧找人去寻找,结果却被告知,已经被附近的村民捡走了,而捡走之后很大可能不是被改造成其他东西,就是被当柴火烧了。
后续在保存出土的丝织品上面,也有很大的问题,当时因为丝织品都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变得不如刚开陵墓时那般鲜艳,为了能加固它们,考古专家们就用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溶液”。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涂料完全不适合保存加固,而且是不可逆,刚开始看着是好好的,结果过了段时间,涂料就变得脆皮龟裂。
这些丝织品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和弹性,加上存放的地方,也没有想过温度湿度之类的保持平衡,导致丝织品损坏严重,专家们看着更加破烂不堪的文物,心中悲痛却难以挽救。
挖掘定陵受到的损失,让众人感到非常的痛心,让更多人意识到,技术不足,轻易开挖,会给文物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个沉痛的教训让后来下发了通知,不准随意发掘帝王陵墓,这也是对珍贵帝王陵墓的一种保护。
(参考来源:明定陵:帝陵文化的探秘与惋惜 新京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