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你且坐下,喝一杯茶,希望我沏的这杯茶不是太苦。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八日(1937年7月8日)《世界晚报》报道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回家
"号外!号外!中日开战了!今晨四时,日军在卢沟桥开炮,我方因炮火猛烈,不得已正式抵抗。号外!号外!中日在卢沟桥发生激战!"
七月八日,很多城市都是在天还没全亮的时候被报童们的叫卖声惊醒的。
很多人甚至连外衣都没有穿好,就跑出去买报纸。
"什么!打起来了?""咱们四万万中国人还怕小日本?打他狗日的!"
"小日本欺人太甚!""呀!真打起来啦?"
湖南,长沙女子中学。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校内早就传遍了!刘小玟和她的几个室友正在讨论这个消息。
"姐妹们,现在和小日本打起来了,国家危难之际,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了!"刘小玟双手叉腰,神情悲愤。
"我们去参加游行,敦促政府抵抗到底!"
"对!我们决不能看着我们中国人就这么被白白欺负了。"
"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绷带扎缚和救急止血吗?我们应该上前线去!男人们上战场,我们女人就在后方为他们包扎伤口,救死扶伤!"
"除了我们,我们应该动员更多的同学去!"
楼下,早有一批同学聚集了起来。
“同学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小日本欺人太甚!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家园沦陷,我们保家卫国的时刻到了!我们去投奔湘军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也去!""一起去!"
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他们什么都没带,只带了满腔的热血!他们从长沙火车站出发赶去前线。大家都兴奋极了,载歌载舞的,火车站外,站着送别的人群,他们大多是学校的学生,有与他们同龄的,也有比他们小一些的,手里举着三角形的小旗子,看着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离去……
火车站外的上空,轻轻地飘来了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刘小玟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天空,在火车的汽笛声中,呼呼地喘着气,她是一个话不多的女孩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可是一想到即将要上战场,她内心很兴奋,也有一丝担忧。
很快,他们一行二三十位同学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她们全部被编入到了战地医疗队,负责伤员的包扎和救治工作。
当她们第一次面对真实的战场时,她们一下子就懵了,极目之处断壁残垣,尸横遍野,血肉横飞,嚎叫声,爆炸声此起彼伏。
"哇~"她们实在忍不住,背过身就吐了出来~
有的当场就吓哭了,她们从来没想到过真实的战场是这样的残酷无情。她们尽情的吐,她们吐出来了幼稚,吐出了青涩,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
"还愣着干什么,快救助伤员。"声音打破了血腥的场面,在所有人心头上都打上了沉重的印记。
"对,救助伤员,我们是来救助伤员的,我们是来救人的!"刘小玟收起满腹的伤心,揩干脸上的泪水,挽起手袖,跑到伤员身边,也不管跪在了地上的鲜红的血上,将伤员撑起来,小心翼翼的将她学习的包扎处理将流血的豁口包扎了起来。她生疏的很,由于用力过猛,勒的过重,那个满脸是血液和泥土糊着,根本看不清脸庞的人,露出白白的牙齿,哼了一声。向生命的天使发出了活下去的请求。
刘小玟模糊的双眼里,永远记住了这一张年轻的面庞,鲜血混着泥土,生命在此间发芽!
她轻轻地放下他。她第一次救助,便弄疼了他,可他以后都不会痛了。
她没时间嚎哭。她轻轻放下了他,也放下了脆弱……
枪声,炮声,子弹破空的声音,时常在她耳边切换,好像敲钢琴键一样。她不管不顾,她看到伤员就上去,给他们溜走生命的地方上药,捆扎,让民夫抬走。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要把更多人他们的生命捆绑住。捂住,不让它们轻易溜走。
"撤退!撤退!"撤退的命令传来,刘小玟不断的在寻找需要救助的,动着的,呻咛着的生命。她不知道她已经救助了多少个,她一点也没感到累,她现在再也不会把伤员弄疼了。
"走啊!"一个人大步流星的冲过来,扯起刘小玟就走,刘小玟早就如行将就木一般,她半跪半爬的被拖走了,她那么消瘦,可她根本走不动。她看到,如潮水般涌过来的小日本鬼子,戴着屁帘帽的畜生,"咔嚓","蹦","一个,两个,三个……"。畜生!他们连那些受伤的失去了威胁的无辜的生灵都没放过!她突然大叫了起来,是她的错!我再快一点,也许就能救他们了!她的眼泪已经干涸,往日灵动的眸子只剩下血红的东西在燃烧。
队伍一路溃散下来,士兵们低着头,像一盘散沙,他们没守住这座城市,他们也没有能够战死沙场,他们撤退下来了,他们被打败了!
之后她所在的队伍由于所剩无几,被整编到了50师,被整编的还有她们这些随军的卫生队员。
这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她想她这一辈子会永远记得。一张满是鲜血的露出白牙的年轻的脸庞,一张张狰狞的放肆的大叫着屠杀的畜生面孔。
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年。一天,她的在女中的舍友过来找她,跟她说了一些话。她们经过了那一场大战,都变得有些漠然。不再像从前在学校里那样总是天真的大笑,或是嬉戏打闹了。倒不是她们刻意这样,而是自选择上前线以来,生与死在她们眼前轮番上演,她们变得有些麻木了。
末了,她说道:"小玟,你出来上前线还没有和你爸妈说过吧,适当些时候还是写一封信回家去,免得他们挂念你。你可是你们刘家的大小姐,千金的命。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不回去找个好人家嫁了,偏来这儿受苦。这样的日子说不定哪一天就……"
"不许你说那个字。"刘小玟未等她说完,连忙用手堵住了她的嘴。她们现在是最听不得这个字眼的,虽然每天都在经历,可是不能说。
"我长大了,我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我们诺大的国家还不拱手相送给那些畜生了。我不回去,我要跟着大部队,不把他们赶出中国,我不回去!"
"好妹妹,我们几个一起出来的,就你年纪最小,但是胆子可不小。"
刘小玟也不是没想过家里的爸爸妈妈,可是她告诉自己:将来有一天,她的爸爸妈妈会为了她的这个决定而自豪的!她一想到母亲,她突然惆怅起来。
她想妈妈了!
小玟想了想,还是决定给爸妈写一封信,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不想在父母面前尽孝的机会都没有……
她轻轻地提起笔写道:
爸爸妈妈:
你们常教导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日寇侵占我山河,屠戮我同胞,我常常恨自己不是男儿郎……女儿离家参军没有告诉你们,如果我身死异乡,望你们不要悲伤。现将身边的两块银元和在校时的一张照片寄回,留作纪念。不孝女儿刘小玟谨拜。
两块银元是发的军饷,照片上是她在学校时候拍的。照片上她身后有一棵柳树,再后面是一堵围墙,她静静地躺在一块草地上。典雅而美丽。
她把信用信皮包好,连着两块银元和照片,小心翼翼的放在衣服的上兜里,贴近心口的位置。
她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信差把她的信送回了她的家乡,交给了她的爸妈。爸妈看到她的来信和照片,先是埋怨她不该瞒着他们,其实他们又何尝不知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之理?只是也该回来道个别,看看爸妈!她还梦见爸妈说让她不要使性子,她从小锦衣玉食,要吃得苦。爸妈还说她很勇敢,比男子汉还勇敢,他们很骄傲!还说让她有时间就回家,他们都等着她回家!
"呼~呼~"警报拉响!啊!这是集合的警报!刘小玟赶快从梦里醒来,嘴角带着甜甜的微笑。
这一次,他们要到鲁南前线去,参加徐州的战役。军长谭道源亲自率队,他们是春天的时候到的下邳禹王山至台儿庄防线,那个时候青葱的翠绿才刚刚冒出尖儿来!
她一直忙忙碌碌,一直在救助伤员,她知道,就战役的规模而言,这一战应该会载入史册。
她所在22军担任了阻敌任务,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进攻的异常凶猛,受伤的人源源不断的从前线送下来。她累极了,又欣慰极了,她能救很多人,他们还可以活下去。
这次接到了有序撤离的命令,他们已经完成了阻击任务。在撤离到台东十八里地的时候,突然遭遇了日军,双方立即投入战斗,这场遭遇战始料未及,娇小瘦弱的身影在战场上来回穿梭,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刘小玟。突然,她看到连长倒在了血泊之中,她急忙起身,跑去抢救。说时迟那时快,突然冲上来一个日本军官,挥舞着军刀砍死了受伤的连长。她愤怒极了!她举起一块石头,砸倒了那个畜生,她一下一下的砸下去,把她满腔的积怨砸下去,直到砸出了脑浆。她起身时,"嗖"一颗子弹击中了她。她也倒下了。
她倒下时想道:可怜的连长,那个拖着她逃离了战场的连长!死了!可敬的连长!他是个保家卫国的英雄!可恶的侵略者!死在了正义的石头下!
她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泪水滑落,她想妈妈了……
刘小玟被民夫用担架抬到了临近的村庄的一户大娘家安顿,她浑身都没有力气,她攒了好一会劲,才睁开眼睛。她说:"想妈妈了。"她吃力的从心口处的衣兜里掏出那一封信,两块银元和那一张照片,她想让大娘帮她寄回去给她的父母。她嘴角扬起微笑,她慢慢的升起来,她回到了长沙女子中学,回到了那一棵柳树下,回到了师生们送她们上火车的那个清晨,回到了上海的战场,回到了她的家乡,回到了她父母的身边……
耳畔传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她微笑着微笑着……
她喜欢春天,那嫩绿嫩绿的,是生命的力量。她安静的躺下,一个叫做"乱葬岗"的地方,离她战斗过的地方很近很近……
她没想到,她这一封信没能寄回给父母,这样也好,也许父母直到去世,也相信他们的孩子还活着,活着都不容易的年代……
后记
后来,那位大娘东西还没来得及寄出,徐州便沦陷了,她也只能像一根浮萍一样,向南方逃难。她把这三件极其珍贵的东西藏在了箱子底下,逃难回来后,由于受潮,信皮和信全沤烂了,字迹也无法看清。好在她看过信,依稀记得内容。可是地址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后来,特殊的年代,红卫兵把"乱葬岗"平了,她趁着人们离去,又堆起来一座坟。她知道,这一座坟墓永远不能平,不能倒,不能消失。要不然就真的没人再记得那里有一个年轻的生命了。你看,每年的柳树发芽,嫩绿嫩绿的,多美啊!就像那个美丽的女孩一样!
后来,她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自己的孙子,她的孙子讲给了他的儿子。一家三代人,如候鸟守候着等待归家的人。
66年后,网络的快速传播为完成这个未遂的遗愿提供了契机。
这位大娘的孙子名叫陈开灵,家住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2004年,他50多岁了,是一名教师。他从14岁听到这个故事,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英雄的亲人。我想每个读到这个故事的人都应该记住他的名字。
经过社会各界不懈的探访,人们知道了她的真实名字:刘守玟!还在汉寿县新兴乡军刘村找到了她的家。村里的老人告诉探访人员:"这里,曾有一个姓刘的大户人家,其女儿于1935年前往长沙女中读书……"。
我们不难想象,她应该是出生于一个富贵家庭。她的父母应该是饱读诗书有学有名之士,给她起名守玟,玟指美玉。我们也不难想象,她信中所写所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00四年七月六日,在"卢沟桥事变"67周年的前一天,湖南方面派人来到柳新镇陈塘村,在刘守玟的坟墓前洒上了家乡的泥土和清泉,永悼英雄之灵。后来,将她的遗骨迁回了湖南。很多人来送别她……
刘守玟烈士(1920-1938),这是她生前留下的唯一照片
刘守玟愤怒地砸死了日本军官
二〇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军刘村刘氏族人的强烈要求下,湖南长沙革命烈士陵园最终同意将女兵遗骸移交故里。刘氏家族在军刘村举行隆重的迎灵仪式,几乎所有族人都来到现场。至此,经过67年的寻找和努力,十八岁抗日烈士刘守玫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刘守玟烈士雕像
抗日女英雄刘守玟千古
刘守玟魂归故里
在安葬烈士的遗址上,如今也树立起来了一座碑,碑上写着:"湖南女兵 ,刘守玟君;豆蔻年华,出身豪门;芳龄十八,香消玉殒;烈士遗物,流传至今;几度风雨,几多艰辛;犹记当年,夙愿成真;勿忘先烈,常怀感恩……
在安葬刘守玟烈士的遗址上立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作者寄语
当我读到刘守玟烈士的故事,我泪如泉涌……一度不能自已。
我得写一点东西,哪怕是一文不值,也要表达我对这位抗日英烈的敬佩。
故事中的刘小玟原型就是刘守玟,因为一些资料的缺失,我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作了这篇故事。摒弃传统的记叙式的讲法,我想讲得更真实些,更有感情些,更能打动人心一些。我想把她的故事分享给你们,以告慰这位逝去多年的英雄的在天之灵。我讲的不是很好,权当作抛砖引玉了。
欢迎评论交流,如果喜欢我的创作的话,可以给我点点关注~
文/
本文为号作者原创。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