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轻摇,秋意渐浓,在秋水之畔,芦花如雪,摇曳着秋日的诗韵。芦花,是大自然在秋天写下的浪漫情书。它们似云朵飘落凡间,又若雪花轻舞在大地边缘。微风拂过,那一片洁白的芦花便轻盈地舞动起来,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芦花,是秋天的使者,也是心灵的慰藉。走进古诗词里的芦花,感受那份纯净与美好,让心灵在这片洁白中得到洗礼。
芦花
宋-彭汝砺
风起芦花散雪,纷纷故着枯槎。
晓日曚昽照处,十分认作梅花。
“风起芦花散雪,纷纷故着枯槎。” 秋风吹起,芦花如雪花般纷纷飘散,落在干枯的树槎上。此句描绘出一幅秋日的自然景象,风动芦花似雪,给人一种轻盈、空灵的感觉。芦花的飘散与枯槎的静立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
“晓日曚昽照处,十分认作梅花。” 清晨的阳光朦胧地照耀着,远远看去,芦花十分像梅花。这句将视角从秋风中的芦花转向清晨的阳光映照下的芦花。在曚昽的晓日下,芦花被误认作梅花,给人一种意外之美。同时,也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芦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秋花十咏(其十)芦花
宋-方一夔
寒芦飒飒响风沙,直待秋来雁作家。
夜擘饥翎搏未起,一汀撩乱雪飞花。
“寒芦飒飒响风沙,直待秋来雁作家。” 寒冷的芦苇在风沙中飒飒作响,仿佛在等待秋天的到来,成为大雁的栖息之所。此句描绘出一幅秋景图,寒芦在风沙中摇曳,声音飒飒,给人一种苍凉、孤寂之感。同时,“直待秋来雁作家” 又赋予了芦花一种期待和希望,大雁的到来会为这片秋景增添一份生机。
“夜擘饥翎搏未起,一汀撩乱雪飞花。” 夜晚,大雁展开饥饿的翅膀准备飞翔却又未飞起,整个水边的芦苇丛被搅得如同雪花飞舞一般混乱。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芦花与大雁的互动场景。大雁的动作和芦花的动态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一汀撩乱雪飞花” 的描写,将芦花比作雪花,生动地表现了芦花在风中飞舞的美丽景象。
江西道院集戏赠江干芦花
宋-杨万里
避世水云国,卜邻鸥鹭家。
风前挥玉尘,霜後幻杨花。
骨相缘诗瘦,秋声诉月华。
欲招卢处士,归共老生涯。
“避世水云国,卜邻鸥鹭家。” 诗人将芦花所处的环境描绘成一个避世的水云之国,与鸥鹭为邻。此句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仿佛芦花生长在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水云之国给人以空灵、澄澈之感,而鸥鹭则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灵动。
“风前挥玉尘,霜后幻杨花。” 风吹过,芦花如玉尘般飞舞;霜落后,芦花又似杨花般轻盈。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芦花比作玉尘和杨花,生动地描绘了芦花在不同状态下的美丽。风前的芦花轻盈飘逸,霜后的芦花洁白如雪,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骨相缘诗瘦,秋声诉月华。” 芦花的骨相仿佛是因为诗歌而变得清瘦,秋声则向月华诉说着什么。此句将芦花与诗、秋声、月华联系在一起,赋予了芦花一种诗意和情感。芦花的清瘦之态与诗人的诗思相映成趣,秋声与月华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欲招卢处士,归共老生涯。” 诗人想要邀请卢处士,一起归来,在这芦花之畔共度余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芦花所代表的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隐的渴望。卢处士作为隐士的代表,与芦花的意境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芦花
明-李孙宸
秋风绿水漾明霞,瑟瑟菰芦两岸花。
带雨沈波人不到,钓船深处夕阳斜。
“秋风绿水漾明霞,瑟瑟菰芦两岸花。” 秋风轻拂,碧绿的水面荡漾着明亮的霞光,两岸的菰芦在风中瑟瑟作响,芦花盛开。此句描绘出一幅秋日水乡的美丽画卷。秋风、绿水、明霞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而瑟瑟的菰芦和两岸的芦花则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生机与柔美。
“带雨沈波人不到,钓船深处夕阳斜。” 雨中的芦花低垂在水面,人迹罕至,只有在钓船深处,夕阳斜照。这句进一步深化了秋日的宁静与孤寂。带雨的芦花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更加显得清新脱俗。人不到的场景突出了这片自然之地的宁静与清幽,而钓船深处的夕阳斜照则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忆王孙·芦花雁阵图
清-吴湖帆
洞庭木落水边秋。院宇谁家不记愁。
雁阵惊寒字字休。
下汀州。赢得芦花白尽头。
“洞庭木落水边秋。院宇谁家不记愁。” 描绘了洞庭湖畔树木凋零,湖水边尽显秋色的景象。同时,“院宇谁家不记愁” 一句,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仿佛在这秋色之中,不知谁家的庭院也沉浸在忧愁之中。此句为整首词奠定了一种清冷、忧伤的基调。
“雁阵惊寒字字休。下汀州。” 大雁的阵列在寒冷中飞过,队形宛如一个个文字,却又在瞬间消失。它们飞下汀州,给画面带来了动态感。雁阵的出现,既点明了季节,又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萧索之感。同时,“惊寒” 二字也暗示了环境的寒冷和大雁的艰难处境。
“赢得芦花白尽头。” 最后一句将视角聚焦在芦花上,芦花在秋天的尽头洁白如雪。芦花的白色与秋天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一种凄美之感。同时,“赢得” 二字也赋予了芦花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仿佛在这寒冷的秋天,芦花是唯一的胜利者。
芦花
清-汪俊
尔本无情者,缘何亦白头。
丹枫同瑟瑟,野水并悠悠。
霜冷下宵雁,月明来钓舟。
相逢秋雪里,老我不胜愁。
“尔本无情者,缘何亦白头。” 诗人以疑问开篇,将芦花视为无情之物,却又疑惑它为何也会白头。此句赋予芦花一种神秘的色彩,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白头” 一词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丹枫同瑟瑟,野水并悠悠。” 丹枫与芦花一同在秋风中瑟瑟作响,野水悠悠流淌。这里通过丹枫与芦花的对比,突出了芦花的柔弱与丹枫的艳丽。瑟瑟的丹枫和悠悠的野水,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的自然画卷,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
“霜冷下宵雁,月明来钓舟。” 霜冷的夜晚,大雁飞过;明月之下,钓舟驶来。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寒冷与宁静。霜冷、宵雁、月明、钓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清冷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惆怅。
“相逢秋雪里,老我不胜愁。” 在秋雪之中相逢,诗人感慨自己已年老,不胜忧愁。最后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秋雪的出现更加增添了诗歌的凄凉之感。诗人在秋雪中与芦花相逢,感叹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心中充满了忧愁。
蝶恋花(其一)芦花
清-陆蓉佩
一缕秋魂纤欲化。似有疑无,却在斜阳外。
漂泊天涯何处著。思量悔把枝头舍。
野岸孤村天半夜。开处凄凉,零落人谁话。
欲舞徘徊还自罢。依依一种情难画。
“一缕秋魂纤欲化。似有疑无,却在斜阳外。” 开篇以 “秋魂” 形容芦花,赋予芦花一种空灵、缥缈的气质。芦花如一缕纤细的秋之灵魂,似有若无,在斜阳之外若隐若现。此句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秋日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中。
“漂泊天涯何处著。思量悔把枝头舍。” 芦花漂泊天涯,不知何处可以停留。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芦花漂泊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自身漂泊人生的思考。“思量悔把枝头舍” 一句,更是将芦花的无奈与悔恨表现得淋漓尽致。
“野岸孤村天半夜。开处凄凉,零落人谁话。” 在野岸孤村的半夜,芦花绽放,却充满了凄凉之感。此时的芦花零落无人诉说,更加凸显了它的孤独与寂寞。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凄凉氛围,让人感受到芦花在孤独中的无奈与哀伤。
“欲舞徘徊还自罢。依依一种情难画。” 芦花想要飞舞,却又徘徊不前,最终还是放弃了。它那依依的姿态,蕴含着一种难以描绘的情感。这里通过对芦花欲舞又止的描写,表现了芦花的矛盾心理,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芦花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木兰花慢·芦花
清-黄人
一般开与落,渔娃以外谁看?
正响遍西风,千帆明灭,不是春幡。伊人欲呼何处?
有小舟、撑出水天间。
白露横江无际,一绳雁影初还。
色香难著遣浪萍,风絮兴都阑。
似快雪时晴,珠宫贝阙,加倍清寒。
蓬窗篝灯拥被,尽白头、幽梦恋湖山。
四面青枫红蓼,绚成秋色斓斑。
“一般开与落,渔娃以外谁看?正响遍西风,千帆明灭,不是春幡。” 芦花的开放与凋零,似乎除了渔娃之外无人关注。西风中,声响传遍,千帆在视线中明灭,这绝不是春天的旗帜。此句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芦花的无人问津与千帆的动态形成对比,突出了芦花的落寞。
“伊人欲呼何处?有小舟、撑出水天间。白露横江无际,一绳雁影初还。” 诗人发出疑问,心中的那个人在何处呼唤呢?此时,有小舟从水天之间撑出。白露横江,无边无际,一行雁影刚刚归来。这里画面感十足,水天之间的小舟和归来的雁影,为芦花的背景增添了一份灵动与诗意。
“色香难著遣浪萍,风絮兴都阑。似快雪时晴,珠宫贝阙,加倍清寒。” 芦花没有鲜艳的颜色和浓郁的香气,如同漂流的浮萍,风絮的兴致也已消散。它似雪后初晴,珠宫贝阙一般,加倍地清寒。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芦花的特点,它的淡雅与清寒,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蓬窗篝灯拥被,尽白头、幽梦恋湖山。四面青枫红蓼,绚成秋色斓斑。” 在蓬窗下,点着篝火,拥着被子,诗人在白头之时,幽梦之中依然眷恋着湖山。四周的青枫红蓼,交织成绚烂的秋色。此句将诗人的情感与周围的景色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湖山秋色的热爱和眷恋。
南浦·芦花,和夫子
清-张绉英
秋意酿寒汀,正萧萧、响到连番凄切。
一片白云深,波心冷、洗出亭亭清洁。
浔江客去,琵琶声断愁时节。
一幅轻帆斜卷处,洒出漫天晴雪。
应怜鬓影摧残,感韶华、好与愁人共说。
清影覆横塘,西风紧、吹动澄波千尺。
归鸿嘹唳,一声叫彻长天阔。
望断伊人何处也,凄绝一闺霜月。
“秋意酿寒汀,正萧萧、响到连番凄切。” 开篇便营造出浓郁的秋意氛围,寒冷的水滨弥漫着秋天的气息,芦花萧萧作响,声音连续而凄切。这不仅描绘了芦花所处的环境,也奠定了整首词忧伤的基调。
“一片白云深,波心冷、洗出亭亭清洁。” 芦花如同白云般洁白,在深沉的天空下,水波清冷,映衬出芦花亭亭玉立的清洁之姿。这里通过白云、冷波与芦花的相互映衬,展现出芦花的高洁与纯净。
“浔江客去,琵琶声断愁时节。” 联想到浔阳江头客人离去,琵琶声断的忧愁时节。此句引入了历史典故,增添了词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愁绪。
“一幅轻帆斜卷处,洒出漫天晴雪。” 一幅轻帆斜卷而过,芦花如漫天晴雪般洒落。这一画面生动而美丽,将芦花的轻盈与洁白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应怜鬓影摧残,感韶华、好与愁人共说。” 令人怜惜的是,岁月摧残了鬓发,感慨韶华易逝,正好与忧愁的人共同诉说。这里将芦花与人生的感慨相结合,使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清影覆横塘,西风紧、吹动澄波千尺。” 芦花的清影覆盖在横塘之上,西风紧吹,吹动着千尺澄波。此句描绘了芦花在风中摇曳的动态之美,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归鸿嘹唳,一声叫彻长天阔。” 归鸿的叫声嘹亮,一声叫彻广阔的长天。归鸿的出现进一步烘托了秋天的寂寥和思念之情。
“望断伊人何处也,凄绝一闺霜月。” 望断天涯,不知心中的那个人在何处,闺房中只有凄冷的霜月相伴。结尾处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深眷恋和孤独之感。
齐天乐(其三)芦花
清-黄燮清
枝枝叶叶萧萧响,荒汀暮寒时候。
映水成云,迎风化雪,色相似空还有。萍踪浪走。
问飞渡烟潮,折来能否。
未了尘根,扫花留做美人帚。
蒹葭霜信渐老,看搓晴弄雨,摇漾千亩。
蛱蝶秋魂,琵琶夜泪,月满浔阳江口。相逢病柳。
算舞絮光阴,一般消瘦。送尽离船,雁归人去后。
“枝枝叶叶萧萧响,荒汀暮寒时候。” 开篇描绘出芦花在荒汀之上,于暮寒时分,枝叶萧萧作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映水成云,迎风化雪,色相似空还有。” 芦花映在水中如同云朵,在风中似雪飞舞,其颜色似空非空,给人一种空灵、缥缈的感觉。
“萍踪浪走。问飞渡烟潮,折来能否。未了尘根,扫花留做美人帚。” 将芦花比作萍踪浪迹之人,在烟潮中飞渡,不知能否被折下。又说芦花虽似空灵却仍有尘根,可做美人扫帚,增添了一份人间烟火气。
“蒹葭霜信渐老,看搓晴弄雨,摇漾千亩。” 随着霜信渐老,蒹葭(芦花)在晴雨之中摇曳,千亩芦花摇荡,画面壮观。
“蛱蝶秋魂,琵琶夜泪,月满浔阳江口。相逢病柳。算舞絮光阴,一般消瘦。” 引入蛱蝶秋魂、琵琶夜泪、浔阳江口等意象,与芦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凄美、忧伤的氛围。芦花与病柳相逢,如同舞絮的光阴,都显得消瘦,进一步强化了哀愁之感。
“送尽离船,雁归人去后。” 最后以芦花送尽离船,雁归人去作结,留下无尽的惆怅与思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