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
思念西西分享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桂杰/摄
香港作家西西的遗作《石头与桃花》日前出版。
“在西西的世界里,不只是童真,也是一个人始终在用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自己的生活,哪怕80岁,她还要想写出和以往不同的作品。”近日,在方所北京店与译林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纪念香港作家西西的首场活动中,青年学者贺嘉钰谈到西西时说。
西西,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1937年生于上海,2022年逝世于香港。
在85岁的生命旅途中,她是“肥土镇”土瓜湾一位可爱的冒险家。写小说,拍电影,用一只手造娃娃屋、缝玩具熊,跟踪动物生态保护,在鬼门关夺回自己的生命……她被称为“华语世界最有童心的小说家”。
西西出生于上海,辗转多地,定居香港,当过小学教员做过编辑,中年开始写作,晚年与病痛对抗。西西的著作《哀悼乳房》,是她在查出了乳房的疾病之后对自己生命的记录。她把整个治疗乳腺癌的过程记述下来,治疗的后遗症让她右手逐渐丧失功能,到了2004年,西西的右手完全失灵。对于一直靠右手写字的作家,这是个巨大的打击,但西西没有消沉,她可以用左手和筷子拧毛巾,用左手缝制毛熊,甚至用左手继续写作。
方所北京书店展示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摄
贺嘉钰说:“可能西西在很多人看来,物质生活会有些窘迫,在她生命的历程中也经历了很多身体上的困难,但是她对未来是抱有信心的,她的书中会传递给人一种明亮的生活态度。”
译林出版社编辑管小榕说:“谈到香港,典型印象是摩登、前卫、高楼林立,有很多的购物商场,甚至是一些人眼中的享乐天堂。有一位老师说,有一天当他走在香港的时候,想到西西曾在这里闲逛,香港会变得不一样。”
在《我城》里,阿果埋电线桩是“种树”,大人们打的麻将是“透明软糖”,结尾要跟白日说再见,跟草说再见。“西西笔下的香港充满童真和烟火气,是从一个少女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非常魔幻的世界。”管小榕说。
贺嘉钰说:“在西西的书写里,香港并不是一个充满商业化的、锋利、摩登的城市,而是周身布满了毛细血管,有着细腻的毛孔,每个毛孔都住着狼狈的、日常的,和你天天打交道的那些人,他们在自己生活的轨道上展开自己的生活,彼此会交错而过。”
在编辑管小榕的眼中:“《石头与桃花》分为两卷,卷一是西西从2015年到2021年中风前写的中短篇小说。你可以看到西西尽管人在暮年,80岁上下的那段时间,她的想法依然古灵精怪、丰富多元。”西西在书中写到一些读者不会想到的内容,比如她写星际智能小说、写有元宇宙之思的小说;还会写到她家的猫咪;会写到根据疫情后的世界创作的乌托邦小说《桃花坞》;会写到山东济宁有一个武氏祠,里面有一些石阙跟石像,这些石头会说话,由此联想出充满侠义精神的故事。
“一个80岁的老人,她对于这个世界的想象,远比我们想象丰富得多。”管小榕说。
卷二收录的是西西多年前遗失的作品,经有心人找回来,她在生前曾仔细阅读确认,并在80岁高龄进行了修订改写。
译林出版社编辑依夏说:“西西写战争、死亡、贫穷,带着一副柔软的心肠和一双洞足人世却始终好奇的眼。所以我们不管是从西西的作品中,还是西西一生的经历中,都可以看到一个绚烂的世界,以及绚烂的内心世界、绚烂的文学世界,以及人作为人的力量。”
目前,西西手稿展以及毛熊展目前正在方所北京店进行展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