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8年的时候,赫鲁晓夫秘密来到了中国,在人们的印象中,这可能是一次加深中苏两端科学技术交流的一次秘密会议。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中苏两国决裂的开始。在当时的中苏两国的交流十分频繁,但是随着1958年赫鲁晓夫的访华,这一切都结束了。在当时最为人们所称赞的是我国的核武器的研发,苏联国家撤走了所有的资料和专家,结束了对于中国的帮助,中国人通过自己手中的算盘,算出来了自己的原子弹。当时所结束的还有中国核潜艇的研发。虽然我们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也拥有了核潜艇,但是这其中有许多的艰辛是不为人们所知道的。为核潜艇的研发作出重要贡献的除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以外,还有一位元勋—彭士禄。让我们一同来走进彭士禄的人生。
视频链接:英雄遗孤彭湃之子,4岁失双亲8岁入狱,两次被通缉的核潜艇之父。
童年的阴影
彭士禄,1925年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他是中国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的小儿子。彭士禄从三岁开始的时候就一直在逃命,由于当时年幼,他甚至不太记得父母的长相。在彭士禄出生的那段岁月当中,中国的革命进行得十分艰难,彭士禄的母亲名叫蔡素萍,她在1928年的时候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
彭湃是我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国农民运动的领袖。彭湃在早年时期曾经到日本求学,在此期间曾经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
▲ 彭湃
回国后,他具体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十分同情当地的农民,开始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在1922年的时候,彭湃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疾苦,组织并开展农民运动。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革命烈士瞿秋白评价他为“中国农民运动第一个战士”。
1924年4月,彭湃到广州领导农民运动,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彭湃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到达广宁,领导开展广宁农民反对地主武装的斗争。彭湃还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
▲ 彭湃与他的两个儿子
他为中国农民进行武装斗争提供了方向,是中国红色革命的一盏明灯。1929年8月,彭湃因为叛徒出卖被捕,被关在了上海的监狱中,在监狱中,他宁死不屈,英勇斗争,面对死亡的威胁,毫不退缩。
他说道:“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要为共产主义的事业奋斗到底。”在1929年8月30日,彭湃与其他四人高歌《国际歌》,呼喊“打倒帝国主义!中国红军万岁!”最终英勇就义,年仅33岁。在彭湃去世之后,周总理找到了他的遗孤—彭士禄。
▲ 童年时期的彭士禄
彭士禄的童年很是悲惨,彭士禄的母亲蔡素萍被捕的那一天,将三岁的彭士禄送到了一户农民家中,但是敌人仍然想赶尽杀绝要搜出彭士禄一家全部进行杀掉。农民知道彭士禄不太安全,于是就带到了自己的亲戚家中进行抚养。然而消息泄露得很快,敌人很快就找到了彭士禄的踪迹,不过这时的彭士禄已经被送走了。
大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彭士禄送到另一家进行躲避,在逃难的两年当中,彭士禄陆续在20多户农户家生活过。彭士禄的最后一个逃难地是澳门,他在那里的生活仍然是提心吊胆的,直到他稍微长大一些。
到了1933年的时候,那时的彭士禄已经八岁了,他正在院中进行玩耍。一些拿着枪的特务找上门来,随后他们将彭士禄关进了监狱。国民党还发布通告称彭湃的儿子已经被抓到了。
▲ 彭士禄
彭士禄在监狱当中的日子过得很艰辛,他每天吃的食物都是发霉且变质的。在阴暗潮湿的牢房当中生活,使得他的身上长满了疮斑。牢房也是蟑螂老鼠的重要活动场所,到了半夜还爬到了人们的身上。在监狱中彭士禄经常营养不良,瘦骨嶙峋,几乎都要饿死了。好在监狱当中有一些好心人会将自己的粮食节省下来,救活了彭士禄,才没有让他在监狱当中饿死。
彭士禄八岁的时候被关进了监狱当中,在他十一岁的时候祖母用金钱将他赎了出来。在监狱当中的三年,他懂得了很多事情,也知道了自己父母牺牲的消息,这一切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打击太大,所以使得他更为成熟一些。
▲ 彭士禄
1940年的时候周恩来将15岁的彭士禄接到了延安进行生活,那时候的他虽然只是一个孩子,但是他的心智要比其他人孩子更为成熟一些,悲惨的童年的生活及遭遇让他很少说话,也不与同龄人一起进行玩耍。
1948年12月彭士禄被组织安排到了哈尔滨大学化工系进行学习,1951年的时候品学兼优的彭士禄被派往苏联进行留学,当时的他主要是学习化工机械。他在这里的学习十分的刻苦,他知道这次机会是来之不易的,是国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换取来的一些宝贵的名额,所以他每天只睡五到六个小时,醒来之后就开始进行学习。
▲ 彭士禄到苏联进行学习
1956陈赓大将来到苏联进行访问,他将一些留学生召集到了大使馆进行交流谈话。陈赓大将对彭士禄表示国家已经决定在这一批留学生中挑选一些人改学原子核能动力专业,后来询问彭士禄是否有这样的意愿。
当时国内进行着抗美援朝运动,美国人的原子弹对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彭士禄心中有一团火,语气坚定地答应了陈赓将军。就这样,他与核动力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引领核电进入历史性跨越
彭士禄在苏联学习了七年,1958年的6月,他学成回国。他回国之后就被拉到了戈壁滩投入到原子能的研究工作。也正是在这一年,中苏关系破裂,原本与苏联进行的核潜艇合作也被迫终止了。美国所发明出来的鹦鹉罗号核潜艇也引起了全球所有国家的忌惮,美国的核潜艇功能较为齐全,科学技术手段先进,并且那个核潜艇的续航能力很强大,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
▲ 彭士禄伏案工作
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我国自然也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进行核潜艇的研究。可是在苏联专家撤走之后,我们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无图纸资料,二无权威专家,三无外来援助。只有两张模糊不清的图片仅供参考。当时的情况就是没有人真正地见过核潜艇的样子。面对国内和国际的情况核潜艇又不能不研发。所有一切压力就来到了研发人员身上。
彭士禄投入到核潜艇的研制当中,他在这个项目当中担任的是副主任,虽然职位不高,但是任务繁重,他几乎负责了整个项目的大小事宜。当时的这个项目还没有任命主任,钱三强也全身心地扑在原子弹的研制上。
可以说就是由彭士禄主要来负责核潜艇的研制,不过考虑到他刚从苏联回来,暂时先让他担任了一个副主任来进行核潜艇的研制。核潜艇的研制谈何容易,对于我们来说是闭门造车。正当一切毫无头绪的时候,美国的一个玩具模型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 工作中的第一艘核潜艇建设者
美国在造出核潜艇之后,按照核潜艇的内部结构推出了一系列的玩具模型,非常的逼真。而这些玩具正好被我们的外交官人员看到了,于是买了一箱寄回国内。这些仿真的玩具就成了我们核潜艇的主要的研究对象及参考对象,我们的人员终于看到了核潜艇真正的内部结构。
不过这只是玩具,不能与真正的核潜艇相比较。他们后来再经过一比一的演算,认真地比对。彭士禄更是要亲自上阵,每一个数据都是要经过他仔细地核对与检查之后,他才能放心。在核潜艇的研制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许多富有争议的地方。
因为核潜艇的研究关系重大,不允许有一点小问题发生,所以他们争论的问题比较多且时间较长。而这些耗时长的争论严重影响了研制的进度,每当这个时候都是由彭士禄来进行拍板确定的,最终来终止这个争议的。
▲ 彭士禄与同事进行讨论
尖端的科学讲究的是精细且严谨,但彭士禄往往是大胆地在核潜艇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开发的前期,许多人对于核动力的了解几乎都是为零的。他们来自于不同的专业领域,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对于某个技术上的问题,大家也都各持己见。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是由彭士禄在旁边进行解决,他时常告诫一起工作的同事,结果不是争吵出来的,我们要进行的是摆事实,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通过实际实验得出结果进行论证。最后的结果由他进行签字,出现了问题由他负责。
在1970年的7月,出现了一些危险的情况。反应堆提升了功率,而功率的提升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这个情况下,大家对于反应堆的问题各有各的想法,又引来了相关的争论。彭士禄当机立断提出了满功率的想法。后来彭士禄通过演算证明了他的结论。
▲ 彭士禄早年照片
原来他的决策并不是有勇无谋,而是心中自有成见,是经过反复的思考得出来的结论。后来人们问他是怎么敢于去做出这样决定的,又是怎么敢于拍板的。他回应说,所有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用数据来说话,没有什么是比数据更有说服力的了。
据后来的人员回忆。在那个时候,基地的条件十分的艰苦,他们能做出来都是很不容易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满腔热血,还要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转化成知识。
由于当时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只会俄语不会英语。而那些外文的资料,大部分又都是以英文为主,所以大家便开始了英语的学习,每天早起,利用多余的时间进行单词的背诵。还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每天晚上要把当天背诵的内容进行复习。
▲ 彭士禄
他们就是这样边学英语边看各种专业的文献。经过了两年的努力,基本上过了英语阅读的障碍,之后摸清楚国外核电站的基本情况。
他们那个地方的交通还十分的不便利,吃住都是在工地上,阴暗潮湿,经常受到毒蛇蚊虫的侵害。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是非常的艰苦,很多时候都是吃着窝窝头在搞科研,有的时候甚至都要挖一些野菜和白菜根吃。
关于办公的工具,当时他们只有一台手摇的计算机,大部分情况都是利用拉计算尺打算盘,那么庞大的数据都是靠着这些工具没日没夜的算出来的。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通过边学习边实践逐渐掌握了核动力装备的原理和各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默默进行攻克,然后逐渐进入到了科学研究的前端。
1974年,赶在了八一建军节,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序列服役,编号401。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成功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万民欢庆。可就是在这时候,彭士禄却病倒了。
▲ 中国第一批核潜艇设计者
在医院进行检查后才发现,彭士禄得了急性胃穿孔。并且他的胃上有好几块胃穿孔后自愈的伤疤。所以,彭士禄并不是第一次发现胃穿孔,而他之前为了不耽误工作,硬生生地将这份疼痛忍受了过去。
在病床上的彭士禄却不以为然,他依旧在为核潜艇的成功研制而高兴。后来在医院做手术,将他的胃切除了四分之三,他都觉得这是好事,自己还活着,还能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在养了一个多月的伤后,彭士禄又参与到国家工程建设中去,参与了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设计。1983年2月,他又调任广东省成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设计总指挥。
▲ 彭士禄院士生前采访
对于他的这些巨大贡献,在他自己看来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在本分之内所进行的,就像是每个人完成自己的工作一样,他也是完成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不值一提。而彭士禄的不值一提却对我们国家的核电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的向前发展添砖加瓦。
彭士禄与妻子马淑英
彭士禄的女儿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到他的父亲在认识他的母亲马淑英以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性格方面则表现得更为开朗。彭士禄本人也表示是他的妻子用温柔深深地影响着他。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彭士禄的妻子马淑英。
彭士禄和妻子马淑英是在苏联留学期间所认识的。当时的马淑英是作为优秀的学生被保送到苏联进行学习的。1953年马淑英到了苏联,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向她传递消息表示会有一位名叫彭士禄的先生去接她。
▲ 彭士禄和妻子马淑英
在火车站相遇之后,彭士禄对眼前的这个姑娘一见钟情,可是当时的马淑英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觉得自己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孩,不敢高攀。之后,彭士禄对于马淑英展开追求,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两个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回国之后彭士禄与马淑英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
彭士禄一生都在为事业所奋斗,忽略了对于家庭的照顾,在女儿彭洁的印象当中,彭士禄只为他们做过一顿饭菜。那是在全家刚搬到武汉的时候。由于工作调动,全家跟随着他从广东搬到了武汉。
▲ 彭士禄和女儿彭洁
由于工作需要,彭士禄是提前单独来到武汉的,当他们一家人到达武汉后,彭士禄已经做好了一桌饭菜等待着他们。“是一大锅年糕汤。那个汤真的很好喝,那顿饭我们吃得很香,那是父亲唯一一次下厨做饭”彭洁回忆道。他的父亲告诉她做好一顿饭的秘诀在于用心,不要忽视每一个细节。越是细节的东西对于之后的结果越是重要。
“时代楷模”彭士禄
在彭士禄的病房中,始终挂着一顶海军军帽,帽子上绣着中国的核潜艇。在弥留之际的他靠着输液维持生命,却依然关心着我国的核动力事业的发展。
彭士禄虽然为英烈之后,但是他的一切行为都很低调,他从来没有背过“英烈之后”的包袱,他在介绍时都只称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
▲ 彭士禄在核潜艇前
对于明白和糊涂的关系,彭士禄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认为做一个明白的人谈何容易,这样的人你要有超前的意识,对于新的问题,要有新的见解和思路。
具体表述则是,对于工程技术来说要能够亲自计算出数据;对于工程的进度要能说出来某天办了某件事情;对于技术攻关,要能够亲自给出主意和建议。一个人糊涂则更难了,就像是对于晋升、奖金等来说都是越糊涂越好。
随着国家的不断改革发展,核电成为了国家所发展的重要事情。也正因为这个样子,彭士禄担任了秦山核电二期的董事长,他把核潜艇研究的经验与大亚湾的法国核电站的管理经验相结合,用在了秦山核电站的建设上面。
▲ 1989年秦山二期建设时期彭士禄(中)在现场
总结了经验教训。彭士禄一生淡泊名利,不计较自己的工资多少。他还把大房子让给别人自己住小一点的房子,他表示自己的内心是很满足的。
在2017年的时候,彭士禄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年度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除此之外还有100万元的钢笔。但是可惜的是,那时的彭士禄已经住在了医院当中,彭士禄的女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 彭士禄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证书
他经过思考,决定将这笔奖金捐给中核集团,用来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希望能为核电的发展再贡献一份力量。
2020年彭士禄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他当时就表示要继续捐献奖金。但很遗憾,颁发奖金的时候彭老已经不在了。
彭士禄的老年生活过得很简单,经常与之前一起共事的老朋友聊天逗乐。与张学亮在一起喝酒时,两个人还谈天说地,表示要成立一个赖皮协会。关于身后事,很多人都是避之不谈的,而彭老却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做好了打算。
在他的观点看法中,生老病死是人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既然无法逃避,不如坦然面对。因此他在自己清醒的时候对后事做了三点嘱托:一是不要有医学上的临终抢救。二是后事要简办,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三是把他和妻子的骨灰一起撒入大海。
▲ 彭士禄院士亲写
彭士禄的故事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发。首先,我们要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彭士禄在面对自己的亲人去世、甚至自己的生死时,总是坚强的面对,不逃避。第二,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彭老为了国家的发展隐姓埋名,奉献自己的青春,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深爱着国家和人民。第三,坚忍不拔。不管是多么恶劣的环境之下,彭士禄总是能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支撑过去。彭老的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彭士禄的一生只做一件事情,虽然只是个渺小的个体,但是却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了给人民做贡献,默默地牺牲自己。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秉持着这份信仰和干劲,坚强不息地耕耘,铺路。
▲ 时代楷模—彭士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才有了希望,才有了动力,才有了方向。他们那一代的人,正是祖国贫弱的时候,他们用双手创造出来了足以荫护万代的巨大财富。他们用自己坚挺的脊梁,带给了整个民族希望。
几十年前,他们为核电事业付出时间乃至生命。十几年后,中国大地上已经建立起来了一座座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核电站。一代又一代人努力艰辛汇聚成了现在的模样,让我们踏着前辈们的足迹踏步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