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南塘河,来到了(宁波)段塘,昨天我们聊了这“段塘”一名的由来,今天我们暂时先让小康王赵构同志休息休息,来讲讲关于宁波话的故事。你知道吗?在宁波话中,这“段塘”一词,还代表了一段贬义的含义哦,甚至说他是骂人的脏话,也不为过啊。
据《鄞县通志》的记载,“段塘,为鄞之南乡地名,甬称妇女不知修饰礼教,而言语烦琐无节度者,曰段塘阿姆,亦曰段塘叔婆,省曰段塘,又以称男子言语无度者”。通俗点来说,就是被称为“段塘”的人,多是那种在外观上衣冠不整,邋里邋遢的,缺乏基本的仪容仪表常识;说起话来不但声音很大,逻辑性也很差,不着边际;或者说话不知道场合,分不清什么样的话该说、什么样的话不该说的人,而且不单单狭隘的是说女的,男的要是发展到这一状态也能这么讲。
那么这下问题就来了,既然昨天我们说到过,这“段塘”地名,是因为小康王赵构同志逃难时,飞骑白马踏断河塘而来,那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地名,为啥会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呢?别着急,让我们寻着《鄞县通志》的《方言篇》继续往下看,里面也是做了简单的解释和分析的,其得名之初,或因段塘妇女偶有装扮花灯中之角色,沿街随行随唱,以乞化钱物者,故俗有“段塘阿姆闹花灯”之语,因此以称一般言行相似之男女。所以由此我们可以扩展开去思考一下,可能是因为曾经的段塘地处罗城与西乡的城乡结合地带,住的也多是贫寒人家,衣衫破破烂烂,说话大大咧咧,他们为生计而奔忙,哪懂这么多的繁文缛节,于是,在当时所谓的上等人、城里人眼里,他们的言谈举止就显得没有修养,像神经病一样了。本来好好的一个地名,就这样被戴上了一层贬义的含义。
每每一说起方言,我们总是会习惯性的加上另一个词——老底子,所有方言的由来和说法均可以笼统的让“老底子”来背锅,但请千万别忘了,方言如所有的语言一样,都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改变的,所以这所谓的“老底子”到此是老到啥时候呢?谁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反观现在的段塘,高楼拔地而起,街道整洁美丽,哪里还找得到城乡结合部、“乡下头”的感觉。所以看完这篇的朋友,千万不要因此而对段塘有别样的看法哦。而且,在表示地名的时候,宁波话中念“段塘”,最后一个音往下走,在表示贬义时,念“段塘”,最后一个音是往上走的,千万别搞反了,不然容易挨揍。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聊到这里了,明天随我一起去寻找一座小庙吧,我们的老朋友赵构同志,又要返场了。关注我,咱们不见不散。
DEEPIN宁波,跟我一起逛宁波,感受宁波底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