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提出用人建议,毛泽东问:哪个军区要他们?他立刻说:我要

分享至

世人皆知许世友是少林出身、武艺高强,却鲜有人知这位将军还有一副金子般的心肠。1969年的一个特殊日子,他做了一件令人称颂的事。当时,文革正值高潮,人人噤若寒蝉,可许世友却大步迈进中南海,为两位"问题人物"向毛主席求情。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毛主席问"哪个军区要他们"时,许世友竟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说:"我要!"这是怎样的胆识?这两位"问题人物"又是谁?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许世友上书毛主席的背景

1969年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那年的春天,全国各地"打倒一切"的口号依然响彻云霄,就连一些开国将领也难逃被批斗的命运。

世人都说许世友是个直性子的汉子。这天,他穿着那身经常穿的旧军装,笔直地走进了中南海。警卫员见是许世友来了,连忙打招呼:"首长,您来了!"许世友微微点头,大步流星地往里走。

说起许世友对王近山和周志坚的情谊,还得从抗日战争时期说起。那时的王近山带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与日寇周旋,打出了赫赫威名。他率部队在宿北地区,创造了一天之内攻克七个县城的战绩,被誉为"七城将军"。而周志坚也不遑多让,他在淮海战役中指挥若定,一举歼敌数万。

可如今,这两位昔日的战将,却沦落到了不堪的境地。王近山已经被下放到河南的一个偏僻农场整整五年,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周志坚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虽然没有被下放,但却被剥夺了一切职务,整日待在家中,连大门都不敢出。

这一天,许世友来见毛主席,却不是为了汇报工作。他是为了这两位老战友而来。



"报告主席,我有个事情想向您反映。"许世友站得笔直,目光灼灼。

毛主席正在看文件,听到声音抬起头来:"世友同志,什么事啊?"

许世友清了清嗓子:"是这样,我想给您提个建议。关于王近山、周志坚同志的问题......"

话音未落,屋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悄悄地看向许世友,谁也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两个"问题人物"。

可许世友仿佛浑然不觉周围人的反应,继续说道:"他们在战争年代立过大功,打过硬仗。虽然后来有些问题,但处理得太重了些......"

许世友说这番话时,正值"九大"前后。当时全国上下都在狠抓"一打三反"运动,许多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可许世友却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两个"问题人物"说话,这份胆识,着实让人吃惊。



要知道,王近山和周志坚的问题可不是小事。王近山因为在战争年代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又因为一些政治问题被人揪住把柄,这才被下放改造。周志坚则是因为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的发言不当,被认为存在"严重政治问题"。

但许世友心里清楚,这两位老战友虽然性格各有偏差,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让他们背负"反革命"的帽子,实在冤枉。

二、许世友的三重考虑

许世友向毛主席提出这份建议时,其实早已深思熟虑。他在向毛主席陈述时说:"主席,我这个建议是经过三方面考虑的。"

首先,是对战友的责任与情义。1947年的秋天,许世友与王近山曾在山东战场并肩作战。那时的王近山率领一支精锐部队,与许世友的部队coordination作战,共同歼灭了国民党的一个主力师。战斗结束后,王近山还把缴获的一批美式装备主动让给了许世友的部队。

"那时候,近山同志说,'许老弟的部队正要南下,这些装备给你们用更合适。'这份情谊,我一直记在心里。"许世友对毛主席如是说。

至于周志坚,更是与许世友有着生死之交。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周志坚曾冒着枪林弹雨,亲自带领突击队为许世友的部队打开了一条突围通道。那一仗打得异常惨烈,周志坚身边的警卫员都牺牲了两个,他本人的军帽也被子弹打穿,可他始终没有退缩。



其次,是对军区建设的战略考量。许世友向毛主席详细分析道:"南京军区地处要害,需要既懂战略又有实战经验的将领。王近山和周志坚两位同志,都是百战老将,对华东地区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

这话不假。王近山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在江苏、安徽一带活动,对当地的每一条山路、每一个渡口都熟悉得很。周志坚则是在解放战争期间,曾多次指挥部队在长江沿岸作战,对长江防务有着独到的见解。

"主席,您看现在的国际形势,台海局势时有波动,我们南京军区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许世友接着说。

第三重考虑,是对革命事业的深远思考。许世友对毛主席说:"革命事业需要人才,需要宽容。王近山、周志坚同志虽然犯了错误,但他们的错误主要是工作作风方面的,并不是立场问题。"

为了证明这一点,许世友还特意带来了一份材料。这是王近山在农场劳动改造期间写的工作笔记。笔记中详细记录了他对部队建设的一些思考,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您看,即使在困境中,近山同志仍然在思考如何建设我们的军队。这样的同志,值得我们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许世友说着,将笔记递给了毛主席。



对于周志坚,许世友也准备了详实的材料。这些材料显示,周志坚在被停职期间,一直在研究军事理论,写了大量的学习心得。他甚至将自己在战争年代的经验教训总结成了一本厚厚的手稿。

"这些同志虽然暂时倒下了,但革命的心没有倒。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能为革命事业继续贡献力量。"许世友的话语铿锵有力。在陈述这三重考虑时,他的目光始终坚定地注视着毛主席。

三、意料之外的三个回应

许世友的提议一经提出,立即在中央高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当时的军委办公室很快就收到了三份不同的意见书。

第一份意见书来自中央某位领导,措辞严厉:"在当前形势下,重用这样的人是否合适?王近山同志曾经在'三反'运动中有过问题,周志坚同志也曾对组织审查工作持消极态度。"这份意见书甚至直接指出:"许世友同志此举,是否有包庇之嫌?"

这份意见书传到许世友案头时,他立即提笔写了一份详细的说明材料。材料中写道:"王近山同志在'三反'运动中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核算方面的失误,并非主观故意。至于周志坚同志,他对组织审查工作的态度,是源于对某些具体做法的不同看法,而非对组织原则的抵触。"

第二个回应来自南京军区内部。当军区政治部得知许世友要接纳这两位"问题人物"时,立即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议上,一位副政委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让他们来军区工作,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政治生态?"



对此,许世友在军区党委会上表态:"我以我的政治生命担保,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能为军区建设作出贡献。"随后,许世友还列举了一串详实的数据,证明王近山和周志坚在战争年代的卓越能力。

最令人意外的第三个回应,却是来自当事人的家属。1969年的一天,王近山的妻子找到许世友,眼含热泪地说:"世友同志,我们家近山经不起再折腾了。他现在在农场干得好好的,您就让他安安稳稳地待在那里吧。"

原来,王近山的妻子担心丈夫重返工作岗位后会再次受到打击。她还特意带来了一份王近山在农场劳动时的表现材料,上面清楚地记录着王近山如何在农场默默耕耘,从不抱怨。

面对这三个不同的回应,许世友没有退缩。他一一做出回应:对中央领导的质疑,他写了一份万字的详细报告;对军区内部的顾虑,他主持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宣讲王近山和周志坚的革命历程;至于家属的担忧,他更是亲自上门做工作。

"革命年代,我们可以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把死的危险留给同志。现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把机会让给同志,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是许世友在一次军区党委会上的原话。这番话,不仅打消了各方的顾虑,更体现了一名老革命的胸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