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说东市场修了新门,于是择机前去观看。新门位于长沙路步行街东口,跨街4柱3洞,大体上属于牌楼门。与新兴园在河南街修建的牌楼门不同,东市场的这座新门上,立柱上的拱券型装饰配合着大型等腰三角形顶额,颇有些罗马建筑式样的意味,神似近代吉林城比较流行的建筑形式。遗憾的是顶额只有圆形雕花饰物,并没有出现文字,猜想这座牌楼门可能还要进一步美化。
根据历史记载,东市场地区曾有过简易大门。据地方史料记载,解放前,进出圈楼的主道——五经路(兰州街)与六纬路(长沙路)交汇口处,曾有一个大门,门上方横悬一块醒目的大匾:“怡春里”,样子与老照片中新开门、朝阳门那种铁筋大门极为相似。怡春里是旧中国吉林东关商埠核心区的称呼,此地名保留到了解放后,即怡春里街道。
世间事很怕比较,又往往回避不了比较。2021年在上海路和太原街交叉口修建的仿古城楼,无论式样还是文化内涵,就很难与新建的牌楼门相比。说式样,因为在如今东市场地区从来没有过这种带城楼的城门,甚至在如今的昌邑区境内,也只有吉林机器局的南门“可能”有过带城楼的城门。之所以说只是可能,源于目前仅在民国版《永吉县志》的手绘附图中,能见到吉林机器局的南门有城楼。
至于文化内涵,主要还是围绕其门额上的“东市场”三个字。东市场是一个出现比较晚的地名词汇。在日本投降之前,虽有东市菜楼子作镇,如今的东市场一带是妓院、烟馆、赌场、游乐场集中的畸形街市(《昌邑区志》),驰名的商业业态主要是日本人把控的洋行和商店。总的来说是以吃喝玩乐为主的服务业比重要更大一些,并非现代意义上中国小商小贩云集的市场。
其实“东市菜楼子”的声名也没有“东关菜楼子”大。东关菜楼子与西关菜楼子、牛马行菜楼子并称“吉林城三大菜楼子”,其位置在如今大东门广场南侧路面上,后来发展为大东副食店。有史料将二者混为一谈,是错误的。另外,一些资料里写到东市场地区在日本投降后形成了旧货市场,但我听闻的情况则是1945年8月和1948年3月两次政权更迭后,老百姓去窑坑市场卖旧货和“存窑儿”的更多。——在一些老吉林人心目中,窑坑市场可能要比圈楼一带更配称作“东市场”。
最初时,东市场更多的是民间的称呼。事实上,在吉林市解放初期的官方文献中,圈楼周边也没被叫作东市场。在1948年4月26日由沈越、张文海两位市长(这两位市长对当时的吉林市非常熟悉)签发的《工商字1号布告》中,民国时期五纬路(今上海路)附近的第六民生市场和圈楼劝业市场被称作“(吉林市)第三杂业市场”。也就是说在解放前,如今的东市场地区不仅没有古城楼,甚至正式称呼也不叫“东市场”。
其实在吉林市,不同的街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色:以老式城门楼为代表的古城古巷,应当是船营区溯源历史文化时的亮点,而作为吉林市从近代走向现代的最主要舞台,反观如今的昌邑区,从东关的几个村屯发展成为城区,大致是由吉林机器局、东关商埠、吉林火车站引领完成的,历史为这片土地赋予的近现代工商业文明的气质。
其实在发展文旅产业过程中,许多复建的建筑物本不是文物,过分苛责细节并没有什么意义。另外,对任何事物的看法也回避不了循序渐进、逐步深刻的过程。事实上,就在老式城楼修建的同时,东市场太原街、长沙路两侧楼房上也开始加装近代装饰,其视觉效果和文化韵味就非常贴近东市场的历史风情了。
这次修建的牌楼门进一步延续着东市场近年的装饰风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旅事业兴旺的时代特色——复建也好,新建也罢,建筑物终是时代的纪念,只要是用心所为,就值得后来人珍视。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