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丁汝昌是清朝末年的爱国海军将领,丁汝昌虽然可能不是海战专家,但他坚决捍卫了军人的尊严,不屈不挠。他率北洋舰队始终英勇的抗击日本海军,最终无力回天之际,捐躯为国,宁死不降,保持了中国军人传统的战争观和气节观。今天就来讲下丁汝昌的事迹。
其实,在丁汝昌自杀殉国之后,光绪帝曾下旨要将其棺材锁上3道铁链,并且十余年都没有
下葬,这是为什么呢?
事件缘由:
同治皇帝6岁登基,做了13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了。也是清朝的十二帝中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慈禧太后,分析完满清皇室的26个孩子,根据权衡利弊和个人喜好,最终选择了亲妹妹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让爱新觉罗·载湉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光绪皇帝继承皇位后,按照清朝皇室的“家法”,小皇帝到了6岁,就要到尚书房读书,他自然也不例外。慈禧也因此垂帘听政,独掌朝纲。
而丁汝昌就是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同治十三年,清廷议裁兵节饷,丁汝昌所在的三营马队被裁,遂归故里,赋闲数年。
1875年,李鸿章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始组建海军,丁汝昌决定去投奔李鸿章,建功立业。到了光绪三年,丁汝昌在京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并奉旨赴甘肃差遣。在离京回程途中,去天津拜见直隶总督李鸿章。
北洋水师的一批人被李鸿章派去英国学习,其中就有丁汝昌,他有幸拜访了英国的海军将领,还去德国参观了军舰的建造,增长了不少见识,回国后,就立刻投身海军战斗。
到了1880年,44岁的丁汝昌奉命赴英国接收订购的军舰。1882年,丁汝昌率舰参与对付朝鲜的壬午兵变,成功阻止了日本的干预,立下大功。1888年,在李鸿章提名下,52岁的丁汝昌出任北洋水师提督。
到了光绪十五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到了1894年,朝鲜国内爆发起义,朝鲜国王李熙请求清廷支援,日本抓住了这个机会插手,蓄意挑起战争。
爆发起义:
在古代,朝鲜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为此朝鲜在这种朝贡体系中,把中国奉为宗主国并自愿接受中国的册封。
但是到了19世纪以后,摇摇欲坠的大清,对周边藩属国的影响力自然在不断地下降。而与朝鲜的藩属关系,当时清政府自然是不愿放弃,所以,两国的藩属关系一直到19世纪末还在保持着。
身为岛国的日本,地盘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也有限,这就促使日本必须要走海外扩张之路,与其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就成了日本的首选目标。
因此19世纪末发生在朝鲜的东学党起义,就成为了中日两国爆发甲午决战的导火索。
起初,日本很谨慎,并没有跟中国和朝鲜动武。先是利用江华岛事件与朝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使日本的势力能够进入朝鲜国内。
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朝鲜经济开始逐步破产,人民生活非常艰难。此时李氏王朝的权贵们仍然不放弃奢侈生活,反而加大对老百姓的压榨。逐渐民怨开始沸腾。
东学大体是用朝鲜传统文化和泛神论,来对付强大的西学。东学党起义军迅速扩大规模,2个月后就有1万3000人。然而起义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采用诱敌深入的方法,以兵力优势伏击,几乎将进攻的朝鲜军队全部消灭。
于是,后来东学党他们同朝鲜政府达成协议《全州和约》,随后停止进攻,全部撤退到顺昌、南原一带,同政府军停战。
东学党的军队锐不可当,朝鲜王朝惊恐万分,请求清政府出兵助战。没想到日本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也大量出兵进入朝鲜。
可是清朝军队还没赶到,朝鲜朝廷与起义军已经讲和,事情结束了。
但当日本得知中国出兵朝鲜后,就直接借口保护使馆和侨民向朝鲜增兵。为了不让日本找到出兵朝鲜的借口,朝鲜便请求中国尽快撤兵,这样一来日本也不得不撤离。
清朝虽然同意了朝鲜的请求,并也想让日本也随自己一同撤出。但日本以两国一同改革朝鲜内政为由,不想撤离,清朝虽然拒绝了,但日本仍在坚持,还单方面向朝鲜施压,要求改革内政,让朝鲜在三天之内废除与清政府的一切条约。
2天后,日本不宣而战,甲午战争爆发了。
甲午战争:
当时李鸿章认为清朝的军力准备不充分,应该再稳一下,但是光绪帝受人怂恿,坚持开战,并几番追问丁汝昌战况,李鸿章力保,也没有劝得光绪放弃出战,在这种匆忙的情况下,北洋水师还是正面迎战了日本海军。
自1891年起,北洋海军发展停滞,大量海军经费被挪用于修建颐和园,丁汝昌建议清廷增购新舰,未被釆纳。后来又向李鸿章建议,在主要战舰上配置新式快炮,李鸿章虽不反对,但一直搁置未予办理。
在黄海大战中,丁汝昌奋力抗敌,作为北洋海军中的高级官员,丁汝昌在此战中打的相当顽强,在战争的一开始,中日双方的舰队势力就处于不对等的状态,日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舰队炮弹充裕,舰队各类武器非常先进,无论是射程还是船速都要优于北洋海军。
而且自丰岛海战后,日本由海上向朝鲜继续大举增兵,由于清政府未能及时在大同江口建立根据地,致使水、陆军在朝鲜战场的军事行动完全陷于被动。
黄海海战中,丁汝昌指挥的北洋舰队虽奋勇抗敌,但终因装备落后而大败。丁汝昌只能退守威海卫的刘公岛。
在威海卫之战中,在刘公岛上,丁汝昌面临日军的海陆联合攻势,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弹药已经接近枯竭。他多次向朝廷请援,然而援军一再迟迟不至。也未得到上级命令,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这也为丁汝昌的自杀埋下了伏笔。
自杀报国:
日军步步紧逼,士兵和商人纷纷哀求丁汝昌投降。但丁汝昌对士兵加以安抚,对商人则加以训斥,表示会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这种节骨眼上,日军还给丁汝昌送了份劝降书,用高官厚禄诱惑他。丁汝昌愤然拒绝,继续战斗,发誓舰在人在。军舰被击沉时,部下拼命将丁汝昌拉上了逃生船。
最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丁汝昌写下了遗书,他在遗书中还在为自己未能实现战争目标而自责,“倭寇曾使人说我被吾言辞拒绝,遂全面攻击我威海,并唆使我内部士兵对我施压。我苦苦说服军心动摇者,同时给予倭寇甚大打击。然弹药将尽,援兵无望。
我昨曾下令炸毁伤船以期突围,怒人心已散无人听我令矣。吾或死或被擒,然吾既为中国人,宁死不降也!予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有一死……惧他人以吾印降敌,故锯提督印一角以废之……吾将死矣,然百年后若有人懂我一片赤诚报国之心,昌死不朽矣!”
权衡之下,他选择服鸦片自尽,决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客观来说,丁汝昌确实已经做出了最后的抗争,在家国沦陷之时,他还曾做出最后努力,企图组织敢死队力图夺回失地,可惜卵不能击石,他最后依然失败了。
然而,可他的一个部下,却出面与日军签订投降书,还伪造丁汝昌的签名。这导致丁汝昌被诬陷为“畏罪自杀”。
对于大清朝廷来说,他在战场上的表现,非但谈不上称职,可以说的上渎职。光绪大怒,认为他指挥不力,下令抄没丁汝昌家产,让他穿着黑色囚衣,棺材漆成黑色,再用三根铁链锁住棺材,十年不许下葬,死了都要将他锁在“牢”里。并且将丁汝昌的棺椁封在村口不许下葬,而丁汝昌的后代也被迫流落异乡。
光绪帝在甲午战败后,痛定思痛,想了各种措施进行改革,但面对清政府的腐败强压的情况,都失败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又称“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因实施变法以来,在将近一百天的变法期间,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利益而遭到镇压,光绪帝被囚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此次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此后清政府在一次次的失败下,最终也走向了覆灭。而丁汝昌也在后期得到了平反。
得到平反:
一直到了1906年,威海、荣城、烟台、旅顺沿海绅士商民,京外官梁世烺、刘宗汉、潘庆澜等300多人,甘肃提督姜桂题、浙江按察使王仁宝等10人,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直隶候补道曾兆锟等114人,都先后呈请北洋大臣袁世凯为丁汝昌伸雪。由此开始彻查此事。
后来1910年,清廷为筹办海军,海军大臣、贝勒载洵奏请为丁汝昌平反,朝廷才以“力竭捐躯,情节可怜”为名批准其奏请,将丁汝昌开复已故前北洋舰队提督原衔,以示昭雪。
由此,丁汝昌的灵柩才得以解除铜箍,入土为安。
结语:
从丁汝昌开始为国效力担任海军到最终平反等等事件,都可以看出丁汝昌虽然在战场上出现了很多决策失误,但是仍然不可否认丁汝昌是一位民族英雄。
尽管甲午战争失败了,但也诞生了一批令人振奋的英雄事迹。他们在战败后,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而是以死殉国,由此也表现出了他们更加坚贞的爱国精神和更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们也值得今日的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