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词叫文人风骨,看起来“百无一用”的读书人,总能够以另类的方式发挥惊人的作用。
以文字为武器或针砭时弊,或直抒胸臆,或借古喻今陈述利害得失,或秉笔直言刻画民生现状。如唐诗抒情、宋词言志、元曲写实,如用小说人物的境遇告诉世人一些道理,等等。
在元朝郁郁不得志的施耐庵,就以一部《水浒传》重新搭建了另一种酣畅淋漓的生活方式,借用一段几百年前的起义故事,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对压迫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现状的绝望与痛恨,依托梁山英雄们一一呈现在阅读者眼前。
施耐庵常常借用笔下好汉的言行与得失,来展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如李俊的海外称王,如武松的扭转历史局势……不要怀疑,这恐怕才应该是施耐庵给武松最高光的安排,不是了结景阳冈上的老虎,不是与西门庆、蒋门神等的快意恩仇,而是对辽一战完成擒杀。
施耐庵的小小心思
武松应该是施耐庵特别偏爱的笔下人物,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所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称得上英雄作为。所以,他的结局是草莽到智者的升华,而施耐庵给他安排的战绩中,也藏了一个扭转历史的美好梦想——斩杀了辽国大将耶律得重。这位辽国大将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是辽国皇帝的兄弟。
《水浒传》里对宋辽战争有一番非常精彩和玄幻的描写,有一众将领武力值的比拼,有呼风唤雨者法力的较量,还有主角光环之上天的眷顾:在战斗进入焦灼期的时候,宋江在梦里得到仙家指点。在轮番好戏中,穿插一个武松斩杀御弟大王的功绩,看起来一点也不特殊。
但就是这个御弟大王之死,不仅将施耐庵对武松的偏爱表露无疑,更将他心中对北宋的“怒其不争”,和对辽国的不喜都表现了出来。
书中被武松斩杀的人叫耶律得重,据考证其原型是辽太祖的直系子孙,西辽的创立者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字重德。在金灭辽的战争中,由于天祚帝耶律延禧出逃,他先是拥立耶律淳建立北辽,后又自立为王建立西辽,以一己之力将耶律家的王朝史在中亚地区延续了近百年。由于耶律大石的个人能力实在突出,他的西辽帝国不仅称霸中亚,威名甚至传到了欧洲。
与强悍的西辽相比,同样被金国所灭的北宋,却只有康王赵构守着半壁江山偏安一隅。两相对比之下,衬得赵家天子和赵家皇朝更加软弱无能,心中的愤懑无处排解,施耐庵只得借小说中的世界稍作弥补。
武松为什么被偏爱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可以说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坑蒙拐骗、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等等,对于这些江湖人士来说都算平常事。但作为施耐庵笔下的“勇敢反抗者”,反映的都是当时的黑暗现实,每一个人物的过错也都是拜杂乱的社会环境所赐。
但作者总有些美好的品质和向往想要保留,于是武松就成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载形象。武松从出场开始就是个幸运儿,染了疟疾烤火的当口,被来人一个失误惊出一身汗,然后“疟疾好了”。而发火想去揍的家伙,就是自己准备病愈去拜访的及时雨宋公明。
两人相认后聊天的内容,又透露出更多幸运:醉后失手伤了人,自以为打死了对方,只得出逃投奔柴进,结果一年后获悉那人被救活了。没有了官司在身,就准备去找宋江,不巧又染了疟疾。可巧就巧在一场官司乌龙,外加一场疟疾,让他和宋江意外相遇了。
这一番谈话中,也交代了武松的性格:莽撞、好斗、豪爽、忠义。在之后的经历中,他因莽撞犯过错,因好斗被人算计过,也因豪爽结识了其他好汉,更因为忠义立下不少功绩。但武松其实还有一个品质,就是豁达,他也因豁达在断臂后看破世事,得以善终。
由这么一个幸运的英雄人物,完成小说中重建社会局势和形象的重任,更显得恰到好处:“那耶律得重急待要走,被武松一戒刀掠断马头,倒撞下马来。揪住头发,一刀取了首级。”写至此处,刀起刀落间,深埋于施耐庵心中的郁结也可以稍散吧。
耶律重德与耶律得重
《水浒传》中的耶律得重,虽然是以耶律重德为原型,但在施耐庵的艺术加工下,俨然已成了一个草包似的人物。
作为大辽国主派遣驻守蓟州的守将,在与宋江所率领的梁山好汉兵团遭遇时,完全不具备一个前沿阵地守将该有的军事素养。
在已失一州的态势面前,没有及时搜集对方讯息,反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战损失一子,再一战又失一子;守城时,先是驱赶百姓上城守护,眼见宋兵凶猛又急忙弃城逃跑;战时的管理也做得极其糟糕,居然让时迁、石秀混入城中,在夺城之战中完成点火助力。
耶律得重虽然背着御弟大王的身份光环,却是个十足十的军事门外汉,终于把“钱粮极广,米麦丰盈”的蓟州城,拱手让给了宋军。而被严重加工的原型耶律重德,却是个在北辽各方面不稳定情况下,依然多次战胜宋军的军事奇才。
相信施耐庵的心中,对耶律重德是十分不喜的,所以在自己的小说世界里,让一个军事奇才变成一无是处的草包王爷,再由一位代表正直忠义的英雄人物亲手斩杀,同时也斩断北辽军事压迫宋军,以及西辽称霸中亚的后续,让北宋在故事里成为最终的赢家。
因此,武松最大的成就不是武松打虎,擒杀这个身为辽国大将兼辽国皇帝兄弟的耶律得重才是武松一生中最大的成就。
虽然轻描淡写地交代远远比不上此前任何一次出手,甚至对于一位隐形重要人物的死亡也显得过于潦草,但让武松就这么悄悄地完成历史使命,不更加符合“深藏功与名”的文人风骨么?
这也正是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的原因,细细品读,读一遍就有多一遍的收获,虽然施耐庵不能回到过去扭转乾坤,却可以用书中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现实的黑暗彻底打破,重塑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属于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社会秩序。
参考资料:
《水浒传》
《辽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