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接触不同的学习思想,但是不少留学生出了国门就忘了回来的路,特别是一些被国家寄予厚望送出国深造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外流不免让人心痛,一国发展需要经济需要生产力,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社会源源不绝的动力来源于新技术及其应用于实际对世界带来的积极改变,虽然大多数人活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无暇接触这样的世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些促进科技改变社会的人致以崇高敬意,而在海外学成就而归,为祖国奉献的人更是可爱。
2015年,庄晓莹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奖,并获得了165万欧奖金,她是该奖项第七位华人获得者。那一年的庄晓莹才32岁,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正值“当打之年”,她还有大把的精力投身研究,因此获此奖项之后德国也一心想要挽留,为此德国方面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包括政府补贴,为其创建实验室等,不过庄晓莹并没有选择留在德国,而是依然回到了生养育人的祖国。
归国后庄晓莹继续致力于计算力学和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在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母校同济大学教书育人,年纪不大的她已经是同济大学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了。除了获奖的片刻光辉外,庄晓莹和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一样,在研究和伏案中度过了日日夜夜,科研是一条漫长的路,路上充满坎坷,路上未必抬头就能看到光,但是在这条路上有的是怀揣希望,用坚持和决心践行的前行者。
如今庄晓莹俨然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和新型纳米材料领域最顶尖的那一批人,中国在各领域同先进国家缩短差距乃至赶超的路上需要这样的助力,他们生活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不被大多数人知晓,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就伟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