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先决条件,而工业领域不仅是设备更新的主要需求端,也是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供给端和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重要承载端。
今年以来,国家、省多次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新一轮工业设备更新浪潮正在全国多地掀起。作为制造强市,青岛也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紧抓机遇,积极用好用足政策动能,撬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青岛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相继出台,明确提出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为重点,统筹实施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优质设备供给“五大行动”,以设备更新推动制造业“焕新”,到2027年,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8%以上。
在一揽子政策的推动下,工业企业正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居山东省首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打造城市向“新”力!青岛正以设备更新赋能工业转型升级。
产业焕新机
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家电、汽车等消费品销量“噌噌”上涨。向“新”而行,不仅推动着消费品“升级换代”,更促进着生产力“系统变革”,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青岛优势产业,正通过高端先进设备的应用,促进产业向更高能级迈进。
2024年以来,海信冰箱公司借助以旧换新的契机,结合多项行业引领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满足用户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原创真空冰温科技,能让食材进入低氧低压环境,有效减缓食材的氧化速度;真空头等舱、真空魔方及真空魔方pro等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海信璀璨565真空头等舱全嵌冰箱,更是将保鲜提升至分子层面,实现7天封藏一级鲜。
在《工赋青岛》2024年第五期的节目现场,海信冰箱有限公司副总裁邢启文分享了海信对“新制造”的深刻理解:“‘新制造’在海信的定义里具体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必须要高水平运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化,第二是必须有创新的制造模式,打通从产品设计、工艺管理、物料采购、生产交付以及最终物流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全链路上的管理创新。”
未来三年,海信冰箱预计将继续投入3亿元,聚焦数字化转型和业务流程变革,推进高效低碳智能化工厂建设,打造零碳工厂和灯塔工厂标杆。
而一汽解放的“新”则是体现在选择将轻型车产业“All in”新能源上。开发超越用户期望而又让用户感觉到物超所值的产品,是一汽解放的“双超”理念。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玉海:“整个解放公司高度重视新能源,纯电产品覆盖从80度到160度,可以适应各种续航的需求,为用户打造好开、耐用、科技、节能的‘全能战士’。”
事实上,从2020年至今,一汽解放每年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都保持在4亿元左右。今年,在各级政策的引导下,一汽解放又启动了多个设备更新项目,例如投资2.3亿元的轻型车车架业务整合和技术升级项目,就是针对李沧厂区最后剩余的部分产能和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并整合至即墨工厂。目前,即墨厂区的新设备也已进入调试阶段。
另外,一汽解放总投资8000万元的涂装环保技术升级项目也已启动试生产,投产后,每年将降低碳排放约8000吨,将为汽车产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升级新路径
工业领域高水平的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经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的有效路径。依托不断成长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青岛正在新一轮工业设备更新中推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走深向实。
过去提到海克斯康,业内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就是“三坐标”,而现在的海克斯康已经从单一的设备供应商成长为了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不断打开智能化的“新方式”。95%的汽车、85%的航空航天,包括75%的手机,海克斯康都伴随在我们的左右。
以“爱达魔都号”为例,海克斯康为其设计了一个Smart3D的数字管理平台,可以管理到每一个零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将预维护和预安装的方案提供到客户手上,从而保证了轮船在大海上的安全航行。
同时,在检测设备方面,海克斯康自主研发的0.5精度的测量机,将更好助力高端精密仪器的生产。
海克斯康商务运营事业群副总裁詹亚南:“要测得好才能造得好。海克斯康作为青岛仪器仪表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我们有这种使命,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知道,青岛也是仪器仪表之都。”
“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设备,决定了生产工艺的先进性,从而决定了产品的先进性和竞争力。而在数控冲床领域,则更是如此。
青岛大东科技自成立起就投入了巨大的研发成本开发属于自己的数控系统,历时2年成功打破了国外系统的垄断,也使数控冲床的成本大大下降,让更多的国内钣金企业买得起、用得上中国制造的数控冲床。短短几年,大东科技的产品就占据了行业内全国销量排行榜的第二名。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目标,青岛大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成忠在节目现场表示,公司将继续致力于自动化产线研发与生产,整合资源,实现无人化工厂。
李成忠:“我们推出了一种冲割复合机,将转塔冲床和激光切割机融合到一起,用一台机器搞定两台的工序。我们还推出了全自动切管机,对于批量化的管材型材加工实现自动化上料,减少人工干预,为客户增加竞争实力。”
向“新”向未来
当前,国家、省、市都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向“新”而行。那么该如何推动政策取得更好效果?青岛制造业如何紧抓机遇,向新、向智、向绿更好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东建议,在设备更新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以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拥抱新的发展机遇。
陈晓东认为企业要把握好设备更新这个机遇和趋势,根据自己未来的战略发展和现实的市场状况作出合理判断。在设备上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淘汰,也有可能进行一部分的技术更新,通过技术赋能、数字赋能、绿色赋能,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向更高能级迈进。
青岛科技大学欧盟与德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庆党认为,政府应加强引导,进一步发挥产业链主的引领作用,“自上而下”形成体系和标准,拉动产业链上企业设备更新与整个产业链条相匹配,共享政府政策及方案红利,形成健康的产业集群。
“工”赋青岛“智”造强市
近年来,青岛一直把技术改造作为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自2018年起,就创新实施普惠性企业技改设备投资奖补政策,奖补资金近两年均保持在8亿元以上,年均支持企业350家左右,资金总量及支持企业数量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瞄准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出现的产品新需求和服务新需求,青岛正加快打造设备更新“工具箱”,统筹市级财政资金8.1亿元,40个项目纳入国家工业领域技改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第一批清单,强化政策供给;172项产品入选《山东省优质设备供给目录(第一批)》,29项产品纳入《山东省工程机械产业链优质产品目录》,47项装备产品进入《2024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推动更多“青岛制造”在全省设备更新攻坚战中担当重任。发布“青岛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供需资源库”,打通供需对接、服务赋能、典型引领等各个环节,打造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青岛模式”。
以设备更新,抓更新机遇。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青岛以创建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为契机,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新一轮更高水平技改升级走深走实,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