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伟人仍然不顾自己的身体,日夜操劳着国事。这天在他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封来自戴季英的信。戴季英在此前已经是二十多年的老革命,此刻已经是身居高位。伟人特意抽出空闲读了戴季英的来信,但是在读完这封信之后,让一向稳重的伟人十分生气,大声说道我们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干部!在这次来信短短一年之后,根据伟人的指示将戴季英开除出党籍以及所有的公职。并且明确表示永不录用此人。后来戴季英就迅速消失在公众视野之中,为什么伟人坚持要将此人开除呢?仅仅是因为戴季英写给他的一封来信么?那信中究竟有什么内容呢?而他此前作为河南省开封市的一把手,由此可见戴季英在二十多年革命生涯中所取得的功绩是不容忽视的,那他到底又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在这生涯之中又塑造了他怎样的性格呢?
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可以点点关注,这样既可以翻看往期的视频,也不会错过以后的精彩内容,您的点赞以及关注就是我们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了。
思想进步的战士
戴季英出生在一九零六年的湖北红安,父母是典型的旧时代佃农。出生在旧时代这样的家庭之中,他需要从小就承担起生活的压力,读书一类的事情根本不敢想象。所以戴季英从六岁起就开始在地主家打工挣钱,赚取微薄的收入。
但是他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局而发生改变。在一九一二年以前,各地虽然仍然归属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但是控制力却不断减弱。而在社会上一群年轻人正在酝酿着革命,他们渴望建立起全新的进步国度。这就让社会各类矛盾非常尖锐,而各种各样的进步思想逐渐传播到大街小巷。
戴季英
戴季英因此或多或少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革命的高潮,尤其是在两湖地区。身心日渐成熟的戴季英开始主动尝试接触革命思想,并且投入到革命运动中。
其实在一开始,由于年龄以及思想的限制,他就从事帮助革命党人的一些活动,比如将自己家本就稀缺的口粮送给他们,而且利用自己年龄小的优势躲避敌人的搜查,帮助他们去传送一些情报。虽然只是一些小的外围工作,但是在那个贫乏的年代,戴季英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辛亥革命
也正是这样的缘故,让戴季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让他毅然决然踏上了革命的旅程,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这个机会源于陈独秀等人期望建立一个全新的青年组织。他们希望这个青年组织能够成为革命事业的主备力量,为将来的新中国建设打下基础。
陈独秀等人的想法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十分匮乏。这个青年组织最初希望找到同时具备两种条件的青年才俊。一是具备坚定的革命动机;二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陈独秀
在当时能够寻觅到同时具备这两种条件的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一计划执行的过程中,便放松了要求。只要是能够坚定拥护革命,那就能够加入到这一青年组织之中。而年轻的戴季英就是因为这样,有幸加入到青年组织之中。而这一青年组织就是后来的共青团。这也是戴季英正式走上革命旅程的第一步。
戴季英在加入之后,思想上逐渐摆脱了旧时代农民思想的束缚,开始接触先进的进步思想。所以在思想上进步非常明显,除此之外他非常具有组织才能。这一才能很快就展现出来。仅仅一年的时间,戴季英就成功加入到我党之中。
北伐战争
在当时大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全国上下革命形势出现大好局势。但是在戴季英加入我党的同年,蒋介石等人突然背叛大革命,开始疯狂逮捕我党以及进步人士。一时之间,无数的革命志士牺牲在蒋介石的屠刀之下。所以在当时我党工作只能转入地下,长期蛰伏。
戴季英所在的黄安地区,也受到了国民党的大肆打压。许多革命党人面临这样的大变,不同的人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有些意志薄弱的人面临敌人的威逼利诱,吓破了胆,成为了叛徒或者脱离组织;而有些人,却始终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和国民党作战到底。
蒋介石
而戴季英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斗争环境下,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他没有被国民党的残酷手段所震慑住,而是顶住压力带着革命群众继续战斗。这就让黄安地区拥有良好的革命基础,为后来的武装起义奠定了基础。
国民党的残酷手段很快就遭到了激烈反抗,这也让我党认识到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所以在各地组织起反抗的革命队伍,在当时的中国,这些革命先辈们根据苏联起义成功的经验,认为必须要夺取大城市才能保证起义成功。这两个人也成为了组织和领导起义的武器。
黄麻起义
戴季英所在的黄安县城牢牢掌握在国民党军队手中,所以组织上针对黄安以及麻城两地在之前就拥有良好的革命基础,决定就在这两个地区发动起义,占领黄安县城。并且任命一直表现优异的戴季英为起义总指挥之一。
在二七年的冬天,戴季英等人率领着将近三万人进入黄安县城战斗,面对这次起义,黄安县城的国民党军队完全没有防备。所以这次起义在初期进行得非常顺利,驻守在县城的警备队被起义军全部歼灭,并且很快就控制了全城。
国民党军队
但是在后来,国民党军队派出了大量的士兵进行了反扑。面对几倍之多的敌人,起义军没有丝毫畏惧并且和他们展开了激烈搏斗。最终由于寡不敌众,只能够退出黄安县城,在附近地区开展游击战斗。
虽然这次起义最终受挫,但是总体上来说取得了胜利。戴季英虽然加入到革命队伍中仅仅只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在这两年时间中对革命表现出坚定的意志,而且能够积极宣传革命工作,组织农民参加起义。在这次黄麻起义之中,他再次立下大功。最终组织上根据他的表现决定让他担任红七军的党委委员。
革命根据地
戴季英因此成为了在黄安地区革命事业中的重要干部。在各地起义结束之后,组织意识到在城市中敌人的强大,便及时调整策略开始建设根据地,继续和敌人开展游击战争。而戴季英就接受组织的指示,继续从事革命宣传工作。
戴季英的努力和坚定的信仰得到了组织的重视,虽然在此前一直进行的宣传工作。但是鉴于他在之前的革命活动以及黄麻起义中所展现出的杰出才干,为了能够让他能够继续发掘组织和领导作战能力,为日后的斗争做好准备,所以组织上将他的职务做出更近一步的调整,开始直接指挥军事作战。
反围剿战斗 屡立大功
红军在调整方向之后,开始在偏远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国民党军队的爪牙无法伸到这里,这就让红军力量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地的革命力量不断壮大。而蒋介石自然注意到了不断壮大的这股力量,为了除掉心头之患,便调集大军开始对革命根据地展开“围剿”。
蒋介石虽然派出了大量军队,但是却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红军发起了“反围剿”战斗,多次巧妙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在三一年七月,顽固的老蒋并没有就此罢休,再次派出三十万大军发动围剿。而红军力量发展迅速的鄂豫皖地区就是老蒋此次行动的目标之一。
反围剿战争
而此刻戴季英就在这一地区,这次战斗也是他第一次参加的大型作战。国民党这次进攻结合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准备集中兵力稳中求进。但是红军结合前两次的成功经验,制定出一套专门针对蒋介石军队的作战方案,再加上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团结,所以很快就击溃了蒋介石的军队。
戴季英由于在二十五军中任职,所以也直接参加了这次战斗。这一时期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军事指挥和战斗的磨合以及成长期。他通过这段时期的成长,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军事将领。其中著名的郭家河战斗以及潘家河战斗的最后胜利都离不开戴季英的指挥。
郭家河战斗
在郭家河战斗中,戴季英丝毫不畏惧敌人的强大,趁敌人休整之际秘密急行军三十公里对敌人发起攻击,他们的到来让敌人完全没有料到,慌乱之中只能暂避锋芒。最终国民党军队不敌戴季英,全军溃散。这一战红军直接吃掉了国民党军队的两个团,并且俘虏了将近二千多人。
而在随后的潘家河战斗中,戴季英带着战士们再次立下大功,成功击退敌人的强势进攻,此举打乱了敌人想要围而歼之的计划。正是在戴季英的带领下这支队伍胜利消息不断,而这支军队的战士数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甚至超过了在根据地期间的数量。
蒋介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很快再次调出大军继续对红军发动围剿。在这次大战中,红军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无数的战士在这次大战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并且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围堵,组织上决定暂时放弃原先的革命根据地,主力部队进行战略大转移。
红二十五军
戴季英在艰苦的条件下,并没有任何动摇,而是根据组织的安排立刻带着红二十五军转移,开始更加艰苦的长征旅程。在戴季英顺利抵达陕西洛南地区后,看到当地国民党力量非常薄弱,并没有严格控制着这个地区;除此之外,这里的人民饱受地主的摧残,生活条件困苦不堪。
于是戴季英决定利用这样的机会,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所以他决定带着战士们在这里重新建设革命根据地。而这本来就是戴季英的强项,很快一块根据地就建设起来,不久之后这块根据地就发展壮大起来。
长征
戴季英在这块根据地建立之后,就集中全部精力建设。一方面,他发动各种运动来保障当地贫苦百姓的生活,推翻了国民党以及地主在此之前对这里的控制以及对农民的压迫。这一系列的举措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坚决拥护,很快在当地的军民开始团结起来,并且为后来的斗争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蒋介石依旧顽固继续围剿红军,并且出动了将近十个团的士兵对戴季英创建的根据地发起了进攻。此时的戴季英早已就褪去了之前的青涩,成为了战斗经验丰富的大将。他结合当地地形优势加上稳固的群众基础,发起了“反围剿”斗争。最终不仅成功守住了根据地,而且还让国民党军队铩羽而归。
错误频繁 勒令撤职
戴季英在和敌人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之中,戴季英却也因此犯下了许多错误。而多年的战场生活让他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和死不认错的恶习。其中最严重的两次错误让很多革命志士丧失了生命。
在当时的反围剿战斗中,以博古为代表许多人认为红军内部一定有蒋介石的特工,需要及时甄别出来并且消除影响。所以便在红军中发起了这一行动,而固执的戴季英在这期间错误地揪出了许多革命志士,他认为这些人就是他们口中所说的蒋介石的特工。最终这些人都死在了他的固执之中。
遵义会议
戴季英不分青红皂白,多次在这一时期犯下了错误。许多革命志士的宝贵生命就这样丢失。后来在遵义会议之后,组织上对于戴季英等人曾经犯下的错误专门成立了特别小组进行调查。这件事情伟人非常重视,要求一定要彻查此事。
特别小组在经过仔细调查之后,发现戴季英确实犯下了许多错误吗,而且证据十分确凿。在确认了这件事情之后,伟人对戴季英犯下的错误进行了严厉批评。但是戴季英却对这样的批评,根本不肯接受,他始终坚持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错误。
这样的态度以及对自己曾经的错误不承认的方式,引起了许多同志的不满。一向温和的周总理在看到戴季英的态度后,一度让他感到愤怒。他严厉地批评了戴季英,希望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戴季英承认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且表示愿意承担后果。
戴季英
在这件事情之后,为了彻底消除这件事情造成的恶劣后果,组织上经过商量决定撤去戴季英的一切职务,成为一名普通的战士。随着抗日战争在三七年全面爆发,全民族开始抵抗日寇。而出于戴季英在之前的军事指挥能力,组织上决定让他重新出任新四军中的第四支队的二把手,希望他能够继续为革命事业努力。
在之后的艰苦战斗中,戴季英带着第四支队和日寇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并且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战果。在抗战后期,日军实际上已经消耗完所有气力,最终决定临死反扑,发起了所谓的“一号作战”计划。这给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抗日战争
他们在日军的炮火下逐渐丧失了大片领土,许多地区都成为了敌占区。八路军为了应对日寇发起的作战攻势,决定让戴季英和王树声成为搭档,深入河南地区敌后,开展在敌后战场上的攻势。
戴季英他们不久之后,就在这里建设了抗日根据地,并且不断打击已经精疲力竭的日寇。很快全体军民就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但不久之后,短暂的和平局面就被蒋介石打破,他派出大军开始大肆进攻解放区。
周总理
而正在河南地区的戴季英和王树声,为了延缓老蒋军队的进攻速度,死死扼守住中原地区。为其他解放区应对蒋介石的军队进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即便蒋介石派出三十万大军,也没有拿下戴季英指挥的六万名战士。而戴季英在这一时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周总理等人的高度认可。
居功自傲 伸手要官
可以说戴季英是随着革命以及红军一路成长,最终在他们这样无数的革命之志士的努力下造就了新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开始步入和平时代,进入了建设大好河山的时期。许多将领也积极投身到新的事业之中,纷纷开始转型。而戴季英因为本身从事宣传教育工作,拥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所以他很快就在长期奋斗的河南开封担任一把手的职务。
这一职务再次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在上任之后,他就抱着居功自傲的心态,对工作非常散漫,并且总是无缘无故斥责青年干部们。而后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出乎意料,他认为自己为了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无数贡献,按理应该得到更高的职务。
新中国成立
但是戴季英认为许多同事并没有他的功劳多,但反而职务却要比他要高出许多,心生不满。后来许多青年干部甚至也超过了他的职务,内心的不平衡更加让戴季英不满。这些不满逐渐在他对待工作以及同事的态度上展现出来。
戴季英的这种作风很快就让其他同事不舒服,甚至不想和他一起参加工作。所以在私底下许多同志都反映了这一情况,这一情况很快组织上获悉。为了能够让戴季英重新端正自己的态度,所以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鉴于戴季英所作出的贡献,并没有进行任何惩罚。
伟人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但是戴季英并没有接受组织上对他的批评。而是和当年一般,拒绝承认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认为这一切都是同事之间的无事生非。河南组织对他的批评让他进一步心理失衡,他认为自己劳苦功高,怎么能够因为同事的一些反映就随意批评自己呢?
戴季英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给伟人写下了一封“告状”加“要官”信。他在信中将自己描述为劳苦功高的形象,认为自己参加革命二十多年,不论在斗争经验上还是革命忠诚度上,都是最好的人选。同事们对他的指责是无中生有,核心意思就是不满现在的职务以及同事,他希望能够担任更高的职务以免屈才。
伟人并不是只有一次收到戴季英这样的信,他知道戴季英作为老革命,心中是十分希望继续为新中国做出巨大努力和贡献的。但是也十分清楚戴季英在新中国成立后确实自身存在着作风问题。所以多次回信希望他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改正,这样组织上才能将他放在更加重要的职位上。
戴季英
但是戴季英却对伟人这样的回复表示不满,他无法理解伟人的良苦用心。所以在几次书信之后,戴季英依旧不改自己的作风,甚至和以前相比更加恶劣。这就让他和同事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无法调和。与此同时,他还不忘积极写信给伟人表示自己调动岗位的决心。
其实伟人对这种作风是非常反感的,他认为干部就是要将全身心放在穷苦百姓身上, 而不是自身的利益得失之上。这样的心态一定不能够成为真正的好的干部。早就在延安时期伟人就对这种作风做出了严厉批评,所以一开始伟人希望戴季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审视自己。
但是戴季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反而更加放纵自己。所以在第二年中,根据组织的指示免去了他的一切职务,并且开除了党籍的决定。之后他就消失在公众视野之中,直到八四年恢复了对他的待遇,让他能够安度晚年。九七年戴季英因病去世。
虽然戴季英曾经犯过许多错误,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他曾经为了新中国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他因为自己的固执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化,成为一个真正为民服务好同志,这也是成为他被免去职务的根本原因。
图文无感可观看视频:小小年纪开始投入革命,屡立大功却居功自傲,错误频繁被勒令撤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