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在浩瀚的宇宙中,又一位中国女性踏上了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
前两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了,三位航天员之中,王浩泽让米粒妈眼前一亮。她不仅是本次执飞任务中唯一的女性航天员,还是我国首位女性飞行工程师。
也就是说,她从一名给其他航天员保驾护航的造火箭的工程师,成为了一名亲自飞向太空的航天员。
老粉们可能都有印象,米粒妈的姥姥姥爷和妈妈,都是一辈子投身于航天事业的航天人,老爸也曾在航天部工作了十多年。
所以不夸张地说,米粒妈一家老小都是“航天迷”,所以看到她的经历,米粒妈也是特别好奇,放弃了造火箭,亲自坐火箭,这一路,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王浩泽出生在河北,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她们的爸爸做过一段时间老师之后,转行成为了一名交通警察,妈妈一直在一所中学担任老师。
从小,父母特别注重培养姐妹俩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有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妈妈还会给姐妹俩讲一些关于生物的小知识,或者安排她们做一些小游戏,家庭的气氛总是那么轻松、愉悦,又弥漫着书香气。
在这样的教育下,王浩泽对自己也的要求也特别严格,从小学到大学,从来不需要家里人操心,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在大学期间,王浩泽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不仅学习好,她也特别擅长运动,尤其是自小就坚持的长跑,帮她拿下了江苏省大运会的一块金牌和一块银牌。
因为成绩优异、综合素养高,她被直接保送进本校的工程热物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从此,一扇新领域的大门,向她徐徐展开了。
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了北京动力航天所,参与研发新型火箭发动机。她曾说过“我喜欢挑战未知领域,享受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成就感。”
所以当面对复杂的方程式、谜一样的参数、天书般的运算逻辑时,她永远都是“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每当亲手解决一个难题,她都会感受到无比的幸福。
但做久了火箭工程师,她也萌生出了去天上看一看的想法。
借着国家选拔航天员的机会,她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结果还真的通过了层层选拔,成功入选第三批航天员队伍。
虽然她多年来一直在钻研新型火箭发动机,但真正通过选拔成为一名航天员、进入舱门内部进行精密操作,对她来说都充满了新奇和挑战。
选拔过程中,她们需要通过各种严苛的测试。
第一次坐离心机的时候,短短几十秒就要承受6个G的负荷,王浩泽觉得难受极了,呼吸也变得困难,肺部就好像要撕裂了一样,但她始终咬牙坚持。
因为一股不服输的尽头在顶着她、鼓励她,她说“离心机教员说他有一个警铃,这么多年从未响过,从来没有航天员按下过。我当时就握着这个警铃,一直在做思想挣扎。虽然很难受,但我觉得我不能按,我不能成为第一个按警铃的人。”
虽然刚开始参加选拔训练时,总是不得要领,特别是很多对飞行员来说习以为常的项目,对王浩泽却是个挑战。
面对这种训练,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埋头苦练,一练就是近千次,直到形成肌肉记忆,直到练得每一次都能做得非常标准。
在苦练基本功之外,她也带着自己工程师的思维去完成训练。
比如在练习出舱时,航天员需要穿上百余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去模拟出舱过闸的动作。
除了航天服本身的重量,服装内还加上了大气压,这让航天员们举手投足都很吃力,更别说要将软管束的接头插入直径仅约1厘米的插孔。
但王浩泽就会去思考,身体呈现什么样的姿态能拓展服装的操作范围,手应该握在哪个位置可以更牢,更好发力。
最终,王浩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部考核,被确定为神舟十九号任务航天员。正是这样有思考,有技巧,又肯吃苦的心态,把她送入青云端。
据她自己说,她的坚韧、毅力和勇气,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母亲。
她从小最佩服的人就是她的母亲了。
王浩泽的妈妈小时候家境比较贫寒,所以很早就被迫辍学,帮衬着家里做农活。
但她却没有就此向命运低头,她一边干着农活,一边挤时间出来看书,全靠自学考上了师范学校,最终成为了一名老师,成功改变了命运。
母亲也经常教导姐妹俩,视野要开阔,没有什么工作是女生不能做、不适合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想要得到,就必须努力争取,当然,也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心力。
在谈到妈妈对自己的影响时,王浩泽说:我从没有觉得什么事情是女孩子不能做的。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让梦想这样的词汇不再空泛的,正是家长的身体力行。
所以当面对异常严苛的训练条件时,王浩泽也从没想过退缩。
训练时的苦,被她化作浪漫的文字,留在了日记本上:
在沙漠进行48小时的野外生存训练时,她写:“既感受到了沙漠温差几十摄氏度的残酷,又领略到躺在伞布上看着漫天星汉灿烂的浪漫柔情”;
在狭小环境进行了72小时心理适应性训练后,她写:“靠着顽强的毅力,我们从做题时的‘特困生’到一次警铃都没响起的‘特优生’,团结协作熬过了三天三夜”;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训练时,她写:“即使背过身去也能感觉到呼啸的海风拍打着后脑勺,耳朵根被浪花一刀刀割着……当人一坐上船,看到蓝天白云、碧波万顷展现在眼前,清爽的海风拂面而过,一瞬间所有的不适感都烟消云散,整个人精神焕发”。
王浩泽说,星河滚烫、梦想发光,要“让每一个日出日落都成为宇宙精彩的记忆”。
她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替我们探索浩瀚的宇宙星空了。
米粒妈想起随着神舟十三号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王亚平。
当初她探索太空时,NASA前宇航员凯蒂·科尔曼,向她发来了祝福,她说:When you look out the window and you see the stars and the Earth, billions of women will be looking out that window with you.(当你看向窗外的星星,看见我们的地球,别忘了,数十亿女性也借着你的目光看向窗外。)
不得不说,这种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为姐妹们的闪耀而自豪的感情,真是太美妙了。
当年王亚平航向太空的时候,让米粒妈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对女儿的浪漫告白:“妈妈去给你摘星星了。”
其实看看她的履历,你会发现,她一直在挑战自己。
从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和各种飞行技能的骨干飞行员,到执行了多次大型任务的运输航空兵,王亚平有着一个坚毅刚强的灵魂,以及执着的、铁一般的意志。
这些美好的品质,也支持着她从一名飞行员,成为了登上太空的第二位女性航天员。
那次航行中,她还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天宫二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太空授课”。
我想,王亚平的女儿从5岁就见证了妈妈给她“摘星星”,一定会更加向往星辰大海吧。
关于星河宇宙,她能摸到妈妈的航天装备和天空的星辰,关于梦想,她能看到妈妈为之追逐并实现的全过程。
当越来越多的女性上天、入海、远走、高飞,就像凯蒂·科尔曼说的那句话一样,也有着更多女性随着她们的眼睛看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那是我们的姐妹,我们的女儿,是我们的未来。
她们在心里埋下的打破禁锢和偏见的种子,终有一天,会破土勃发。
再说点题外话,从王浩泽的名字,我想到了今年的脱口秀节目里,颜怡颜悦讲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洞察,就是关于男生和女生名字的区别。
女孩子从小就被要求要温柔文静,所以她们的名字大多是,“静静,乐乐,怡,悦,全是emoji”。
而那些大词,“广智,志胜,一听就是要去征服世界的男人”。
而女孩子的名字里很少有动词,“听过的唯一一个带动词的女孩名字是招娣”。
米粒妈想起来,亦舒写过一个关于《红楼梦》的小短篇,她在这篇故事里,把林黛玉的名字改成了凌岱宇,看起来是不是马上变了观感?
从一个娇娇滴滴、手无缚鸡之力的富家女,变成了剑眉星目、器宇轩昂的翩翩少年。
一个名字的改动,竟然可以赋予一个人如此截然不同的力量,同样,当女性在那些“不适合女性”的领域闪闪发光时,更展示出了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美。
就像王亚平、王浩泽努力成为优秀的航天员,让人们意识到,女性也可以在太空探索遨游,从而改变了整个行业的观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为全体女性的“改名”呢?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