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全球,卖全球。越出海,越爱国。”
采访|《中国企业家》记者 何伊凡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
编辑|姚赟
头图来源|受访者
丁立国很快被自己“打脸”了。
“打死也不出海。”7年前,当合作伙伴跟他提议“去印尼试试”,他的回应直截了当。回忆那时的情况,丁立国说:“那时候,我天天抄《金刚经》,睡不着觉,烦得要命。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会犯这种错误?”
丁立国是德龙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德龙)的掌舵人。后者是国内民营钢铁巨头之一。伴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脚步,怀揣着对海外增量市场的憧憬,2014年前后,丁立国决定去东南亚建厂。但就是这次“出海”,他接连跌了两次大跟头——
2014年,德龙马来西亚钢铁项目本已获得政府批文,但因马航MH370事件和其他种种原因,辗转搁浅。同年,丁立国转向泰国,合资建设60万吨热轧窄带轧钢厂,在项目已盈利的情况下,最终由于双方在股东权益、利益诉求、沟通模式及文化上的差异,2017年德龙被迫退出。
“深夜疗伤,清晨赶路。”那段时间,丁立国用这样一句富有诗意的语言,深埋自己经历的现实苦痛和内心挣扎。
两度折戟后,丁立国对东南亚的好奇和热情并未散去。没多久,因偶然的机会,他将目光投向印尼苏拉威西岛,最终在此落子——印尼德信。从2017年12月项目一期开工建设,到2021年3月实现2线全流程投产,产能规模达350万吨。
随后,为满足东南亚国家钢铁市场需求,2022年3月,丁立国继续增资进行一期扩建,最终产能规模达到年产700万吨。由此,印尼德信成为中国在海外投资规模最大的普碳钢全流程钢铁企业。
至今,丁立国还清晰记得,第一次踏上苏拉威西岛时的情景——2017年5月,那里还是一片荒原,“附近啥都没有,荒郊野岭,原始森林,一个小村子也就几百人,猴子比人多”。
苏拉威西岛是印尼中东部的一个大型岛屿,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土镍矿产区之一,终年气温28摄氏度,拥有深水良港。2013年,青山集团在此建立了“中国-印尼综合产业园青山园区”。据丁立国回忆,德龙就是园区当时首批招商阶段被引入的企业。
10年前,丁立国就将德龙的国际化战略定位为“走进世界,奔向未来”。“走进”的意思,就像跟一个人交往一样,“一定要走进他的内心,双向融合”。他亦深知,到海外去,未来很多因素都是不确定的,“你得带着一种好奇心,或者敢于挑战的决心”。
事业如此,人生亦然。“奔向未来是终极目标,过程中,你得有心理准备。”今年10月中旬,丁立国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这样说道。
回首印尼德信项目,从一片原始森林到现代化的钢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海外竞争环境复杂多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也给德龙钢铁的海外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多方压力叠加,印尼德信项目为何能立得住?
丁立国认为,第一,大背景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和双循环新格局的影响,“企业家越出国,越爱国。”
第二,系统来看,民营经济“走出去”应该抱团取暖。“比如,依托园区基础设施,把工业产业引到一起,大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丁立国说,“这样,无论是产业链资本使用,还是对公共设施的增量使用,能降低成本,对大家来说抱团发展、抱团取暖都有优势。”
第三,则是“三个有利于”——要给当地的经济、当地的企业和当地的员工做贡献,与当地共生,形成真正的产业链生态。在他看来,“走出去”如果仅是完成了企业“国际化”,那还不是“全球化”。“我们要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从原料采购、产品研发与制造、销售与服务等全价值链,都在印尼做到了本土化,如果产品都从国内出去的,肯定不行。”
融合、共生,多次出现在丁立国的话语体系中。他深知企业发展离不开当地社会支持,因此在建设印尼德信的同时,积极回馈当地社区。他投入大量资金为当地修建基础设施、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当地人、当地企业。我告诫管理层,不管是当高管还是一把手,你光有霸气、勇气还不行,你得有正气,得有雅气,得有大气。”丁立国说。他在印尼待了两个月,政、商、教、民,都会去接触、学习。“印尼语、马来语,我也得学。”
回溯来看,德龙在国际化方面的战略布局较早,是中国民营钢铁企业中较早进行“出海”探索的企业之一。早在2005年,德龙钢铁就启动了国际市场调研工作,考察了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南非、西亚、中亚、俄罗斯、蒙古国、东亚、东盟十国等地。
丁立国用“忍不住”来形容自己对出海的热情。其背后,不只是个人好奇心“作祟”,还有一个企业家对于海外商机的天然敏感。过去十多年,他简直成了“空中飞人”。尤其近两年,他有一半时间“漂”在海外。去年仅在中亚的五个国家,他就连续跑了四个。
回首印尼德信项目,从一片原始森林到现代化的钢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来源:受访者
当中国钢铁行业步入存量整合阶段,德龙——这家年产能3500万吨的钢铁集团在全球扩张中强势出击。作为钢铁行业“走出去”的标杆,“印尼德信”已成为中国在海外建设的最大单体钢铁企业,并成为支撑德龙业绩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而今,包括“印尼德信”在内,还有华友钴业、格林美、贝特瑞、南钢、旭阳、华丰铝业等将近50家中国企业在此驻扎,岛上聚集了十几万人。沿着岛屿海岸线,运输管道交错,机器轰鸣,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这座园区已变成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最大海外基地之一。
抱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美好愿望,但“内卷”之风也是一个残酷现实。
如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所言,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大企业和小企业,央国企和民企,主机厂和零部件厂等,都应该组成“军团”,以防范风险,相互帮助。但他同时强调,要注意和当地企业合作,深度融入当地发展。
丁立国认为,企业“出海”目前的最大风险是国别风险。拿东南亚来说,除了政治还有文化冲突,背后风险也需要深入调研。“你今天‘走出去’,全球化布局,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收益背后,可能风险更大。另外,还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一定要合规合法,融入当地。”
宋志平提醒,大出海的过程不光是高歌猛进,还要注意到,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今年5月,他在沃伦港大学迪拜校区给学生讲课,他们也都是中国企业家。
宋志平讲到企业出海的五大风险:第一就是政治;第二是政策,比如调整税率;第三是法律;第四是汇率;第五是安全。“今天我们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有些钱可以不挣,有些财产甚至可以丢掉,我们也要让职工安全。”他说。
丁立国环游世界十多年,54岁的他直言,自己头发少了,但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回头来看,他认为,企业家要始终保持心理年轻,有一种好奇心,对新生事物不排斥,敢于去探索,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实践。另外从现实出发,也要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丁立国 摄影:邓攀
“世界很大,我们都应该去看看。”丁立国说,他习惯讲唐山话,一句英文也不会讲,但从来没停止走向世界、奔向未来的脚步。在他心里,自知之明对一个人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他知道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靠自我成长,去认知这个世界和文化。
去年春节,他朗诵了汪国真的一首诗《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诗中这两句,表达了他的心境。
丁立国是河北唐山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深圳返乡,在唐山收购了一家轧钢厂,由此开启了钢铁事业生涯。1992年,全国年产钢8000万吨,德龙年产钢3万吨;2020年以来,全国年产钢步入10亿吨赛道,而德龙也已具备年产钢铁3500万吨的生产能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边界,是企业家认知的延伸。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中国民营企业不断转换赛道,谋求多元扩张。德龙则坚持“守一”,聚焦钢铁主业。如丁立国在多个场合所言,“一件事、一辈子、一直做、一定成”。对于抱团,他亦强调,生态布局要围绕主业展开,不能为了扩张而收购,“我就专注做钢铁”。
随着新大航海时代来临,从单纯的“全球营销”向“全球制造”转变,意味着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而是深入到海外进行生产布局。这一转变,挑战在于需要应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差异,以及复杂的市场规则和激烈的竞争。
机遇同样巨大。通过深入本地布局“全球制造”能力,企业更贴近当地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响应速度,同时也能利用全球资源,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成为真正的行业全球领导者。
德龙的全球化旅程是怎样的,它的探索又能给中国民营企业出海带来哪些参考?10月中旬,《中国企业家》杂志邀请丁立国、宋志平围绕“出海”进行了一场对话。以下为独家对话实录(有删减):
德龙出海,在原始森林建工厂
《中国企业家》:最初怎么决定要出海的?
丁立国:出海热潮从去年起就备受关注。
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到2023年,刚好过去了10年。德龙钢铁集团国际化的定位叫“走进世界,奔向未来”。“走进”的意思,就像和一个人交往,一定要走进这个人的内心,采取多种举措,实现双向融合。奔向未来的“未来”,就是海外。
但到海外去,很多因素都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你还得带着好奇心,或者敢于挑战的决心。人生有很多事情不会一帆风顺。市场有起伏、有周期,奔向未来是终极目标,过程中,你得有心理准备。
2013年,我们组织团队踏上了国际化之路,恰逢“一带一路”倡议开启,我们算是很早去践行这一倡议的企业。我本人每年都会出去考察,全球市场我也看得比较多。今年以来,我有一半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
我去年给自己定位:半年在国外,半年在国内。
去年,我在中亚,五个国家连续跑了四个。除了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我都去看了。前年,我足足飞了俩月,从印尼、东南亚、中东,飞到非洲,结束后又到欧洲走了一圈。
经过考察,2014年我们决定在东南亚建厂。为什么选在这里?一是,东南亚有11个国家,人口有6亿多,钢的需求大概1亿吨,但它自己只能生产3000万吨,剩下7000万吨得靠进口,这有点像中国25年前,甚至30年前的情况。
做生意要做增量,同时结合和研究这个国家或区域发生的变化,去抓住机会。机会不是撞来的,你得有预判,有站位,这是基础。
当时我们看到,《商业周刊》评价,最好出海目的地是东南亚,东南亚国家里较好的是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但新加坡不能搞钢铁。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两个国家,也是不错的市场。但恰恰在这两个国家,我们都交了学费。
来源:受访者
为了发展亚洲钢厂业务,巴西的淡水河谷把配矿场地放在了马来西亚,我在这旁边买了地,准备在堆矿场地旁边建钢厂。推进过程中,2014年就发生了马航事件,我们有两位员工在那架飞机上。
当时在马来西亚出了这件事儿,我们也没有申诉的渠道,后来就没在那儿建,买的地也都损失了。我这人有时候(行事风格)大开大合,敢舍也敢得,所以就撤了。
同时,我们也在泰国建厂,就是在泰国芭提雅边上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很多外资企业都在那儿,这个工业区离曼谷车程大概不到2小时。在马来西亚,我希望上钢铁产线的前端,在泰国,则是上终端。在马来西亚将矿石炼成钢,然后把钢坯拉到泰国做深加工,因为泰国市场好。马来西亚其实没有太大市场,当地政府也不允许我们在当地销售太多。
在泰国项目,我们是在2015年如期投产的,2016年,整个钢铁形势好起来了。泰国公司当时有三个小股东,每个人持有15%股权,他们用尽手段设置各种困难,把我们赶出来了。
后来,泰国的项目就失败了,一直到2017年,他们把最后一笔款结了。后来我给长江商学院讲课,主题就叫“深夜疗伤,清晨赶路”。在后来的“疗伤”过程中,我们在河北保定的钢厂也关掉了,产能卖给了青山集团。
这时青山集团找到我,问我要不要去印尼试试?我说我打死也不去。那阵子我天天抄《金刚经》,睡不着觉,烦得要命。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犯这种错误?问题出在哪儿?但到了2017年5月,我还是忍不住,想去看看。
刚到印尼苏拉威西岛时,那里附近什么都没有,一个小村子几百人,猴子比人多,荒郊野岭,原始森林。现在大概有十几万人,码头、发电厂基础设施齐备。德龙前后投了30多亿美元,苏拉威西岛的德信钢铁和德天焦化建成。华友钴业、格林美、贝特瑞、南钢、旭阳、华丰铝业,将近50家企业驻扎在青山园区,那里已经变成中国和印尼之间最大的投资园区。
那时看到都是原始森林,但还是忍不住,我说,挺好,应该干。我们总裁和总经理都说别干了,说咱们派不出人来。我说你俩不来,咱找副总,你回去就打电话,下午2点他就到北京报到了。
当时我俩商量股东,有已在苏拉威西岛建成规模的青山集团、阪和新加坡和当地青山园区公司。
我之前之所以失败,就是股东没想好,华人出海,股东选择非常重要。另外,自己的团队选择也很重要,很多人都禁不住利益的诱惑。
2017年决定开始干,2018年4月德信钢铁项目正式启动,一期单线于2020年3月投产,2020年10月份一期扩产破土动工。我们一直在持续建设,一开始规模规划为350万吨,目前,项目粗钢年产能达到700万吨、焦化产能750万吨(焦炭)。这座钢厂是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单体钢铁联合企业。
从一片荒芜的热带雨林中诞生了一座现代化钢铁工厂,期间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面临着始料未及的挑战,比如频繁的地震、海啸袭击、疫情等。6年多来,德信钢铁从无到有,是我们脚踏实地的专注,以及“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儿打造出来的。
我们市场销售30%在印尼国内,70%在海外,所以我提出“买全球,卖全球”,一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万吨,规模不大,但不能完全消化在印尼本土。不然,第一,你自己赚不到钱,第二,你把价格打下来以后,人家赚不到钱,损人又不利己。
“走出去”,还要“走进去”
《中国企业家》:出海后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丁立国:我现在深切感受到,越出国,越爱国。
我们去海外投资,第一点就是要考虑风险。现在的出海跟100年前,甚至明朝时出去的华人都不一样。那时候,他们坐着渔船出去,为了求生存。我们今天是为了求发展,带着友谊、资金、技术、人才、品牌,肩负着国家和企业的发展使命走出去。印尼政府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推动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这是中国的优势,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决策和执行力的优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我们感恩国家,因为没有国家背书,没有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没有今天。谁也离不开时代,谁也别吹牛。
《中国企业家》:宋总,您对出海一直有研究,也曾经是操盘者,是怎么看待这轮出海潮的?
宋志平:从前面德信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前后不同阶段,中国钢铁企业出海的差别很大。一个突出特点是,之前中国钢铁企业出海无非是买矿石,在海外建厂,去做产业链、供应链的情况并不多。
首先,从大背景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历史必然。我们老讲中国是“世界工厂”,也不光是产品要“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技术、装备、企业也要“走出去”。
宋志平 摄影:邓攀
100年前,国内不少人出去是做劳工的,后来是开饭馆、洗衣房;到后来,做贸易,两头在外;现在中国商人带着资本、技术、装备、品牌、管理、人才等出去,性质完全不同了。所以,这一轮“走出去”,大背景是建立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中国企业开始在全球崭露头角。过去我们只是“中国造,卖全球”,现在我们是“全球造,卖全球”。
第二,国家政策层面重视“走出去”。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大家受益很深。中国企业也是沿着这一思路综合布局,纵深发展。
很多企业“走出去”,是做基础建设。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首先必须把基础建设做好。央企是第一轮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的,它们在国内承担着基础建设的任务,在国外也是这样。
现在看来,不少中国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从“双循环”角度讲,就是既要做好国内的市场供应,也要做好国际市场的开发。中国每年外汇储备保持在3.3万亿美元左右,外汇从何而来?就是制造业支持。一方面,中国制造迈向全球,另一方面,我们在全球制造不光创造GDP(国内生产总值),还要创造GNP(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还有一个特殊背景,由于国际上少数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内不少企业面临“内卷”的压力,现在中国很多制造业都在想出路。这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机会,倒逼中国企业出海。放在历史长河里看,今天这种“倒逼”可能也将加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从而促使形成一大批跨国公司。
怎么才能破解这些难题?答案是依靠企业家。出海顺应时代要求,但也绝对不是一条繁花似锦、遍地是钱的道路,这条路充满了荆棘。每一个出海故事一定有很多血泪,很多艰辛。
2015年,我提出中国建材要实现“六个1”:第一个“1”,要在全世界建10个建材工业园;第二个“1”,要建10个海外仓;第三个“1”,建10个海外区域检测认证中心,把中国的标准、中国的信用等,要把这些服务带出去;第四个“1”,想管理100个工厂,水泥厂、玻璃厂都可以由中国人管理,形成建材管理集团;第五个“1”,要做100个EPC项目;第六个“1”,要开设100个建材连锁分销中心。
今年“五一”假期,我到迪拜去看了看中国建材的海外仓,现在这里是迪拜的一个“打卡点”,中国公司去了基本都要用到中国建材的海外仓。这个海外仓占地20多万平方米,现在国内的各种物资要到海湾国家,首先就是运到迪拜的海外仓。我一看,光汽车就有5000辆停在那儿。
中国建材的海外布局也比较早,回过头来看,当时没有集中起来做。水泥、玻璃和钢铁不太一样:钢铁价格比水泥贵10倍,它的运距比较长;而水泥是短腿产品,运距大概是200公里半径之内,这就决定了我们很难建设大规模、集约化的基地,所以我们当时只能分散着去做。
“走出去”还得让人家欢迎,这点非常重要,有的企业如果打“价格战”,影响了当地行业整体的价格,最后在当地并不受欢迎,可能还会被赶出去。记得在2015年,中国建材在土耳其建设一个水泥厂,我们就把建设交给了当地的基建公司,装备也适当采购了一些跨国公司产品,这样能让大家都有活路。
当时在竣工仪式上,我讲了一段话,现在都还记得。我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三点原则:第一,要给当地经济做贡献;第二,与当地企业合作;第三,为当地人民做好事。
后来到赞比亚,当时的总统问中资企业想来赞比亚干什么?我就重复了这三点。他说:我对第二点最感兴趣,我们现在非常欢迎中资来,但是也非常担心你们中国企业来了,我们当地企业被打垮了怎么办?但你刚才讲与当地企业合作,我就特别高兴。
中国建材在埃及建设了一个6条产能6000吨的水泥线,规模很大。建这些生产线的时候,我们找了8个埃及当地公司搞基建,最多的时候现场有1.2万人。其中1万人是埃及人,2000人是中资公司的。我们算过,如果1万人都是国内派出去,得建多少个食堂?这样做让我们和当地的合作比较融洽,同时人力成本也节约了5亿元。
所以,“走出去”和“走进去”还是不一样。秉持“真实亲诚”理念,我们出海也得站在道德高地上去做,不然“走出去”之后,做得不好还会回来。中国企业要想长期扎根,需要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与当地企业也要和睦相处。
印尼德信立住了
《中国企业家》:出海需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印尼德信项目怎么“走进去”的?
丁立国:第一,大背景仍是“一带一路”,越出国,越爱国。第二,系统来看,我认为“走出去”应该抱团取暖。我们在印尼成功了,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没成功。泰国在当时也是看了中国园区,但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紧密的合作关系。
也就是说,依托基础设施,把工业产业都引到一起去了。这样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大家相互配合,我有氧气厂,人家有氮气,这样,无论是产业链资本使用,还是对公共设施的增量使用,能降低成本,对大家来说抱团发展、抱团取暖都有优势。
第三,就是“三个有利于”。我们要给当地经济和企业做贡献,在当地德信有8000多名员工。因为我们,他们变成了东南亚最大的钢铁制造国。现在在东南亚11个国家中,有5个国家的钢铁产业都有中国企业的深度参与,这就是很典型的产业优势。
之前在欧洲待了1个月,跑了11个国家,见了一堆客户,每到一个国家,我就问三个问题:第一,欧洲碳税怎么收?第二,欧洲钢铁未来发展什么趋势?第三,咱们怎么合作?在荷兰,遇见一个做焊网的企业家。他很关心,问我们这么多钢都卖给谁了?
后来我总结一句话:站在全球看中国,中国人都“疯了”;但站在中国看全球,老外都是“傻子”。
所以需要跟当地的企业共生,我们要形成真正的生态化产业链。仅仅走出去,只是国际化,还不是全球化。买全球,卖全球,如果产品都从国内出口,肯定不行,彼此一定是相互融合的。
来源:受访者
尊重当地民众的文化宗教信仰。印尼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民族的地区,不同区域的、不是一个岛的员工,信仰可能都不同。我们工厂每个车间都建设一个祷告室,我每次过去开会都会讲,要重新打扫,重新装修。当地本土员工一听中国老板来了,也很尊重。
第四,是股东的选择。三个股东的心态非常好,我们选对了股东合作方。
此外,我们去年提出,要把自己变成当地企业。今天的华人在当地,经济上占主导,这些老华商怎么活下来的?他一定是跟当地军、政、商、教、民,用了几代人的时间去融合。我们今天到这里来,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当地人、当地的企业,不能跟当地有距离感。
你还要谦卑,不要摆出一副世界500强的姿态。我告诫管理层,不管是当高管还是一把手,你光有霸气、勇气还不行,你要有正气,有雅气,还要有大气。
无论是个人言行,还是企业的战略布局,我也告诫每一位员工,不要怕跟当地员工相处。你给他开工资,他能不对企业负责吗?你给他提供平台,他能不忠于企业吗?要融合式交往,以真心换真心。
我和中国籍员工说,不要以为你代表的只有你自己,不管说山东话、河北话,还是河南话,每个员工都代表公司的形象,代表国家的形象。
要良性竞争,不要出去了还内卷
《中国企业家》:抱团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内卷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怎么破局?
宋志平: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抱团,跟日本企业在国外,都跑到日本产业园、工业园里是一样的。
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大企业和小企业,央国企和民企,主机厂和零部件厂等,都应该组成所谓的“军团”。因为抱团有好处,大家互相帮助,能降低综合成本,同时一些社会关系也可以综合使用。再者,也相对安全,中国人自己可以直接、快捷互通信息,遇到困难互相帮助。
所以,一方面中国企业要抱团,防范风险;另一方面,我们也和当地的企业合作,深度地融入当地企业。你要想“走进去”,就得本土化,光在那儿建企业,永远是空中楼阁,扎不下根。
来源:受访者
新能源汽车企业现在出去的比较多。最近,我遇到两个“内卷”的故事,其中一个是我在迪拜看到的。当地有个中国公司,在当地的支持下,做了一个本土汽车品牌,然后国内一家汽车供应商,供应给它各种中间品和零部件,拿到迪拜组装,做得挺好。
但后来这家中国汽车企业也去了,在当地卖同样的汽车,价格还低15%,结果弄得之前那家当地的工厂都受影响。这次我去,得知它们今年不生产了,当年甚至还有30%多的毛利,现在打不过自己的供应商。本来贴牌生产,当地更好销,结果你非得抄了我的后路。
第二个例子,有个汽车厂出去打价格战。当地人买了这个品牌的汽车,上个月刚买,这个月价格就降了几万元。当地的消费者到法院起诉,凭什么你上个月卖给我更贵,这个月你就便宜了这么多?有时我们得注意,在一些海外国家,如果你挤垮当地的工厂,影响他们就业,就会引起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内卷其实也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做企业还是要有利润,有了利润才有一切。价格战打得一地鸡毛,最后谁都不赚钱,这不是做企业的真理。我常讲,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因为“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果你把行业都给打败了,自己在里面能成功吗?这个逻辑是不对的。
有时候,在处理销量、成本和价格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时,一些中国的企业家对价格概念不是很清楚,他们知道降成本、扩销量、抢份额,不大思考价格这个问题,但实际上,价格在这里边是最重要的。
价格对利润的影响是10倍数关系,成本对利润是6倍数关系,销量对利润是4倍数关系,所以如果你敢降10%的价格,可能就降了50%的利润,即使你少销20%,可能也只减少了15%的利润。我们不少中国的企业在这方面研究不够,就知道打价格战。
西方以前的竞争和我们现在差不多,现在看来,西方已经越过了这个阶段。我们市场经济走过40多年,竞争也分好坏,好竞争是个好东西,恶性竞争就是个坏东西。走出去以后,中国企业要特别重视这一点。
中国企业迈向国际,不光是迈向发展中国家,我们也去了欧洲。我们也去美国,像中国巨石在埃及建工厂,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了工厂,在美国销售。企业“走出去”,要改变我们在国内竞争的心态,我们也需要适应国际法则和不同国家的规则。
要想稳定地“走出去”,不能一厢情愿。在国外,我们企业要发展,也要考虑到当地的情况。
今天中国制造业水准很高,中国企业“走出去”,会把中国这些年在制造业积累的技术、装备等带出去。我们相信德信会按一流的钢铁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很高,环保标准也很到位。
出海有风险
《中国企业家》:出海必然有风险,你从哪些坑里爬出来过?
丁立国:最大风险是国别风险。就拿东南亚来说,除了政治还有文化冲突,背后风险也需要比较深入地调研。你今天“走出去”,全球化布局,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收益背后,可能风险更大,另外还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一定要合规合法,融入当地。
另外,我们还给当地建学校,打水井,买救护车。日久见人心,全世界的文化都相通的,你尊重人家,谦虚低调,这也是一种共通文化。
我刚才所讲的抱团,是生态型,产品链互补。而内卷是相同产品,相同市场,打价格战,不研究技术,不研究成本,不研究品牌,不关注当地企业的感受。什么是生态,比如说搞钢铁制造的,你就去开矿,做耐火材料、水渣,做下游深加工,做焊网等,这叫产业链生态,也叫“抱团”。还有一种属于大园区,比如我跟汪林朋(居然之家董事长)说,你在这儿卖家具,最好把你的家具产业链带过来,再形成价值链。为什么?你得在提升当地的经济的同时,给当地企业存在的空间。
第一,你不能骄傲,不能把当地企业打死。第二,要跟当地合作融合,大家共同进步,占领增量市场。现在很多人的认知水平不够,做事不考虑别人。生态布局要围绕主业展开,不能为了扩张而收购,我就专注做钢铁。
宋志平:现在企业出海热,在鼓励的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今年“五一”,我在迪拜一所大学里见到一些中国的企业家,交流时我谈到了出海的五大风险,分别是政治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和安全风险。我们需要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有些钱可以不挣,有些财产甚至可以丢掉,我们也要让职工安全。
出门在外要多长几个心眼,多长几双眼睛。既要挣到钱,人还得能回来。所以我要提醒我们的企业家们,在大出海的过程中,不光高歌猛进,还要注意到,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影随形。
出海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
《中国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在出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宋志平: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期间提到了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并向企业家提出了五点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增强爱国情怀。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第二,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第三,希望大家诚信守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第四,希望大家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第五,希望大家拓展国际视野。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来源:受访者
无论是“双循环”还是“走出去”,可以看到,中国企业正在经历新的长征。而且这一次,很多民营企业带着制造业,带着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去出海。其实走到哪里都一样,企业家精神依旧是底座。
所以企业中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个人的核心是要有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家,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心态,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自己说服自己,同时,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也就是利他主义。
《中国企业家》:从2013年布局海外以来,你个人在精神状态、视野眼界上有什么变化?
丁立国:现在我头发少了,这样子,我也喜欢。我1970年出生,但心智还很年轻。我经常跟外孙一起看动画片,他看的动画片我都知道。
回头来看,我认为,企业家要始终保持心理年轻,要有好奇心,对新生事物不排斥,敢于去探索,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实践。另外从现实出发,要苦中作乐,以苦为乐。有没有接班人,赚多赚少,亏多亏少,都不要太在意,因为这个过程很丰富。很多人在旅途,老是拿得失成败论是非。
世界很大,我们都应该去看一看。去年春节,我朗诵了一段汪国真的诗,叫《我喜欢出发》。我这个说唐山话、一句英文也不会讲的人,从来没停止走向世界、奔向未来的脚步。马斯克的母亲曾说,“我儿子心中装着地球,老想改变人类。”所以,自知之明对一个人很重要,知道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苦短,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要自信、自强。只有靠自我成长去认知世界或者文化,才是企业家精神。要去践行,不能活在心灵鸡汤里。人活一辈子,不用那么多好词堆砌在身,有那么三两个好词,人家就会觉得你有点意思。很多人总是认知狭隘,以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其实你从中国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人喜欢评价别人,但认知自己还是太少。社会是多元的,在人类面前,在世界面前,无论你多么成功,都是一粒尘埃。所以,自知者比知人者更为关键。
我刚走过一半的人生,我跟别人说,我创业32年,企业成为世界500强,我还要再干30年。有时候你一定要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会激励你,在顺境中怎么办,在逆境中怎么办。
很多人评价我是“面若平湖,胸有奔雷”,这句话用广东话读出来更好听。人的生命当然还可以更绚丽一点、更丰富一点,但骨子里要云淡风轻。要认知到差距,在经历中不断反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