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世界大战」,但你未必知道「世界大赛」。
上周全球最受关注的体育比赛,也许就是MLB洛杉矶道奇vs纽约扬基的「帽子大战」了。
在G5的关键对决中,尽管开局不佳,但道奇凭借在5局上半的发挥,以及扬基守卫接连出现的低级失误,道奇连追5分扳平。最终,大谷翔平所在的洛杉矶道奇在9下锁定胜局,以大比分4:1捧起了队史的第八座冠军奖杯。
整个系列赛轰响了12分打点的弗雷迪·弗里曼,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大赛MVP。
图源:FOX Sports
对于不看棒球的朋友们来说,你一定知道「NY」与「LA」这两个Logo,却未必知道这两家棒球豪门的风云历史;你一定也知道「世界大赛」,却未必知道「世界大赛」——作为MLB美职棒大联盟每年的「总决赛」,世界大赛是棒球界最受关注的赛事,同时也是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体育赛事之一。相信今年的焦点对决,也吸引了众多新入坑的棒球迷。
本期《棒球档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大赛的百年历史,探索这项最昂贵的棒球系列赛,是如何影响了当代体育世界。
历史由来
关于棒球在美国的起源有不止一个说法,我们在之前的节目中也提过古时代欧洲板球、Stoolball、Rounders等运动对棒球的影响,其中比较被认可一个版本是1845年9月23日,纽约棒球俱乐部与灯笼裤棒球俱乐部之间进行的比赛,采用了接近现代棒球的规则。19世纪中叶,棒球在美国逐渐兴起,成为脍炙人口的运动。不过,当时棒球并没有统一的规则,也缺乏真正的职业联盟和球队。
1858年,NABBP(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ase Ball Players,国家棒球运动员协会)成立,开始组织安排纽约地区的俱乐部之间进行比赛,并且收取入场费,单场观众人数一度达到4000人左右。这可以算是美国职业棒球的雏形,为这项运动的普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后来就连南北内战期间,都有士兵在各州各地打棒球排遣压力。因此,棒球在美国早早便有了广大的影响力。
1858年NABBP成立 棒球运动初具雏形
然而,美国棒球真正职业化的起点,往往被历史学家认为是1871年,NAPBBP(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国家职业棒球运动员协会,简称NA)的成立。它其实就是国家联盟(National League)的前身,也是棒球第一个正经的职业联盟。但NA早年的运营并不算成功,球员与球队的签约、联盟制度结构等层面上都不算严谨正式。于是在1876年2月2日,芝加哥商人威廉-赫尔伯特(William Hulbert)号召多家俱乐部代表在纽约中央酒店见面,在球队合同、组织比赛、赛程安排、俱乐部制度等多个细节上达成了进一步规范化的共识。国家职业棒球联盟(National League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Clubs)正式成立。
1871年NA成立 成为棒球界第一个正式职业联盟
但国联并没有一家独大很长时间,1882年,美国棒球俱乐部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ase Ball Clubs,简称AA)成立,成为了国联的直接竞争对手。两个联盟的冠军球队也在19世纪末有过不止一次交手,更早成立的NL战绩占优,因此被视为真正的「大联盟」。
真正能跟国联竞争的「美联」,其实是出自1901年,拜伦-班克洛夫特-约翰逊(Ban Johnson)之手。早年国联的一大问题是现场氛围过于混乱,管理不佳,氛围对家庭和女性观众并不友好。约翰逊在1894年成为西部联盟(Western League)的主席后,整顿了球队纪律性,任何对主审和裁判不敬的球员和教练都会受到罚款。于是,西部联盟比赛现场的秩序得到了维护,被称为早年职业棒球中管理最好的小联盟。
然后,在查尔斯-科米斯基(Charles Comiskey),也就是如今芝加哥白袜的创始人的支持下。约翰逊开始展现了他的野心。买下新球队并将多支球队挪到了芝加哥、克利夫兰、华盛顿特区等更大的城市。做好一切准备后,1901年西部联盟正式改组为美国联盟(American League,AL),宣称自己为大联盟,与国家联盟平起平坐。美联随即向国联球员抛出橄榄枝,提供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待遇,迅速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1901年时期美联球队
美联的崛起引发了两大联盟之间的激烈竞争。双方为了争夺优秀球员、球迷和市场,不惜采取挖角、法律诉讼等手段。这种无序竞争导致了球员薪资飞涨、合同纠纷频发,市场秩序受到破坏,球迷也感到困惑和疲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维护棒球运动的长远发展,两大联盟开始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经过多次谈判,1903年,国家联盟和美国联盟达成了一项和平协议,决定停止相互挖角,承认彼此的地位,共同促进棒球事业的发展。为了巩固这一合作关系,他们决定举办一项年度的冠军对决,让两大联盟的冠军球队进行比赛,以决出真正的全国冠军。这项赛事被命名为「世界大赛」(World Series),象征着棒球界的最高荣誉。
首届世界大赛于1903年10月1日拉开帷幕,由国家联盟冠军匹兹堡海盗队(Pittsburgh Pirates)对阵美国联盟冠军波士顿美国人队(Boston Americans,后更名为波士顿红袜队)。比赛采用九场五胜制,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在系列赛的前四场中,匹兹堡海盗队以3胜1负的成绩领先。然而,波士顿美国人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连胜四场,最终以5胜3负的总比分逆转夺冠。比赛双方阵容中有多名球员日后入选了职棒名人堂,包括赛-扬(Cy Young)、霍纳斯-瓦格纳(Honus Wagner)等大名鼎鼎的传奇。据Baseball Almanac统计,8场比赛总观众人数超过了10万人次,是一届不折不扣的经典赛事。
1903年世界大赛 波士顿美国人夺冠
首届世界大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国联、美联正式进入合作共赢的新时代。在职业体育小荷刚露尖尖角的20世纪初,世界大赛成为了美国最受关注的重点赛事之一。而它的价值,也随着体育媒体和转播技术的发展水涨船高。
世界大赛背后的产业
作为全球体育界最具经济效益的赛事之一,世界大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台经济引擎,驱动着庞大的商业利益和全球影响力,并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背景下,继续引领着体育运动的潮流。20世纪传播技术的发展,真正让美国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有了质的飞跃,这一点我在体育研究所老节目中强调过,老观众朋友们应该会记得。世界大赛,便是吃到了这一时代红利。
第一届世界大赛举办时,美国是没有无线电的,报纸和杂志是绝大多数球迷获取联盟战报和新闻的渠道。而球队和联盟的主要收入来源自然也跟场馆现场的消费息息相关:球票、爆米花、饮料等。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第一届世界大赛在波士顿亨廷顿大道棒球场的票价仅需50美分。作为对比,今年世界大赛的平均票价已经在二级市场上创下了历史新高,高达1703美元。
1903年世界大赛场地 联盟收入主要靠现场观赛
据威斯康星大学拉克罗斯分校经济学教授迈克尔-豪珀特(Michael Haupert)的研究显示,在1890年代,美国酒吧中已经出现有棒球比赛实况报道的电报了。1897年,职棒联盟第一笔「转播权」的销售达成,每支球队能收到300美元,而他们比赛的文字直播报道将通过电报被传送至全美各地。等到1910年,电影工业的发展让比赛集锦能被转为胶片形式出售,于是同年世界大赛的高光集锦被卖出了500美元的价格。短短一年后,球队老板们通过协商将这个价钱拔到了3500美元,翻了7倍。
然后到了1920年代,无线电成为了美国每家每户必备的工具,世界大赛也在1922年登上了这一新的平台,成为全美听众都能收听的赛事。最开始职棒球队并没有收取无线电的转播费用,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免费的推广机会。1925年芝加哥小熊成为第一支日常转播主场比赛的职棒球队,没有收取本地电台任何费用。
1925年现场实况无线电转播
但在1934年,美国经济最大的巨头之一福特公司用每年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世界大赛的无线电转播权。要知道,这可是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一间房子平均出售价格为4000-7000美元左右,一辆新的福特汽车出售价格为500美元左右。10万美元,能买下一个街区的房子,还能给每家每户配一辆车。
不过电视,才是给世界大赛带来天文数字转播费的关键因素。据Sports Business Journal研究显示,1947年吉列剃须刀公司以650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世界大赛的电视转播权,第二年这个价格直接涨到了14万美元,第三年世界大赛电视转播已经超过了电台转播的价格:20万美元对15万美元。1950年,吉列再度与MLB完成续约,仅1年的电视转播费就高达80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的世界大赛还不是全美转播的。1951年世界大赛才成为了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都能收看的全美节目。
高昂的转播费,自然跟世界大赛水涨船高的收视率和观众人数有关。我们能查到的数据中显示,1973年世界大赛场均观众人数高达3475万,那一年美国总人口为2.1亿左右。5年后,1978年世界大赛已经成为了全美收视最高的节目,场均观众人数接近4428万。这样的观众体量,让广告商们愿意为赛间的广告位慷慨解囊。利滚利的雪球因此越来越大,世界大赛就此成为了世上最昂贵的棒球赛事。
时间快进到21世纪,虽然美国电视市场已经高度饱和,世界大赛的观赛人数不再如1970年代巅峰那么夸张,但世界大赛依旧有着非同小可的人气和商业价值。以2019年世界大赛为例,华盛顿国民与休斯顿太空人的系列赛为转播方福克斯创造了4亿美元以上的广告收入。
官方赞助商如耐克(Nike)、雪佛兰(Chevrolet)等,也都与MLB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他们的品牌标识在比赛画面中不断出现,获得了极高的曝光度。这种双赢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世界大赛的商业价值。与NFL的超级碗类似——世界大赛期间,广告和赞助商的投入达到顶峰,企业为了在赛事期间曝光,不惜投入巨资。也难怪福克斯体育媒体集团高级副总裁马克-埃文斯在采访中说: 「 棒球正在复兴阶段(Baseball is in a bit of a renaissance)。 」
雪佛兰赞助MLB官方
夺得世界大赛冠军,对球队的经济影响也是深远的。根据《福布斯》的统计,球队在夺冠后的品牌价值通常会提升10%以上。
另外别忘了,在现在的社媒时代之下,世界大赛的影响力也早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棒球迷关注的焦点。MLB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通过在海外举办比赛、签约国际球员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近年来,MLB在日本、韩国、多米尼加、英国等地举办了海外赛事,吸引了当地球迷的热情参与。今年同区宿敌费城人和大都会在伦敦的两场比赛,共吸引了近11万名观众。而随着众多国际球员的加入与崛起,也为MLB带来了新的市场和粉丝群体,根据2024年的统计,MLB赛季揭幕日名单中有近28%的球员出生在美国以外的国家。本届世界大赛中,多名球星均是国际球员:日本的大谷翔平和山本由伸,多米尼加的胡安-索托和特奥斯卡-埃尔南德斯、巴哈马的小杰斯-奇佐姆、委内瑞拉的格雷伯-托雷斯等等。
MLB东京赛赛预告海报 图源:MLB
这时候不由得引人遐想:或许有朝一日,我们能看到一场在海外举行的「世界大赛」?
世界大赛经典时刻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对MLB世界大赛的历史底蕴和商业价值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那么我们回到棒球本身:MLB世界大赛的百年历史,可谓是群星闪耀。一百个棒球迷心中,可能有一百个经典的时刻。我们最后就简单盘点一些,让大家在看球之余也能有些谈资!
首先,一棒绝杀对手成英雄这样的经典桥段,在世界大赛可是上演了不止一次:1975年红袜与红人的史诗对决,卡尔顿-费斯克(Carlton Fisk)在第12局击出决定胜负的本垒打,他跳起并挥动双臂,仿佛在用意念将球引导回界内的画面,永垂不朽;2001年第七场,响尾蛇击球员路易斯-冈萨雷斯(Luis Gonzalez)在九局下半面对扬基传奇终结者马里亚诺-里维拉(Mariano Rivera),击出了一记平飞安打,成功将跑者杰伊-贝尔(Jay Bell)送回本垒,让建队仅4年的亚利桑那响尾蛇首次夺冠;还有1991年世界大赛第七场的吉恩-拉金(Gene Larkin)、1993年第六场的乔-卡特(Joe Carter)、1953年的比利-马丁(Billy Martin),等等。
同时,在世界大赛无数璀璨的瞬间中,扬基和道奇都有堪称棒球界神话般的故事,值得回味。
我们先回到1932年的世界大赛,纽约扬基对阵芝加哥小熊。系列赛第三场比赛在小熊队的主场瑞格利球场进行。鲁斯在比赛中面对着小熊队球员和球迷的嘲讽与挑衅,气氛异常紧张。
在第五局的打击中,面对着对方投手和全场的嘘声,而鲁斯却气定神闲站在打击区,伸出手指指向中外场的方向,仿佛在预告自己即将击出本垒打。接下来的一球,他果然大力挥棒,球飞越了中外场的围栏,正是他所指的方向。
后来,这一壮举便被称为「本垒打预告」(Called Shot),成为棒球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经典瞬间之一。虽然关于鲁斯的动作,是否真的在预告本垒打,至今仍有争议,但这一故事无疑增强了贝比-鲁斯的神坛地位,彰显了他的自信和非凡实力。
贝比-鲁斯的「本垒打预告」
接下来,来到1956年,一个属于投手的完美时刻。
在1956年的世界大赛第五场,纽约扬基队再次对阵老对手布鲁克林道奇队。系列赛战成2比2平,这场比赛至关重要。当扬基队的投手唐-拉森(Don Larsen)登上投手丘之后,他以毫无瑕疵的表现,面对27名击球员,没有让任何一人上垒——没有安打、没有四坏保送、没有失误。他投出了世界大赛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完全比赛。
完全比赛,是棒球比赛中最为稀有和辉煌的成就之一。它指的是投手在整场比赛中,让对方所有27名击球员全部出局,没有任何一名击球员成功上垒。这意味着投手必须在9局比赛中,持续投出高质量的球路,避免被击出安打。这要求投手始终保证投球质量,全场控球和球威在线,以及其他八人的守备配合,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一点运气。
自从MLB于1876年成立以来,累计进行了超过22万场比赛。截至目前,正式记录在案的完全比赛仅有24场,最近一次完全比赛发生在2023年6月28日,由纽约扬基的多明戈-赫曼在对阵运动家时完成。平均每9000多场比赛才会出现一次——这足以说明完全比赛的稀有程度。
而拉森的壮举,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次在世界大赛中完成的完全比赛,增加了其历史意义和难度系数。成为全世界资深棒球迷心中的巅峰之作,以及所有棒球投手心中的职业梦想,而这 「 棒球史上最伟大的投球表演之一 」 ,至今无人能在世界大赛中复制。
最后,让我们回顾1988年属于科克-吉布森的奇迹时刻。
吉布森的再见本垒打深深刻入球迷脑海
在1988年的世界大赛第一场,道奇主场迎战奥克兰运动家,吉布森因双腿受伤,行动不便,未能首发。当比赛进入第九局时,道奇队以3:4落后一分,陷入困境。最后时刻,科克-吉布森被时任教练托米-拉索达(Tommy Lasorda)召唤,作为替补打击上场。在两出局且满垒的情况下,吉布森走上打击区,面对的则是运动家明星投手丹尼斯-埃克斯利(Dennis Eckersley)。这个打席,吉布森先击出了两个界外球与埃克斯利缠斗,然后第5球他挥棒击出了一记高飞球,越过了右外场的围栏,以一支再见本垒打帮助道奇队以5-4逆转获胜。
而这一瞬间,也被CBS体育的解说员杰克-巴克(Jack Buck)生动描述,他激动地喊道:「这是个本垒打!不可思议!吉布森的本垒打!道奇队赢得了比赛,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这句「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I don’t believe what I just saw!)」也成为了经典解说名句。
吉布森的再见本垒打,不仅是1988年世界大赛战局的转折点,也被认为是棒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瞬间之一。最终,道奇队在该系列赛中以4-1战胜运动家队,夺得了他们自1981年以来的首个世界大赛冠军。吉布森的这一表现,也让他成为了道奇队史上永远留名的英雄。而今年,弗雷迪-弗里曼在系列赛第一场就轰出了世界大赛历史上第一支再见满贯炮,同样将会是永世流传的经典时刻。
这又是一届充满精彩时刻,值得我们铭记的世界大赛。同时,它也有着格外特殊的历史意义:两支MLB史上打进世界大赛次数最多的球队,纽约扬基和洛杉矶道奇第十二次聚首棒球界最高的舞台。他们是棒球界市值最高、最知名的两支球队,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品牌。第一场的收视人数已经创下了自2016年来的新高,达到了1500万人以上。我相信之后还会有更多的数据证明,这届世界大赛有着现象级的商业价值,和非凡的影响力,无论结果如何。
※ 文章封面图片来源:FOX Sport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