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5日电(记者张丽娜、恩浩、王靖)位于黄河“几字弯”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地处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水资源匮乏区。该市的鄂托克前旗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风沙大、降雨少,人水矛盾更加突出。长期以来,这里的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超采,三段地和敖勒召其就是两个地下水超采区。
近日,一则好消息传来:今年第三季度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显示,鄂托克前旗三段地超采区水位同比上升3.44米,敖勒召其超采区水位同比上升1.42米。
地下水位止跌回升,鄂托克前旗做对了什么?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三段地村,看到村道旁3300亩菊芋长得一人多高,随风摇摆,丰收在即。敖勒召其镇副镇长余培智告诉记者,种植菊芋等节水经济作物,是这里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的重要手段。“菊芋具有保护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特性。我们通过订单种植,让农民种的菊芋不愁销路,每亩纯利润可达3000元,农户的收入提高了,种植积极性自然就高涨了。”
图为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的3300亩集中连片旱地菊芋种植示范区。新华社发(闫伟摄)
为扭转地下水位下降势头,修复水生态平衡,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实施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经验。除了种植菊芋,鄂托克前旗还大力发展香菇、中草药种植等特色农业,将超采区打造成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发展区,淘汰粗放和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达到减地、减水、不减收的效果。据了解,截至目前,当地已完成土地轮流休耕1.21万亩,建成智慧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5000亩、膜下滴灌1000亩,有效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89万立方米。
除了优化种植结构,对地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治理地下水超采的重中之重。在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地下水超采(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净水厂,净水池中的水正汩汩流淌,它们通过129公里的管道,从大沟湾水库来到这里。该净水厂日处理水量5000立方米,年能处理水量100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全部用于工业生产。
作为鄂托克前旗唯一可利用地表水资源的大沟湾水库,每年近1000万立方米的水资源由于利用率低,过境流量全部下泄。一面是告急的地下水位,一面是没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水资源,如何将两者维持平衡成为当地最为棘手的问题。经过反复调研论证,鄂托克前旗投资近3亿元,将大沟湾的水源引入城区,同时,推进节水灌溉、种植结构调整、园林绿化等措施,通过地表水及中水置换取水210万立方米,封闭镇区生态绿化井67眼,减少地下水开采量320万立方米。
图为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水源地大沟湾水库。新华社发(闫伟摄)
让农户养成节水习惯,高效利用水资源,有利于长远。在鄂托克前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可通过大屏实时监测农户的用水情况。“如果我们发现有用水异常的情况,可以远程控制,切断水源。”鄂托克前旗农牧和水利局副局长杨波说,通过农业水价改革,实行阶梯水价,鼓励农户节约用水,如果农户用水低于配额,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杨波介绍,鄂托克前旗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突破口,加强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限额精细化管理。目前,当地已建成信息化总控中心、分控中心5处,安装“井电双控”计量设备2400套,在超采区内安装了井电双控724套,把水浇地亩均取水量由原来的440立方米,严格控制在220立方米以内,有效节水6.4万立方米,大大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