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这句话是许多人的座右铭,
而将它实践到底的恐怕只有那些旅行文学作家了。
在许知远眼中,刘子超是“这一代人中最杰出的游记作家”。
我们不止一次,被他笔下陌生的经验吸引。
在《午夜降临前抵达》里,他如伍迪·艾伦电影里的人物,在欧洲大陆游荡,和过去的人与事相遇;
《沿着季风的方向》的文字,仿佛带着东南亚闷热潮湿的风,伴着鲜活的故事闯入你的眼帘;
还有《失落的卫星》,书写这个地球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地区,我们却不约而同被那些人的喜怒哀乐牵动。
作家的旅行从未停止,他的书写仍在继续。
在重磅新书《血与蜜之地》中,我们将透过作家之眼,
一起穿越8个国家,23个城镇,
近距离观察流淌着鲜血与蜂蜜的巴尔干地区。
——这里,拥有不逊色其他文明的历史遗迹
在古罗马帝王戴克里先的宫殿,跟着作家穿梭其中,让自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想象过去的辉煌景象;
《冰与火之歌》取景地杜布罗夫尼克,”每一块砖石都浸染着宗教传说或历史掌故,故事中嵌套着故事,传说里嵌套着传说”。
——这里,催生了人类最极端的爱与恨
他们共同抵御过纳粹的入侵,但半个世纪后,却把枪口对准了自己人;
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却声称自己和对方说的是不同的语言,在心中筑起高墙。
——这里,许多人想逃离,许多人设法来到
克罗地亚人热烈拥抱欧洲的同时,六万多尼泊尔人来填补底层劳动的空缺;
洗钱的寡头,逃避兵役的男人,因制裁而失业的人……俄罗斯人挤满贝尔格莱德的公寓。
一位读者曾写道:好的旅行作品,是割裂世界的粘合剂。
对刘子超来说,“巴尔干似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更像一个形容词,充满伤痛、挣扎、求索和希冀的复杂含义。”
阅读巴尔干,也是回望我们身处的境遇。
人与人之间的裂痕,何时才能愈合?
我们和刘子超一样,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本期荐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