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季羡林谈佛》(点击可跳转),忽然想到我还没看过王阳明相关的书。
这些年,王阳明太热门了。“阳明学”兼备政治、心性、学术,有些出版商还特别强调王阳明的“实用性”。
为何挑了这本书呢?因为封面很朴实,简介说:“本书初版于1987年,具有那个时代汉学学者平实、儒雅的学术风格。”
▲ 书本封面。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人。
学术界对王阳明的评价爱憎并存。
他被视为“杀人的王阳明”:身兼军职,又平乱、又打仗、又杀人。
他被视为“思想的王阳明”:思想内容丰富,他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学说是宋代理学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思想史上若是没朱熹,也不会有王阳明。这不是说,阳明思想得自朱熹;而是说,阳明思想,是他给程颐、朱熹所建立的宋朝理学体系的反应。读阳明书,即可知他偏重程颐,又以陆九渊为先驱。
王阳明早年曾积极尝试“格物穷理”的成圣之法,不但未能达到目的,健康还大受打击。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够用的,他后来悟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
修德之前,若必先求明理,能修德的人,定属少数,而“人人皆可成圣”即成废话。为解决此项难题,阳明并不否认“知”之价值,反而为此字加上新义:知即是行,而行即是德行。成圣之道,唯在修德,而修德亦是求知之路。
王阳明向经书求证,又强调自己的见解,“不必尽合于先贤”。他甚至觉得,经书只是求道的用具,得道后即可放弃。
▲ 王阳明设立龙冈书院,留下四项教条: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阳明强调“心”有自决的、自善的能力,无须外求。他不反对功业,但反对为了名利去求功立业。
善行发自善心,“心即理”。
阳明的“心即理”的学说,既是解释人人皆可成圣的出发点,又是他的实践与修养法的基础。
因为“心”有自决的能力;心的所知,包括了经验和行动。
为阳明而说,“知”指的,尤其是道德方面的知识,也是人生智慧。
而“行”指的,是如何循知行事。
所以真的“知”即是有关道德行为的知,而真的“行”即是道德行为本身。换句话说,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也就是他的道德理想。
他认为成圣的方法是“致良知”。
“心”和“良知”不易分辨,晚年他更多使用“本体”二字。“人心”易变无常,“良知”可应万变。
“方法论”实是超出“道统”的范围的。因为所谓正与邪,或不正,是概念的问题,不易用来鉴别方法。
方法来自实践,阳明亲自用过佛老的静坐与导引法,又承认受过益,但是他没有完全接受这些方法的前提。他鉴别方法的准则,来自良知。这确是循环性的作用:他的良知,为他指出,“致良知”是成圣的方法。
他悟到“知行合一”,又悟到“致良知”,达到与万物一体的心境。
他的“知”,不是知识的“知”,而是知“道”的智慧。
他的“行”,是发明本心,“万物俱备于我”。
一心观万物,以一心成万物。“心体”无善恶,“体用一源”。
▲ 王阳明的“四句教”曾备受争议。
纵观王阳明思想,“简易而精细”。
一心明万理,化万理为一心。
良知能应万变,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
他的思想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大体上属于儒家主流。但他改造了儒家,尤其是性理学,将“性理学”带上了“心学”的路。
王阳明的学说在明代中叶兴起,有排斥者视为异端,也经过后世激烈的批评。他的学说还流入日本和朝鲜,在日本发生积极作用。
基本上说,阳明思想是入世性,救世性的;是好动过于好静的;可以用在现代化,民主化的。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入门的书,方便你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和他的思想哲学。
作者说,王阳明的学说是彻底的“心学”,“但是‘心学’实不可废,它也有永恒价值:若是人们忘了心,而去‘逐外物’,则会发现另一危机。这是我们在处于繁荣世界的今日,不应忽视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