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蒋介石的人生突然“开挂”
1928年,蒋介石走向人生巅峰。
这一年的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蒋介石被推举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不久,他又兼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海陆空军总司令。
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蒋介石正式成为国民党的老大。
年轻时的蒋介石
但老大的日子并不舒心。
首先国民党内部就四分五裂:以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势力正盛,并不把中央政府当回事;阎锡山窝在山西,搞自己的独立王国;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自成一派,不鸟老蒋。
其次,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盘踞东北,西南的云贵川一带到处是军阀割据,各种势力占山为王。
还有,蒋介石的心腹大患中国共产党悄然崛起。
这一年的5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下辖3个师8个团,兵数达5000余人。威名赫赫的“朱毛红军”诞生了。
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蒋介石统一全国的梦想似乎遥不可及。
但短短数年间,蒋介石奇迹般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张学良年底宣布归顺中央政府(史称“东北易帜”)。尽管东北实际控制权依然在张学良手中,但起码蒋介石少了一个敌人多了个盟友,俩人还成了拜把子兄弟。
1930年5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诸侯爆发“中原大战”,结果以老蒋的彻底胜利而告终,国民党内部的反对派也搞定了。
蒋介石(中)、冯玉祥(左)、阎锡山(右)
不久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逼离开根据地,踏上漫漫长征路。蒋介石还让薛岳带着部队跟在红军的后面,顺便沿途收拾了云贵川境内的大小军阀。
短短几年,蒋介石就坐稳了江山。
蒋介石“开挂”般操作的背后也有诸多因素:首先是蒋介石个人能力与奋斗,老蒋也是一代英杰;其次是历史趋势,当时国民党处于上升期,势力最强盛。
同时这一切成功也离不开一位“顶级谋士”的运筹帷幄:“当代卧龙”杨永泰。
杨永泰
2、“当代卧龙”完美弥补蒋介石的缺陷
杨永泰打小就是公认的天才。
1880年杨永泰出生在广东茂名的一个富商家庭,他比蒋介石还大7岁。这人从小脑瓜子就特别灵光,属于“别人家的孩子”一类,17岁在老家参加院试,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杨永泰成为当地知名神童。
其次杨永泰志向远大。
杨永泰21岁时考入广东高等学堂,之后又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法律,毕业后回广东任《广东报》主笔。此人才华横溢,挡都挡不住,很快就声名鹊起,成为当地文化名人。
杨永泰不甘于在小地方混,于是成了一名“北漂”,辛亥革命后,他曾在国会任职,后来国会被袁世凯解散,杨永泰仕途受挫。
但这段经历给杨永泰带来的帮助是巨大的,一方面是开拓了眼界,培养了政治眼光和战略思维;另一方面是搭建了很好的人脉关系,他结识了黄兴、孙中山等一批国民党创始元老。虽然没像蒋介石那样得到孙中山的赏识,但却和黄兴等人组织了政学会。这个政学会日后成为国民党内一个重要的派系,里面还有熊式辉、张群、黄郛(fú第二声)、吴铁城等人。
1928年,蒋介石成为国民党党政军一把手后,四处求贤。他找到自己的结拜兄弟黄郛。当年蒋介石曾和陈其美、黄郛结拜兄弟,陈其美是大哥,黄郛是二哥,蒋介石是小弟。现在小弟飞黄腾达了,需要有人帮衬做更大的事业,当时陈其美已经不在了,他就想到了二哥黄郛。
但当时黄郛一时脱不开身,就给小弟蒋介石推荐了一位世外高人——“当代卧龙”杨永泰。
左起依次是:张自忠、宋哲元、蒋介石、杨永泰、冯治安
1928年的春天,蒋介石第一次遇到杨永泰,杨永泰将冯玉祥、阎锡山、东北张家父子以及桂系军阀的优势和劣势都作了分析,并针对各自特点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杨永泰的一席话让蒋介石茅塞顿开,好似刘备遇到诸葛亮、刘邦得到张良,当即邀请杨永泰做自己的秘书。
蒋介石这个人有优点。比如勇敢,年轻时当过敢死队队长,一般人没这个勇气;还有做事情有韧性,坚持写一辈子日记很不容易。但按照一代雄主的标准衡量,蒋介石的能力远远不够。李敖说他是“独裁无胆、民主无量”,白崇禧说他就是一个“步兵排长”。
说白了,就是老蒋的梦想很大,但本事配不上那个大大的梦想,有大略而无雄才。
但杨永泰这个人聪明,多年的历练也让他懂国情、懂政治、有手段,却一直没有施展本领的平台——这和蒋介石恰好完美互补。
两人合作后立即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蒋介石
3、蒋介石版的“隆中对”
蒋介石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国民党内部的地方势力。
杨永泰给出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1、以经济方式解决冯玉祥;2、以政治手段解决阎锡山;3、以军事方式解决李宗仁;4、以外交方式解决张学良。
这可以算得上是蒋介石版的“隆中对”。
拿冯玉祥来说,西北军虽然打仗不怕死,但有个要命的缺陷,那就是不能见钱。因为西北军盘踞在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很多西北军将领都“穷怕了”。打仗可以不要命,但见了钱就不打仗了。
蒋介石在随后的日子里,遇到西北军的将领就是先封官再打赏,胡萝卜先行大棒在后,石友三、韩复榘等西北军将领纷纷叛变,西北军事集团逐步瓦解。
说个真实的故事:中原大战蒋介石的中央军对阵西北军,中央军这边从汉口调来一列火车停在战场附近,上面除了好酒好菜和鸦片,还有三千多妓女。只要是西北军的军官过来,吃喝嫖赌抽一概免费,还有银元可拿。西北军的防线很快就不攻自破。
手段下作,但效果绝佳。
冯玉祥
而对于阎锡山,杨永泰看出他醉心经营山西,没有争天下的野心,因此蒋介石对阎锡山也一直是政治拉拢。
杨永泰认为对桂系只能是军事解决。实际上,桂系和蒋介石的恩怨一直持续到国民党败退台湾,老蒋软硬兼施各种手段都对桂系无用,最后还是共产党用军事手段灭了桂系——这一点颇具讽刺意味,但也证实了杨永泰眼光的毒辣。
而张学良远在东北,对蒋介石威胁不大,杨永泰建议采取“远交近攻”的方式,拉拢其成为盟友。中原大战时,蒋介石在杨永泰的建议下花重金收买张学良,最终奉军入关支援老蒋,帮助其战胜其他地方军阀。
杨永泰为蒋介石谋划的“隆中对”全部实现。
张学良(左)和蒋介石(右)
4、协助蒋介石“剿共”:一箭双雕
杨永泰对中央红军也有着惊人的准确判断。
当时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并未对中央红军过多重视,认为和一般地方军阀无异,但杨永泰对红军的评价却非常高,认为红军有纪律、有信仰、不怕死,绝非一般军阀可比。而且红军执行群众路线,地方百姓全力拥护。
针对这一状况,杨永泰向蒋介石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变纯粹的军事围剿为军事、政治、经济的全面围剿。杨永泰曾给老蒋递上一份“万言书”,系统阐述自己的“建议,其中核心观点是:1、加强政治宣传工作;2、加强基层政权建设;3、对苏区经济封锁。
利用国民党掌握的一切政治、军事和经济资源,围绕着苏区组成了一个严密的封锁系统,与红军打一场“政治战”、“经济战”和“总体战”。
杨永泰的这个新策略很有效,鄂豫皖苏区在第四次“围剿”中惨遭失败,被迫西撤入川。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也失利了,中央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长征线路图
更令人吃惊的是,红军长征刚刚开始,杨永泰就判断出红军可能走的路:过湖南,入云贵,穿过金沙江,渡大渡河,从川西北上——这与后来红军的长征路线高度重叠。
要知道,当时红军去向哪里是个谜,不光国民党不清楚,红军高层对最终的目的地也不明确。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杨永泰竟然预判出红军后面的行军路线。
杨永泰不是穿越过来的,他能做出如此判断,说明他对红军研究很深入,也对中国的地方军阀了解很透彻——这人真是太可怕了。
杨永泰还建议利用红军的长征“驱虎吞狼”,蒋介石让薛岳带着中央军尾随在红军后面,顺势收拾掉西南的大小军阀。
红军进入四川后刘湘请求蒋介石帮忙,但他担心被吞并,就提出只要老蒋给武器、给钱,中央军不能入川。这一招能难住蒋介石,难不住杨永泰,他建议老蒋在四川成立一个军事训练班,拉拢四川的高级军官,然后选择亲蒋的人安插到四川的各个要害部门,彻底架空刘湘控制四川。
蒋介石顺风顺水,杨永泰功不可没。
5、祸福相依:“当世卧龙”陷入政治漩涡
一边是建功立业,一边是加官进爵。
1932年,杨永泰被提升为鄂豫皖“剿共”司令部秘书长,成为老蒋的幕僚长。
期间杨永泰给蒋介石出过一个非常棒的主意,那就是建立侍从室。
蒋介石事务繁忙,很多事情都要向他汇报,根本处理不过来。杨永泰建议抽调精干可靠的军政人员组成侍从室,类似清政府的军机处,帮助老蒋处理政务。
各种汇报和请示先经过侍从室,侍从室根据轻重缓急区分,然后在很多文件后面提供上、中、下解决方案,给老蒋选择判断。老蒋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他在随后的工作中也顿感轻松,效率大大提高。
不要说老蒋,任何领导都喜欢这样的下属。
1933年5月,蒋介石在南昌设立行营,全权处理赣粤闽湘鄂五省军政事宜,任命杨永泰为南昌行营秘书长,总揽行营政治事务。
后来,杨永泰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蒋介石的首席军机大臣。许多军政要员要见蒋介石,都要经过杨永泰。
蒋介石(左)与杨永泰(右)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一场政治风波悄然而至。
之前说过,杨永泰在国民党派系中属于政学系,虽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但却遭到其他派系的嫉恨。
元老派认为政学系就是一群只会耍嘴皮子的书生,军事大佬则认为自己从北伐到中原大战一路血战,胜利成果却被一帮笔杆子夺去了,因此政学系受到多派势力的仇视。
特别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CC系,他们把控着国民党党务大权,历史上一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现在杨永泰迅速蹿红,国民党中央党务很多要害口子都被政学系的人把持,地方封疆大吏三分之一是政学系的人,这等于直接抢了他们的饭碗。
陈果夫(左)陈立夫(右)兄弟
两派争斗不断。
1933年,南昌飞机场失火,国军刚刚从国外买的10多架新式轰炸机被付之一炬,老蒋大发雷霆下令彻查。结果,负责调查的中统驻行营调查科长邓文仪收了贿赂,将结果定性为意外失火。航空署长徐培根是CC派的人,一直逍遥法外。而杨永泰一直抓着这事不放,最终以贪污巨款、纵火销赃的罪名将徐培根捉拿归案,邓文仪也被撤职。
此前,杨永泰以南昌行营秘书长的名义改组了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的国民党组织,从CC系手中夺了四个省的党政大权。
双方的矛盾已是不可调和,CC系联合国民党元老派给蒋介石施压,要求罢免杨永泰。
1935年底,蒋介石任杨永泰为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
看起来是老蒋把杨永泰贬到了地方,实际是为了平息各派的不满,也让杨永泰远离中央的政治漩涡避避风头,变相保护起来。
6、一场政治暗杀改变历史进程
谁也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
1936年10月25日下午,杨永泰从日本驻汉口领事馆赴宴结束,随后到省政府专用轮渡码头候船回去,当时码头人来人往,一名大汉突然冲出,掏出手枪对杨永泰连开数枪,杨永泰身受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终年56岁。
杨永泰
案发后两个小时,武汉警备司令部宣称抓住凶手,成功破案。凶手名叫陈夔超,24岁,四川人,曾是国军的一名下层军官。
据凶手供述,他加入了一个叫“中华青年抗日锄奸团”的组织,该组织由一群爱国青年自发组成,因为政学系是亲日的,“攘外必先安内”也是杨永泰提出来的,因此他就成为暗杀对象。不久,参与暗杀的另一名刺客也被从南京抓获。
这个说法很难让人信服。
杨永泰只是个幕僚,并非决策者,要暗杀的话可以直接针对老蒋或者张学良。因此,当时就有人怀疑是CC系搞的鬼。
疑点重重,但查无实据。
而且如果继续追查的话,国民党内部必将掀起腥风血雨,蒋介石只下令处死刺客,没有继续追查幕后元凶。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一代奇才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很多研究者认为,杨永泰的死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他在的话,后期蒋介石的很多决策会高明得多。
岂止是蒋介石个人的损失,杨永泰的死对国民党也意味深远:天纵奇才却未得到珍惜和重视,反而死于内斗,这样的组织怎么可能有前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