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头村地处济南市长清区西南角,距离著名的大峰山景区仅四五里路。在房头村西北方,原野之上,有一道3米多高的土坝台绵延指向大海的方向。近旁,一块石碑上写着:齐长城起点。
按照村中流传的一种说法,房头村名称由来与齐长城有关。
春秋时期,孝里一带是齐鲁两国边界的西段,在大峰山与黄河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谷地平川。为抵御其他诸侯国由此袭扰,齐国在山野间修筑起非周圈封闭式城墙,并在沿线紧要处建营屯兵驻防。
如今,大峰山上仍有齐长城沿线规模最大屯兵营的遗迹,而且它是当年位于最西头的齐军驻防点。传说“房头”即由“防头”谐音转化而来,本来的意思是“地处防线之首”。
不过,关于村名来历更主流的传说故事是“五龙伐木”。据说,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之后欲大建皇宫,听说陶山之阴多有佳木,遂遣五条龙前去伐木。陶山位于房头村正南方向,直线距离不过七八里。所谓“佳木”,即生长在房头村西南白杨沟里的一种特有的白杨树。
五龙化作人形在山间伐木,一时饥饿难耐。村中有位老妇看到后,便为他们送上吃喝。五龙完成伐木任务后返京之际,嘱咐老妇坐上房顶。原来,五龙为运输木材要兴风作浪,大水殃及村庄的上百间房屋,老妇之屋仅余房头。此后,村子更名“房头”,而白杨沟里的大白杨也只存留在人们口口相传的记忆里了。
值得一提的是,陶山位于长清、肥城、平阴三个区县交界处。春秋时期,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归隐,自号陶朱公。根据《肥城县志》记载,范蠡“三徙而隐於此山,故名陶山”。而在房头村白杨峪附近,有香泉汇成深潭,常年有水。村民们说,西施姑娘与范蠡曾越陶山至此,因见泉水甚碧,多次就泉洗漱浣纱。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