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红星新闻等媒体报道,一段网传监控视频显示,11月2日晚9时多,一名小女孩进入电梯,随后,一名男孩也进入电梯,该男孩站在该小女孩身后,第一次伸出手想要碰小女孩后背,随后在电梯门打开之际,冲上去捂住小女孩口鼻。不少具有朴素正义观念的网友既关心受害女孩的处境,也为施害男孩的行为感到忧虑。
11月4日,江西乐平警方发布通报:经查,事发当日21时20分许,刘某某(男,14岁)乘坐电梯时对王某某(女,7岁)进行捂嘴并猥亵,在将王某某抱出电梯时被路人发现后逃离现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刘某某的行为构成猥亵他人,乐平市公安局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与常见的猥亵行为不同,这起事件中的施害者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其中的加害者距离18岁这个“门槛”还有好几岁的距离,这再次引起不少网民对“违法低龄化”现象的关注和担忧。从警方的处理来看,伤害女童的14岁男子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符合法律相关规定。不过,如果猥亵女童的男子已经年满16岁,其付出的代价恐怕不止于行拘,而可能会被以强制猥亵罪追究刑事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部门依法对这起事件做出处理,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未成年加害者的年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因此,对王某某而言,行政拘留的意义,更多在于警示性的处罚,而不会使其在实质上失去人身自由。
当前,我国的最低刑责年龄为12岁,但这只适用于少数极端恶劣的情况。对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而言,多数犯罪都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一方面,未成年人的思想与行为能力尚不健全,将其与成年犯罪者区别开来,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对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现象,不能止步于行政处罚,更需要从多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和约束管理,如此才能使其对自己的错误有深刻认知,进而引以为戒,走上正路。
首先,家庭教育必须做到位。上述事件中的王某某,在公共场所对女童做出如此突破底线的行为,这背后的家庭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其监护人存在失职问题。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善良的品性,反之,则可能导致孩子接受错误的价值观,缺乏对他人的关心,没有同理心,甚至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肆意伤害无辜。对于未成年人的道德伦理、心理健康和两性观念等,监护人也都有义务做好教育和引导。
再者,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也不可或缺。14岁的未成年人,一般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教师面对学生,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这个年龄段的人,虽然还不是成年人,但已经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成人化的转变,也是三观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老师必须掌握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帮助孩子在发育和成长阶段走向成熟和健康。对于犯下严重错误乃至做出违法行为的学生,学校更要重点关注,严格管束,防止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现实中,不乏有成年人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一些看似“玩玩闹闹”的孩子间的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然而,很多猥亵和暴力行为,正是打着“童年无忌”或者“开玩笑”的旗号进行的。一些成年人既看不清施害者的行为本质,也不能在受害者遭到侵害后及时进行救助,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真的要多多留心,当发现孩子出现任何不法行为苗头的时候,进行及时制止与引导,让孩子懂事、懂法。与此同时,若发现孩子突然情绪不好或性格大变时,也不要用“孩子不听话”之类的理由来转移问题,而是要找到其中真正的原因,或许孩子不正常的表现背后,就是遭遇了一些特别的伤害,只是不能或者不敢说出来罢了。
要消除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病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进一步全方位系统性地加强教育引导,让未成年人养成端正的观念,让长出“牙齿”的法律保护好每一个孩子。品,在评估性作业中,这会构成学术不端,在非评估性作业中这样做,则是“让AI剥夺你的学习机会”。随后,教授又解释道:学校允许学生适当使用AI工具支持个人学习、研究和形成性工作,只是建议我们与导师进行讨论,达成如何以最佳方式使用AI的共识,进而从预期的教育体验中获益。
开学后,我见到了自己的导师,于是循着学院的建议与他就AI展开了讨论。这时我才了解到,较早普及生成式AI的欧美国家,已经有许多高校因此经历过严重的“信任危机”。起初,人们并不认为AI能够代替学生完成作业,以至于有教师鼓励学生用AI生成内容,作为一种趣味教学,但AI技术飞速进展,很快就让学生足以交上难辨真伪的作业。许多高校这时才意识到生成式AI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开始紧急修补制度漏洞,并寻求各种“鉴定AI率”的技术工具,对学生加以约束,部分学生则试着与学校“斗智斗勇”,并就“AI鉴定”的准确性与学校发生矛盾。这一番折腾下来,自然会有学生想要“避嫌”,干脆不说自己会使用AI,尤其是那些成功申上名校、心气较高的外国学生,更不愿意沾染上“作弊”的嫌疑。
总结西方学术界对AI的态度,矛盾而复杂,大概是最准确的说法。一方面,各大高校在实操层面对AI生成内容严防死守,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实,但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知识的前沿阵地,也希望尽可能表现出拥抱技术进步的积极姿态。于是,我们才会看到高校一边以强烈信号警告学生,以至于让不少学生产生“AI羞耻”,一边又提出学生可以用适当的方式使用AI工具。最终,裁量权更多处于教师手中。对此,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标准和判断。
如果仅是介绍海外高校对AI的态度,这篇文章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作为一名跨越国境寻求知识的留学生、以及一名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非英语母语者,我和许多身边的“留子”同伴,对此还有一些不同于当地学生的独特体会。回到开学迎新会的那场“迷你民调”,我毫不犹豫地举手,是因为我站在留学生与非母语者的立场上,真的非常庆幸,能在留学期间赶上AI技术这一波发展。
对高校而言,学生使用AI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实现“学习的外包”。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为了自己的方便,连学习都“外包”出去,自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傻事。然而,和只需要学习知识、领悟方法的欧美本土学生不同,我们这些留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还要面对许多额外的压力。比如,即便雅思分数再高,海量的阅读材料都会“烧掉”留学生的大把时间,因为我们不具备英语母语者从小养成的文字直觉和跳读能力;又比如,在理解西方学术界的理论框架与话语时,我们总是要根据自己在国内已经形成的观念,对文化背景和语义语境进行额外的替换转义。
这些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负担,其实并非求得真知的必经之路,而只是我们身在异乡不得不付出的学习成本。如今,如果技术进步能让非西方的学生和学者将这些额外的负担“外包”出去,通过AI工具辅助翻译、理解外文的内涵和语境,我想我们并不会因此损失“学习的机会”,而只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可供投入更有实际意义的学习。
就在上周,一个不同专业的留学生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款AI应用,可以将英文的论文、专著、讲义、PPT等材料自动提炼为内容摘要,并生成一男一女的对话播客,使用户可以通过听的方式了解其内容。这帮了我大忙,不仅省去了许多整理文献材料的功夫,也让我能把通勤、运动等时间利用起来,以听播客的形式进行学习。我问他,这么好的应用是从哪里知道的,他告诉我,是他们学院的一位教授主动向学生推荐的,还特别提到很适合留学生。那一刻,我很欣慰有老师能懂我们,也对AI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多了一分相信。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