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雅克萨战役的大致情况。17世纪后期的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俄国称之为“1649—1686俄中边境冲突”。
17世纪的欧洲军队普遍装备了燧发枪,俄罗斯在与波兰的冲突中碰了灰开始痛定思痛,给军队换发燧发枪。然后继续向东扩张,到17世纪后期的雅克萨之战中,俄军也已换装隧发火枪。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驻守雅克萨的俄军中还有哥萨克骑兵,哥萨克骑兵虽然是骑兵,但是装备得并非是马刀而是改良给骑兵用的燧发火枪。同时期的清军官兵主要火器则是火绳枪,骑兵仍然配备冷兵器。可能是由于八旗骁骑在与明军作战的表现太过精彩而忽略了装备升级。
接下来接释一下“火绳枪”,“火绳枪”顾名思义是通过燃烧的火绳来发射弹丸,(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据史料记载,训练有素的射手每分钟可发射2至3发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只有100米~200米。与燧发火枪比起来操作繁琐且杀伤力小。
雅克萨之战毕竟是小型战役,攻城的大杀器当时是冲天炮,但是第二次和谈就没有用上。
雅克萨之战后清军的主要对手就发生了变化,由哥萨克骑兵变为了准噶尔丹,对机动性的要求很高,骑兵是作战主力,而火器只是骑兵战术的补充。燧发枪也不适合在广袤无垠的西北与准噶尔丹作战。
最后,康熙是造了不少炮,雍正乾隆又造了枪,刚刚在缅甸受挫,忽然平静了一百年。岁月无情,也就没人想起火器了。
其实我认为: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上朝观念也有很大关系,连受过儒家教育的皇帝都认为中国乃天朝上国,国外不是夷就是蛮,故步自封。
然后清朝以骑射立国,明末的火器水平还不足以对其骑兵形成优势,但有利于攻击中原地区拥有城墙的大量城市,所以清军仍然大规模列装了火器,而雅克萨之战,沙俄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和一个谈不上多坚固的殖民据点,逼迫清军采取围城消耗这种对财政负担极重的方式,沙俄凭的不就是火器优势吗?
康熙并不傻,可以看到他对西方的科学是很重视,但他的重视却仅限于他自己,没有推向官员,更别提民间了。
科学文化方面,中国历来都是注重精神而不重视自然科学。科学多是经验为主,没有理论支持。儒家也只是讲究科举,讲究统治,为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再往下就是普通农民,更难以自发进步。统治阶级也有可能被胜利冲昏头脑了,康熙选择性地忽略威力强大的火器,而只看到俄国人被满清铁骑打到城中被包围到投降。
总之,当时的火器代差不够悬殊,对于当时的现实作用没有骑兵的作用大,何况以骑射立国的清。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读史可以明今,我们国家近些年大力发展军事科技,改革开放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既然历史上没有及时吸取经验教训,我们现在就要及时更新观念和技术,避免再次落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