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居民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和养老投资需求不断增加,中长期资金作为联结资本市场与居民财富管理、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胡海峰
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支持长期资金入市”之后,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作出重要部署安排,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是提振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资金通常具备资金来源稳定性高、规模体量庞大、使用周期长、风险偏好低等特征,主要包括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资金、捐赠基金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由于长期资金在投资时更注重投资收益的长期增值性、资产的安全性以及投资标的流动性等因素,具有高度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因此有助于强化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信号,优化市场资金配置,从而能够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助推器”,而且还能减少资本市场的短期投资行为,成为防止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居民财富也显著增加,形成规模巨大的长期资金存量。据统计,2024年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已高达295.72万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50.85万亿元,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已达到141万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已达到147.5万亿元,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278万亿元。同时,以政府各类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为主体的我国长期资金运用规模已经接近60万亿元,相当于A股总市值的85%。从我国上述资金存量规模来看,我国资金使用结构配置是极其不合理的,长期资金入市的规模和比例是远远不够的,是远远不能满足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正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指出的“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积极引导并充分利用好国内外长期资金,将为我国股票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量资金,这对活跃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居民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和养老投资需求不断增加,中长期资金作为联结资本市场与居民财富管理、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围绕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来做前瞻性、系统性筹划,完善一系列的制度规则、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加快构建有利于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中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要推动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共同培育和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市场文化氛围,引领带动各类资本强化长期主义理念、共同投资中国的信心和耐心。
一是培育长期投资文化,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受西方金融文化中狭隘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在我国资本市场长期流行着一种“快赚钱、赚快钱”,企图“一夜暴富”的急功近利的投资文化。积极改变这种不健康的投资文化,树立稳健审慎,既看当下,更看长远,不贪图短期暴利,不急躁冒进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是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的前提。要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和舆论宣传,提高投资者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识,提高投资者在风险评估、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提升投资者长期耐心和专业素养。积极引导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由直接投资入市转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投资入市,从而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结构。
二是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造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资本市场生态。上市公司业绩和成长性是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价值投资的风向标,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是减少资本市场波动,提高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频发,严重阻碍了长期资金的入市意愿。因此,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必须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狠下功夫,严把上市入口关与退市出口关,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持续塑造健康的市场生态,引导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主业。一方面,要通过并购重组、破产重整和退市等机制,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发展动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分红、回购、股东增持等制度,激发上市公司等经营主体稳定市场的内生动力,打造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资本市场生态。
三是加快完善长期投资入市的基础制度,放宽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应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财税、金融、人社等重点领域改革,通过加强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门、人社部门等的互相沟通、协调配合,加快制定完善长期资金的基础制度,放宽各种投资限制,提高各类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拓展权益投资范围和策略,从而实现具有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的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体系。同时,要建立对机构投资者的长周期考核机制。目前长期资金投资绩效考核周期多以中短期考核为主,其中约70%的机构投资者都有年度的考核目标和业绩排名压力。长期资金短期的业绩考核,必然会促使长期资金转向关注短期的投资收益,导致长期投资理念很难得到真正落实。着眼于长周期考核机制是避免投资短期化,坚定长期投资信心的关键。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长期投资行为的长周期考核制度,强化长期业绩导向、持续倡导长周期考核机制,形成长期资金坚持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良性循环,达到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四是增加金融产品供给,丰富资本市场产品体系。推动长期资金积极入市,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资本市场有足够多元化的中长期投资产品。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差异化小,这是影响长期资金入市意愿的重要原因。因此,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的改革,应针对机构投资者差异化的投资需求,增加金融产品供给,支持基金管理人创设适配不同风险层级的产品,丰富产品体系,增加中长期投资产品的种类和规模,为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是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优化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改变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过度投机现象,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文化。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外资机构信奉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愿意进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长期配置A股资产。我国资本市场在开放中成长,也必将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壮大。在坚持统筹资本市场开放和安全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扩大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放宽投资限制,简化审批条件,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于境内市场的便利性和自由度,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资中国资本市场、配置中国资产,拓宽我国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来源的渠道。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