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何促进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协同发展?

0
分享至


来源 | 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上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 匠精神分别代表了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精神内核。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新征程上,如何促进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协调发展,完成协同育人使命?一起来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授赵忠秀刊发在《人民论坛》的最新文章。


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要促进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核心协同发展,首先要在理念逻辑层面,回答三种精神协同“何以可能”“何以必然”的价值之问。从价值逻辑审思,三种精神的内核要义、相互关系有其内在的协同性、相融性,更有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导向性。

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同源同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从历史维度看,这三种中国特有的精神伴随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而来。自古以来,无论私塾,还是官办教育都集中体现了为国家服务的价值主线,尤其强调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改革创新精神,这与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家国情怀、无私奉献、道德高尚、改革创新一脉相承;而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也一直坚守着坚持真理、专业创新、报效祖国、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演变为今天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三种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质,但其重视育人、敬业创新、精益报国等核心精神元素内在一致、同向同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传统中独特的精神要素。

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相结合,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系统化表达:在教育领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和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备教育家精神的教师队伍。在科学领域,科学家精神代表了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对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在实业产业中,工匠精神体现了党对实业兴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深刻认识和文化尊重。把三大精神系统整合,不仅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精准把握,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协同发展体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价值逻辑。2024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充分发挥科学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等相融汇,提升教书育人质量。”从内在逻辑关联来看,三种精神各有侧重,分别代表了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精神内核,是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落地生根的关键因素;同时又内在协同、高度关联,三者协同建立在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共同理解和相互支撑上,集中体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改革理念和价值逻辑。

其中,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强国的核心支柱,它强调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强国的动力源泉,是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攀登高峰的精神动力,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注入了创新动力。工匠精神是人才强国的实践基石,在人才强国的实践中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供有力支撑。工匠精神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提供行动指南。只有三种精神协同发展和相互促进,加强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建立起教育、科技和人才协调发展的宏观体制机制,才能更好支撑国家全面创新和强国建设。


以三种精神协同育人,破解立德树人时代课题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承担协同育人使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站在这一高度思考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的协同发展路径。

三种精神都指向协同而不是单向度地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使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人才培养,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三大理念指引,三种精神的融合有助于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创新素养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核心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工匠,都应首先成为教育家或教育家型教师,担负为国育才的使命和责任。因此,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教育家精神为融汇点,本质上蕴含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核思想,将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融汇注入教育家精神思想之中,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科学家和大国工匠等人才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融入教育实践更加注重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应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协同发挥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开门办学、广开思路、不拘一格,整合力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积极推进协同育人资源整合共享。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高校积极打开大门,与国内外大学、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科技类企业、高精尖产业等各方面资源主动合作,营造协同育人、同频共振的倍增效应。众所周知,资源禀赋、信息数据等不对称、不开放、不透明,也是影响协同育人的难题。教育资源、科技研发资源、人才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高校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协同育人的整体实效,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合力共促。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要打通线上线下的资源共享渠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使得各方的需求内容、方法工具、设施设备等资源可以被广泛访问搜索、在线预约、实时交流、数据统计使用,增强资源信息交流的频率和透明度,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二要构建一个海内外资源交流的通道,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国内教育、科研和产业建设,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同时鼓励本土人才到国际舞台上提供和展示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三要促进高校积极“走出去”,发挥教育家、企业家、大国工匠在育人中的资源优势和动力牵引,主动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成果平台,推动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支持科研成果能够在协同育人和产业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各方面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育人共享。


制图/陈媛媛


三种精神协同发展,推进构建创新共同体

研究创新理论、推动科技发展是现代大学的根本职能。没有创新,大学育人就失去了思想源头和文化渊源。高等学校推动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在实践层面的协同发展,应当回归大学科技创新根本职能,积极构建创新共同体。

推进三种精神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是构建创新共同体。从精神内涵结构看,教育家精神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与科学家精神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以及与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涵,三者之间高度关联,协同共促科技创新和全面创造。从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循环看,教育家精神强调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和人格塑造,是知识创新的起点;科学家精神侧重于知识的探索和创新,通过研究和实验拓展知识的边界,产生新的理论和技术;工匠精神关注于将科学家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态度,确保创新能够落地并服务于社会。高校要实质性推动三种精神在科技创新层面协同发展,关键在于创新机制模式,构建灵活高效的创新共同体。

创新共同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伦纳德·林恩等人在《科技与制度的链接:创新共同体模式》一文中提出,是指由根植于密集社会经济关系网络的交互人群所构成,关注于参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新技术与创新共同体的相互推动作用。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大学科技园区协会等组织发布了《空间力量:建设美国创新共同体体系的国家战略》,高度关注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空间因素,提出“创新共同体”这一协同创新的新理念和组织形式,着力打造能够将全国各个创新主体系统化连接起来的“美国创新共同体”。在我国,科技创新共同体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一脉相承,在实践层面表现为提出加紧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等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等。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中,高校要善于整合教育、科技、文化等各方资源,着力打造创新资源共享共同体、创新平台共建共同体、关键技术攻关共同体、大科学计划推进共同体等。

推进三种精神协同创新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主要是基于创新共同体建设、学科专业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协同的角度提出的要求。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立足新时代需要及时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建立完善与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甚至超常布局一批急需学科专业,把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动态协同推进,这正是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协同推进构建创新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也是协同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前提。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之谓“新”,客观上对高校学科知识创新、原始创新和学科专业设置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要推动技术突破、要素优化、产业升级,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这些新领域新赛道必然倒逼高校协同推进学科专业设置改革,该调整的调整,该新增的新增,该交叉的交叉,该“超常布局”的必须同步跟上,抓紧培育和协同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需的交叉学科专业,并敢于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的限制,同步强化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和创新创意等跨学科人文性知识课程,动态实现理、工、农、医等学科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学科协同共育。

另一方面,适应新质生产力对创新知识体系、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变化,高校需要推进协同性育人改革,不仅求内部之变,更要与社会协同推进育人之变,把静态的、知识性课堂与动态的、活化的社会创新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能更多走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科技创新一线感受鲜活场景、接受新质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变革,并能多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科技人文融合的创新创业项目,满足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工匠专长和研发潜能的实习见习需求,真正实现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早日成为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生力军积极储能,以主动求变应万变。


三种精神协同发展,推动跨界组织协作和管理变革

现代大学组织研究认为,组织结构是影响大学组织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组织结构具有科层组织特点,但同时又有自身独特性,主要包括学术性、复杂性、模糊性和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二元性,等等。高校要推动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在实践层面协同发展,必须尊重组织特性,寻求组织协作,推动管理变革。

积极推动高校、科研和企业组织间协作。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对于一体化协作的目标、路径和方法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例如作为基础研究的科研和教育组织与作为市场应用的行业单位的转化效率不高,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驱动力和创新能力都不足,难以支撑一体化协作的深度发展。所以, 跨学科、跨领域融合难度大,实现三种精神的协同一定要关注跨界的组织协作机制,保障跨学科、跨领域的协作需要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实现学术链、产业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和组织协作。

从高校与产业协作看,高等教育应紧跟产业链的发展步伐,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匹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到实际产业项目中,提前积累工作经验。从产业端反观高校,企业可主动提出人才需求,并协助不同类型高校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从基础技能人才到高端研发人才的不同层次人才,同时优化人才流动机制,打破地域、行业、体制壁垒,促进人才在产业链上下游、不同行业间的合理流动。

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组织协作看,单维度难以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市场需求引导科研方向,提高科研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改革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制度,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鼓励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促进跨学科研究。

从社会资本协作来看,应优化教育科研财政资源配置,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教育、科技和产业技术领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一体化协作进程。

推进高校扁平化管理变革。大学组织具有科层组织特点,但其核心特性是学术性,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内在地需要尊重学术组织特性,尊重知识、尊崇科学、敬重人才,系统推进高校扁平化管理变革势在必行。

第一,高校应通过去中心化的管理创新,将决策权下放到学院、系部甚至教研室,激发基层的创新活力。这种管理模式能够使教育者更接近学生和教学一线,更直接地了解教育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家精神。

第二,通过建立跨学院、跨学科专业的研究中心和项目团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科学家精神的培养提供平台。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融合与创新。强化科研与教学的融合,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三,高校应建立校企合作的扁平化实践平台,近距离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通过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升创新素养和技能操作能力。

第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将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的理念融入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开设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融合教育家的人文关怀、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和工匠的实践技巧。实施项目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种精神协同发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评价问题既是教育的导向性、方向性问题,又是根本性问题。 教育评价决定教育过程、路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支持,由此形成教育的治理优化。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高校要推进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协同发展,必须抓住“人”这个主体性要素,完善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性、过程性评价机制,构建灵活有效的激励措施。

完善综合性、过程性评价机制。评价体系是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指挥棒。当前,一些高校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特别是质量、效率、导向等都需要改革。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要协同发展,就要用好评价这个指挥棒,创新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评价体系,完善高校人才培养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促进联合评价机制,不能单一评价,应当综合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评价,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表现评价和分类评价,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整体协同和评价改革。对此,可以探索建立以三种精神为导向的高校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工匠技能和道德品质。要定期收集学生创新、产业促进、研究机构的各类信息反馈,了解三种精神协同的实际效果,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协同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创新推动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改革。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个难题,但越是难题越需要积极破解。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人的激励来解决三种精神协同动力不足的问题,这是一个有效突破口。要积极探索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改革,建立灵活的人才选聘、使用和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教育、科技、产业发展等各领域,跨部门跨界流动。改革薪酬制度,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通过荣誉和资金激励、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设立专项基金和奖项,对积极参与协同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资金支持、荣誉表彰等。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协同发展社会氛围,弘扬尊师重教、尊重创新和大国工匠的社会风尚,合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大学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支持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上文略有删减

选自 | 《人民论坛》杂志2024年第20期

原标题 | 促进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协同培养

作者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赵忠秀

新媒体编辑 | 赵光菊

原文责编 | 陈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论坛 incentive-icons
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网,有价值的思想
7048文章数 371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