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畅游颐和园,柳亚子称慈禧“祸国殃民”,毛主席:也不尽然

分享至

1949年春天,北平城内的老百姓们都在谈论着一件事:颐和园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在那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毛主席不仅漫步于长廊之上,还与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进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当柳亚子提及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修颐和园一事,激动地称其"祸国殃民"时,毛主席却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说出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话。这番对话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智慧?毛主席为何会对慈禧的做法持有不同的看法?



一、中共中央首驻颐和园

1949年3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完成了对北平外围要地的控制。在此之前,为了确保颐和园的安全,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支快速部队于2月下旬就抵达了颐和园附近。这支部队的指挥员王明山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确保颐和园在接管过程中不受任何损坏。



当时,国民党军队在颐和园内设有重要据点。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把守着万寿山制高点,并在昆明湖沿岸布设了多处工事。解放军原本计划从西北方向发起进攻,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军委总部传来了毛主席的亲笔电报。电报中特别强调:"颐和园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各部队在行动时务必确保其完整无损。"

为了执行这一特殊指令,王明山改变了既定战术。他派出一支小分队,由曾在北平生活多年的老兵张志远带队,化装成普通百姓,深入颐和园周边地区,摸清了守军的具体部署。通过侦察发现,守军虽然在表面上布防严密,但士气低落,补给困难。



3月15日,解放军采取了一个巧妙的战术。他们首先集中兵力攻克了颐和园西北的红山要塞,切断了守军与外界的联系。随后,又派出谈判代表,晓以利害。最终,颐和园内的国民党军队在没有发生重大战斗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整座园林得以完好保存。

3月20日,叶剑英将军派出了一个由建筑专家、园林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对颐和园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和清点。他们发现,虽然经历了多年战乱,但颐和园的主要建筑和文物基本完好。工作组立即着手修复了部分损毁的长廊和栏杆,并对重要文物进行了登记造册。



3月25日清晨,当毛主席的座车驶入颐和园东门时,晨曦中的昆明湖波光粼粼。负责警卫工作的李克农同志事先在园内布置了严密的安保措施。在园内迎接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位特殊的见证者——园内的老职工刘德芳。他曾在清末年间就在颐和园工作,亲历了这座园林近半个世纪的兴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一行人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直接前往休息处,而是召集了园内的工作人员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上,毛主席询问了园内的保卫、管理等具体情况,并特别强调要把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真正办成人民的公园。



为了便于中央首长工作和休息,按照当时北平军管会的安排,仁寿殿被辟为中央首长的办公场所,而毛主席则选择了景福阁作为临时住处。工作人员们发现,毛主席特别注意保护园内的一草一木,甚至要求警卫员不要随意踩踏草坪。

二、初到颐和园的特殊经历



当毛主席一行人走进颐和园大门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意外。偌大的园林内,除了警卫人员外,竟看不到一个游客。原本应该熙熙攘攘的游人小道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警卫人员在巡逻。这种反常的寂静立即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怎么回事?"毛主席停下脚步,转身问身边的工作人员。社会部的同志立即向前汇报,说明这是李克农同志为了确保安全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原来,在得知毛主席即将到访的消息后,社会部提前一天就开始了清场行动,将所有游客和非必要人员都请出了园外。



这个解释立即引起了毛主席的不满。"把群众都赶走了,这哪里像个公园?"毛主席说着,示意大家继续往前走。此时已近中午,随行人员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园内的饭馆都已关闭,连饮用水都没有准备。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小插曲打破了尴尬的局面。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园丁赵德福,正在湖边修整花坛。他听到动静抬头一看,发现是毛主席一行人,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这位老园丁从民国初年就在颐和园工作,对园内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赵德福的出现给了随行人员一个启发。在他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很快找到了园内职工食堂的位置。虽然食堂的工作人员都被清退了,但灶台和餐具都还在。几位警卫员临时客串起了炊事员,就地取材,用食堂储存的粮食做起了午饭。

朱德同志见状,主动加入到准备午饭的队伍中。他拿起铲子,熟练地架起锅灶,又指导警卫员如何掌握火候。不一会儿,一顿简单的午饭就准备好了:大米饭、炒青菜、咸鸭蛋,还有一锅用园内泉水煮的萝卜汤。



饭后,毛主席提出要去看看当地群众。在赵德福的引领下,一行人来到了园外的四合院区域。这里住着不少颐和园的老职工及其家属。当地居民看到毛主席来访,纷纷围拢过来,有的还端来了自家烧的热茶。

通过与这些老职工的交谈,毛主席了解到了许多颐和园的历史细节。一位姓王的老太太向毛主席讲述了她父亲在清末当园丁时的见闻,包括慈禧太后在园内活动的一些往事。这些第一手的口述资料,为后来颐和园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天下午,毛主席召集社会部的同志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他强调,革命队伍要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任何脱离群众的安全措施都是不可取的。在这次会议后,颐和园的管理方式有了明显改变,除了重要会议期间需要局部管控外,园区基本保持对公众开放。

这次特殊的经历,不仅改变了颐和园的管理方式,也为中央领导人如何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材。后来,李克农同志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那天的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在群众基础之上。"



三、万寿山上的深夜谈话

入夜后的景福阁灯火通明。这座建于乾隆年间的建筑,见证了清朝一百多年的兴衰,如今又迎来了新中国领导人的深夜议事。当晚,周恩来、朱德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齐聚于此,共同商讨颐和园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位特殊的客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这就是颐和园的老职工张寿山,他是园内少有的既精通园林管理又了解宫廷历史的人物。在清朝末年,张寿山曾跟随总管太监李莲英工作多年,对颐和园的管理制度颇有研究。

当晚的谈话首先围绕着颐和园的管理体制展开。张寿山详细介绍了清朝时期颐和园的管理架构:园内分为内廷和外廷两大系统,内廷由太监、宫女管理,外廷则由工部官员负责。这种双轨制的管理方式造成了诸多弊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权责不清、互相推诿。



谈到太监制度时,张寿山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在慈禧太后时期,颐和园内的太监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服侍太后的内廷太监,另一种是负责园林维护的工程太监。这些工程太监大多具备专业技能,比如木工、石匠等,他们的工作与其说是服侍主子,不如说是在从事实际的技术劳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