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损失超九成的长征能否不走?毛主席曾提出唯一可能打破围剿的建议

0
分享至

引言

1971年,毛泽东一次重要讲话时提到:红军长征异常艰难,出发时有30万大军,陕北会师时只剩下了2万5千人。

那么,这场跨越两万五千里、耗时整整2年,战损人数近9成的超大规模战略转移是否一定要走?毛泽东在长征中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说是他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一、蒋介石力图全歼苏区,4次围剿吹响长征前奏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红军在解放区的根据地如星星之火,不仅顽强生存下来,还形成了燎原之势。红军力量的迅速发展,令蒋介石坐立难安。



(红军长征翻越雪山)

1930年10月,蒋介石从各处调集10万军队,向中央根据地发起“围剿”。红一方面军英勇作战,歼敌1.3万,获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不甘失败的蒋介石很快卷土重来,向根据地连续发起了第二次、第三次“围剿”,结果依然是红军获胜。

连番的败绩彻底挫伤了蒋介石的锐气,原本以为大局已定,蒋介石能够知难而退,谁想到这时的共产国际却拖了后腿,在人员安排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红军反围剿)

在苏联的干预下,毫无作战经验的王明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此后,以他为代表的“左”倾路线,便在党的领导机关内部蔓延开来,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左”倾错误的指导下,红军很快就迎来了一次生死存亡的大考验。1932年,蒋介石调集30万之众,又发起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围剿”。

此时的党内,毛泽东被撤职,但仍有周恩来、朱德等人坐镇。在他们的带领下,红军险之又险地击退了第四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

二、“左”倾错误掌控中央,红军生死存亡命悬一线

屡败屡战的蒋介石,征调50万大军,亲自上阵指挥,向苏区根据地发起了第五次“围剿”。此次围剿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彻底荡平中央苏区。

此时临时中央的负责人是博古,实际掌控军事指挥权的是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

面对国民党大军压境,他们强令疲惫之师正面迎敌,完全放弃红军擅长机动作战的优势。



(李德)

历经八个多月血战,红军最终败在了国民党的铁壁合围中。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势,中央决策层的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将红军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中央快速成立了最高决策“三人团”,虽然周恩来入选,但实际指挥权仍牢牢掌握在李德和博古手中。打还是不打,与根据地共存亡还是战术撤离,成为了摆在红军面前最大问题。

最终,共产国际回电,同意红军主力撤离苏区,但必须同时坚持内线作战。而毛泽东等人的意见是,必须当机立断跳出包围圈,保存主力以待来日。



(长征路上毛泽东 剧照)

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1934年10月11日,红军生死攸关的战略大转移正式拉开序幕。

突破三道防线是跳出国民党包围的第一步,红军成功从国民党的天罗地网上撕开了一道西进口子,彻底打破了蒋介石全歼苏区的企图。

突围后的红军大部队来到湘南,却被蒋介石预判了动向,提出将红军“歼灭于湘水、漓水以东地区”的战略目标。



(长征油画)

毛泽东向中央提议,趁国民党调兵遣将的空隙,快速组织反击杀个回马枪,将战局由被动化为主动。遗憾的是李德博古否决了他的意见,坚持西进湘鄂的计划。

最终等待红军的是惨烈无比的湘江血战,整条江水被鲜血染红,无数战士的尸体漂浮江中,堵塞了河道。此次战役的失利,让红军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减员至不足4万。

三、生死攸关纠正“左”倾,毛泽东领导突破重围

此时的军中,对李德博古“左”倾错误的不满情绪逐渐滋长,如果再无正确领导,硕果仅存的有生力量很快会团灭于国民党之手。



(红军长征情景再现)

为了配合中央红军转移,牵制国民党军队,红2、6军团受命挺进湘西北,在新的建立革命根据地。

面对数次指挥失误,盲目自大的李德仍坚持冒死西进,与红2、6军团会和。这一切都落在了蒋介石的计划中,他早已铺开一张天罗地网,等待红军入局。

眼见情势如此危急,毛泽东再次向中央建议,立刻放弃会合计划,转入国民党力量薄弱的贵州,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他强调,这是唯一可以打破围剿的办法。如果此时选择会和,势必要正面迎击五六倍于自己的敌军,无异于自投罗网,结果可想而知。



(红军长征)

1934年12月12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开会讨论毛泽东的提议,李德表示强烈反对。但是威信尽失的李德早已无力号令诸将,大多数政治局委员都出言反对他。

在张闻天、王稼祥的力挺下,毛泽东的建议被部分采纳,红军终于获得了一线生机。12月13日,中央下达命令:中央红军“迅速摆脱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动,以便转入北上”。



(长征过草地)

17日部队进驻黎平,18日召开了重要的黎平会议。根据国民党的最新动向,毛泽东再次强调,切不可再抱有与红2、6会和的幻想,必须坚持西进,深入敌军兵力空虚的黔西北保存实力。

会上,中央最终完全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建议,重新制定了作战方针。这次会议,成为了红军长征路上生死攸关的重要转折点,为革命保留了火种。

在此后的会议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进一步肯定。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最终确立起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遵义会议油画)

在毛泽东为首的新任中央领导的正确指挥下,1936年10月,历时2年的红军长征顺利结束。

参考资料:
【百个瞬间说百年】1933,诱敌深入反“围剿”.新华网,2021-04-10
解读长征(16):红军长征最后保留下多少兵力.人民网,2016-08-0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探秘历史
探秘历史
看历史,知兴替。
1422文章数 209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