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在读汉代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汉武帝的心腹大臣中,有一个叫严助,还有一个叫庄助,俩人不仅名字相同,事迹也差不多。
但是,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就只有庄助,看不到一个叫严助的,而班固的《汉书》里就只有严助,绝对没有庄助。这是怎么回事呢?
仔细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大鹏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了,可能大家都知道一点,我国古代有比较严格的避讳制度,就是人名、地名不可以触帝王名字的讳。
就拿中秋节的女主角嫦娥来说吧,原本叫姮娥,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这才改成嫦娥的。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都要改成野鸡。
这一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呢?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有人说是起源于夏商时期。有人说是起源于西周。也有人说起源于春秋时期。
但避讳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严格起来的,这个问题,没有争议,是从汉朝,写成了法律条文,如果不避讳,就是犯罪,甚至会被杀头。
因为东汉时期,出了个汉明帝,名叫刘庄,为了避“庄”这个讳,姓“庄”的不许姓“庄”,一律要改姓“严”(“庄”和“严”意义相近)。
于是乎,班固在修《汉书》的时候,遇到姓“庄”的,就将人家的“庄”姓,全都毫不客气地改成了“严”,所以,在班固《汉书》里西汉名人“庄助”就变成了“严助”。
那么,司马迁写《史记》时,为什么不避讳,为什么敢写成庄助呢?这不废话么?人家司马迁是西汉人,那时候汉明帝刘庄还没出生呢!
这还不算过分的,到了唐朝的时候,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因为“晋”与“进”犯嫌名,李贺一辈子都没机会参加进士考试。
这一制度到了宋朝就更变态了,仅宋高宗赵构的名讳就有五十多个,文人写作更是战战兢兢,唯恐忘记避讳而招来杀身之祸。
《宋史》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一个名叫徐积的人,为了避父亲的名讳“石”字,竟然终生不用石头做的器具,就连过石桥也要人把他背过去。
扯远了,大鹏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告诉大家,汉武帝时期的庄助和严助同一个人,同一个人,同一个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史记》《汉书》《宋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