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9日,随着侵华日军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正式投降,历时8年的全面抗战终以中国人民的全面胜利告终。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受降工作或有条不紊、或明争暗斗,都瞬间开展得如火如荼,唯有山海关外那广袤肥沃的黑土地却还被深目高鼻的苏联红军占领着,当然,暂时也可以理解为归属中国的无主之地。
被日寇经营了14年的东北,生铁产量占全国的87.7%,钢材占93%,煤炭占49.5%,发电量占78.2%,水泥占66%,铁路、公路长度分占全国的1/2强,那里还盛产大豆、高粱、玉米,大豆产量占世界的60%以上,沈阳则有中国最大的兵工厂。
得东北者得天下,道理如同皎如日星般明显,摆在国共双方面前的从来不是要不要接收的问题,而是由谁去,怎么接,以及如何稳住盘子的问题。
先说南京方面,在今天的贵阳市黔灵公园里就住着一位“东北行辕主任”的最佳人选,他便是被软禁了8年之久的张学良。
▲浊世佳公子--张学良
当年风度翩翩的少帅,此时已是年过四旬的大叔,期间三次请缨抗战却被无情驳回,空顶着民族英雄的名号在西南一隅蹉跎岁月,若有机会重回故土,想来没有不尽心尽力的理由吧?更何况张家父子在东北有无数的旧部和雄厚的根基,此番振臂一呼,东北势必如当年“易帜”时一般再次回到中华民国的麾下。
据说蒋介石本来也有此意,然而没想到的是,中共在重庆和谈中竟率先提议让张学良前去接收东北,生性多疑的蒋又想起了“西安事变”的前车之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而纠结的后果,便是放弃了让张学良任东北行辕主任的打算,改任熊式辉。
关于此番人事变更,有人说蒋介石听信了张是共产党的市井传闻,或者不愿意让奉系军阀重现人间,又或曰是共产党方面的反间计。
笔者则认为,先不说子虚乌有的共产党身份,张学良此时已经与外界失联八年了,蒋介石大可派张学良管政不管军,令派得力干将协助,再来三五十军汉贴身“保护”,事成之后扔回南京任个闲职,这点手段还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真相并不复杂,蒋介石既然能三次摁下张学良的抗日请战书,又如何会放他去足以与南京政府分庭抗礼的东北,继而与跟自己不共戴天的共产党人打交道呢?
说到底,前文的各种分析都只是表象,根本原因还在于蒋介石固有的军阀思维:格局太小,没有全局观念,他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如此大国元首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满脑子的亲信、嫡系、本乡一类的小家子概念。
▲曾经的拜把兄弟
不光是张学良,蒋还否决了李宗仁对桂系大将黄绍竑主政东北的提议,原因也很简单:一南一北,好方便以后桂系造反吗?
谁更合适,还是谁更贴心,蒋介石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一心想打内仗且迷之自信的他或许认为谁去都一样,无非是想让谁来认领这份天大的功劳而已。毕竟丧权辱国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了苏联红军应在三个月内将东北移交给国民党政府,理论上行得通。
那熊式辉又是何许人也呢?政学系的大将,时任国民党中央设计局代局长兼中央银行董事长,蒋介石的资深幕僚之一。客观地说,自31年起便担任江西省省长的熊虽是职业军人出身,但多年来发展工业,创办学校,培养人才,也算是政绩斐然。
时值东北官位无限空缺,熊式辉不失时机地献上了一份完整的“接收东北计划方案”,令蒋介石颇为欣赏和“欣慰”,顿感不枉自己多年栽培。
1945年8月31日,正式任命熊式辉为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东北行营主任,同时成立的还有经济委员会,也由政学系的张嘉璈担任主任,曾留学苏联的蒋经国则担任外交部东北特派员,协助熊式辉等与苏军交涉。
人选倒也挑不出啥毛病,却犯上了拖延症,直至秋去冬来的10月12日,雄心勃勃的熊式辉才带着东北的接收大员们,乘坐4架美制C-47运输机来到长春。
蒋介石难道不怕被延安抢了先手吗?说来也是没办法,一方面未雨绸缪的工作做得不够,另一方面东北的“肥缺”太令人垂涎,派系争夺和安抚都需要些时间。
而另一边,来自中原的八路军、新四军已经到了一个多月了。
早在1945年4月6日召开的中共七大会议期间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局已定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方面就预见到了发展东北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和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随后,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会同东北原有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
8月10日,就在苏联红军进攻日本关东军的第二天,朱德总司令便向各部队下达了一系列作战部署,核心内容就是配合苏军作战,最终全面接管东北。三天后,冀热辽军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以李运昌为首的东进委员会和前方指挥所,抽调1万余人进入热河、东北。
李运昌将军随即下令第十四、十五、十六军分区为挺进东北的队伍,其中曾克林任司令的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迅速完成集结,一路上边打仗边行军,8月30日就抵达了山海关,成为日本投降后出关的第一支八路军队伍,并在9月5日到达了沈阳。
就在重庆和谈如火如荼之际,前前后后进入东北的部队达到了11万余人,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东满、北满、西满等军事政治根据地陆续建立。到年底时,我军又陆续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个军区,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
先前提到的曾克林部,因为出发早,一路上接收了大量的抗日游击武装、地方武装和闲散伪军,部队规模在一个月之间由四千人发展到了六万多人。
▲东北政治局的主要领导,右下为101
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将进入东北的部队和东北人民自卫军统一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01为总司令,彭真任政治委员,罗荣桓任副政治委员,周保中、吕正操任副总司令,到次年1月4日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前身。
▲张学思少将
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良没来,弟弟张学思却来了,身为大帅府出生的权贵子弟,他将以共产党人的身份与曾经的阶层做殊死一搏。
另一边,熊式辉一到长春,便召开东北行营高级会议,他踌躇满志地说:“我们的困难起于东北,我们的胜利也必须止于东北,贯彻于东北。”随后他大摆宴席宴请苏联红军在东北的高级将领,并在宴会上提出请苏联红军协助“行政接收”。
熊式辉很快感受到了晚来一步的被动,苏联人带着莫可名状的笑意告诉他:你们来晚了,林彪和罗荣桓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已占领了整个东北,各地都已建立人民政权。他们认为东北各地建立的抗日武装和民主政权,纯系东北人民自己建立起来的,与苏联红军无关,至于“行政接收”更是中国的内政,苏军不便协助或干涉。
苏联人的话既是事实,也是推脱,“接收大员”们有力没地方使,熊式辉碰了一鼻子灰却无可奈何,毕竟他手中几乎没有一兵一卒。另一面,熊并不熟悉东北的特殊情况,也缺乏调整变通的能力,经常纠结于人事安排和华而不实的名头,甚至将大批曾经积极抗日的地方武装拒之门外。
▲听闻林彪入关,蒋介石一声长叹:“此后东北再无宁日矣”
到11月16日时,国民党军攻陷山海关,终于打通了关内外的陆路交通,开始陆陆续续向东北调兵遣将,而民主联军内部一些思想改造不彻底的伪军和收编的土匪武装纷纷叛变,部队员额普遍减少。
此消彼长之下,加之苏联红军在1946年5月3日全面撤出东北,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
对于我军而言,东北迥然不同于群众基础雄厚的华北,更不是山高林密的井冈山,城市附近集中了全部工业精华,广袤的农村则地广人稀,在将漫山遍野的土匪剿灭干净、彻底恢复农业生产之前,根据地远不足以提供数十万大军的给养,这一点从抗联十几年来的艰难处境便可见一斑。
换句话说,该打的必须拿下,该守的也不能轻言放弃,东北的战事更像是狭路相逢的硬碰硬,数十年来无往不利的游击战法并无多少可借鉴之处。
在连续丢失沈阳、营口和锦州等城市之后,位于松辽平原中部腹地的交通枢纽四平就成了一座必守之城。教员在延安发来电报要“化四平街为马德里”,显示了这是一场关乎东北归属的生死战,而身在前线的101同志则沉吟不语,眉头紧皱,他太明白对手的分量了。
▲准备入关的新一军将士
而此时的东北,国民党军已经集中了7个军、28万人的部队,其中新一军、新六军是“五大主力”之一,七十一军则是全美械部队,他们都经过了正面抗战甚至远征缅甸的洗礼,战斗力极为强悍,意志也颇为坚定。
国军的主将是抗日名将杜聿明和军事奇才白崇禧,军长级别则是孙立人、廖耀湘和陈明仁等百战宿将,在兵力和装备全面占优的情况下,他们似乎丝毫没有惧怕101的理由。
四平保卫战的战略意义不容置疑,但从现实而言,后来战无不胜的四野永远都会铭记着这是一场惨败。由于作战科参谋王继芳的叛变,我军的实力、作战计划、兵力部署和撤退方向乃至所有底牌都被敌人一览无余,白崇禧对战场形势判断亦颇为准确,各路国军开始了玩命追击的节奏,许多部队被分割开来,相互失去照应甚至联系,损失极为严重。
很快,杜聿明就带着大军打到了松花江畔,孙立人的新一军更是兵临哈尔滨城下,101同志不得已电告中央,或将放弃哈尔滨到东满山区打游击,中央亦复电同意,而实际上他甚至做好了往苏联境内转移的准备。
白崇禧正琢磨着给立足未稳的东北民主联军最后一击,不料却很快感受到了姜维在剑阁拔刀砍石头的苦闷,蒋介石亲自发来电报:全面停战15天。
大好形势下放虎归山,这自然不是蒋介石的本意,而是因为美国人的“调停”,这位“猪队友”想给双方都卖个人情以组建反苏亲美的新政府,而蒋军的武器、粮食和物资均受制于人,不得不考虑恩主的感受。
▲小诸葛“白崇禧”
另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则是,蒋介石不愿看到白崇禧在东北一战封神,以免桂系势力过于膨胀。
当然,拖一拖也是可以的,蒋校长却没这个魄力,国、共、美三方在6月7日将停战时间敲定为15天,此后双方皆脱离战斗。
出身行伍的白杜二人对此十分不解,白崇禧直接发牢骚说蒋介石这是昏招误国,杜聿明则向蒋介石发电报说,目前共军各部在南满仍有小规模进攻,正好可借口共军破坏停战协议继续追击,美国方面问起来也有得说。
客观地说,二十多万精锐长驱直入,要立刻全取东北或许力有不逮,但追上并摧毁东北民主联军主力还是有把握的,剩下的部队大可再逐个击破便是。
▲新一军军魂--孙立人将军
这个很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建议也得到了白崇禧的认可,然而蒋介石却迅速任命他为国防部长并限期前往南京赴任,至于之前的提议大可以交给杜聿明办理。
原因大家都懂,顺道被打发走的还有孙立人将军,因为蒋介石觉得他是美国佬的人。
白崇禧的离开成了东北战场的转折点,虽有杜聿明、廖耀湘和陈明仁等名将坐镇,但他们只能胜任一城一地之攻防,若论起指挥数十上百万兵马的战略战术能力,比起对面那位用兵谨慎果敢、有韩信“多多益善”之风的101同志,则距离不足以道里计了。
十五天的时间并不长,摁不住蒋介石蠢蠢欲动的心。6月26日,内战全面爆发,陈粟带领的山东野战军发起反制作战,将通往东北的铁路彻底截断,南京方面慌作一团,预备调往东北的两个军被留在关内,导致杜聿明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
十五天不足以令东北民主联军恢复战斗力,却足够令101和罗荣桓统一思想,东北民主联军放弃了反攻计划,转而将尽力投入根据地建设和全面清剿土匪,农村的生产和经济逐渐恢复,我军对大城市的依赖大为减轻,军队数量也迅速扩张到五十多万,国民党军的噩梦就要来了。
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再次兵临四平城下,虽然在陈明仁的坚守和廖耀湘的全力救援之下无功而返,但十几万大军漫山遍野而来,潇洒而去,真实昭显了战局的攻守易形。
心力交瘁的杜聿明被累得数次躺在病床上输液,1946年底便飞往北京割了一个肾,此战之后又不得已前往上海治病。
一起跑路的还有熊式辉,他一直只负责政务,东北的敌占区在他的“高效领导”下与关内的国统区一般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索性走蒋介石后门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算是体面收场。
▲陈诚临终前曾批评蒋介石任人唯亲,也不知后者作何感想
继任“东北行辕主任”的是“土木系”首脑、籍贯浙江青田的陈诚,这位军政一肩挑的蒋介石铁哥们很快被101上了一堂远距离渗透奔的教学课。
当年秋粮收割之际,兵强马壮的东北民主联军趁着陈诚忙于批斗杜聿明,搞得将帅失和、指挥失灵的机会发起攻势,收复和一度攻克城市15座,歼敌近7万,甚至将53军包了饺子。
擅长权术和政治斗争的陈诚发现东北就是个火坑,几个月之后便走宋美龄的关系赴上海“养病”去了,取而代之的卫立煌多了个头衔--“东北剿总司令”。
▲电影《太行山上》剧照:卫立煌如此评价朱德和八路军
但这又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任命,蒋介石或许预料不到卫立煌死后会以共和国副国级干部之尊下葬八宝山国家公墓,至少该对抗战期间给八路军送粮食弹药的往事有所耳闻吧?
又或许卫立煌只是个背锅的,到1948年10月30日,锦州被解放、辽沈战役胜负已分的情况下,蒋介石曾派专机将卫立煌接离沈阳至北平,11月26日又发布命令:“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戎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后卫立煌携眷属离开北平至广州时被国民党特务拦阻而返回南京。
其实,1948年初的东北战事终局早已没有悬念,随着当年3月第四次四平之战落下帷幕,国民党军只能龟缩在铁路沿线的几个大城市里苟延残喘;在随后的辽沈战役中,新一军、新六军和七十一军在“丛林虎”廖耀湘的带领下齐齐在黑山、大虎山一线折戟沉沙,其本人也进了战俘营;再后来便是四野挥师南下,从平津一直打到了海南岛,足见我军在东北积蓄优势之明显。
而这一切,除了党中央的决算千里和101的神指挥之外,也有蒋校长的功劳。
三年东北血战,蒋介石三换“行辕主任”,四易军事指挥,视兵家大忌如小儿玩物,昏招屡出,甚至隔着数千公里秀微操,瞎指挥,在占尽优势的前提下将东北拱手相让,上演了一出好牌打烂的典范,不愧“运输大队长”的赫赫声威。
看似无厘头的种种,其实都有章可循,蒋介石在局面占优时换上自己人抢功劳,失势则全力甩锅,对“忠诚”的要求凌驾于水平之上,而非依靠自身的驾驭能力,如同旧式军阀般在浑然不知间将一场决定河山归属的生死大战操作成争权夺利的朝堂游戏,用人“艺术”如此,其胸襟与能力的确不足以掌舵一个泱泱大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