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于都市一角,
穿过杏花深巷,
在郊野之趣中,
尝一口清雅茶香。
城市的急速发展,带来历史片区的瓦解,裹挟着传统文化卷入流失的大潮。温州老城区,传统在小巷烟火中被保留传承,但庐茶舍在此静候。
但庐的最终落成,始于一段特别的缘分——设计师缪茹曾瞥见原建筑的招租广告,当新项目即将开始之时,她才发现原来是这栋眼熟的街角民居。一切的开始都是水到渠成。
对于小巷而言,但庐是新客,是与街道历史看似不同的新兴事物。因此从一开始,设计师就坚持以“修旧如旧”融入街区文化,在这里,跳脱张扬的笔法势必水土不服,低调隐匿的做旧外观使其深入在地文化的同时,也维护了片区宝贵的历史风貌。
呼应清净幽深的街巷,设计师在外观区域采用了视线下放的手法 — 以明暗色彩及新旧材质划分,上方白色围挡接叙街区故事,下方深色玻璃隔断似是隐藏,却又有零星灯光与绿意透出,制造窥探欲,邀请来客步入其中,一探究竟。
推门而入,但庐的真面目却并未显现。精密考量过高度的黑色围挡筑起一条小路,不会过分刺目的隐藏式光源照亮小径。伴随路边绿植渐入其中,一切与都市相关的烦恼在脚步声中逐渐消散,行至门前,袅袅茶香就在近旁。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中国人对庭院有着深深的迷恋,在这方小小天地中,四季轮替发生。坐拥庭园,就好像是拥有着整片自然。
但庐的庭院不大,胜在小巧精致,设计师希望在有限的空间中尽量还原自然本色。例如围墙上的爬山虎,尽管现在还看不出模样,但来年的葱郁将为盛夏带来更多清凉;在雨季吸饱水分的青苔,与几方大石相配,带来几份禅意哲思;斜倚在院落一角的海岛春花,清寂雅致,宛如小伞般半掩茶座,制造出朦胧含蓄的东方式美感。
院落的生命力和野趣往往见于细微之处,诸多非常规的“家具”被选择采纳,如院中的条凳,实则是农场中常见的旧马槽……如同整座建筑一般,视角转化,思维转变,旧物亦能焕发新生机。
由延伸至庭院的木质平台进入室内,天光并未在此收缩。投射至木头、墙壁之上,反而展现出柔和的观感。岛台、小座区域凭家具差异创造视觉的高低落差,在错落有致中带来更为丰富有趣的室内体验。
老建筑虽饱含着千金难换的幕后故事,但逼仄的过道、沉闷的结构以及昏暗的采光,皆是设计师们需仔细考量的“头痛之处”。原先的主楼入户门向外拓张,以玻璃规划处一片饮茶区域,令室内更为清透通达,天光入室,自然光影在不设限的环境中穿梭,带来更为随性平静的氛围。
作为整个空间的视角落点,岛台承载着互动等主要社交场景。以“板前”为设计灵感,让客人们在此能更近距离接触茶艺师的冲泡、分杯与讲解。通过亲近的互动,茶文化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历史传统,而是透过视觉、笔尖以及舌尖,成为历久弥香的记忆,从而转变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空间中的承重柱被水泥材料重新包裹后再次敲打成型,成为空间中的一处视觉重心。连接立柱的木质反光灯槽增加采光,自结构上串联起墙壁、立柱,整体设计语境更为完整、通透。
楼梯通往业主的起居层,为了强调商业与起居的区隔,通往上方的阶梯以造景手法被弱化隐匿。阶梯近旁的小座区采用条凳为茶几,古朴新奇。在还原风雅之意以外,空间处处亦有巧思,以适应未来更多的可能:小座区的长凳可用作展示区域,中岛台下方装有滚轮,更符合空间的调整需求等。
传统,在当下年轻人们的脑海中幻化出与此前完全不同的形状,它们不仅仅再是红木家具、太师椅等具体的形态,而是以简约为底、融合为笔勾勒出的崭新未来。
项目名称| 但庐茶舍
项目地点| 浙江 温州
项目面积| 130㎡
设计单位| 缪茹空间设计工作室
设计主创| 缪茹
缪茹空间设计工作室创立于2018年,始终专注于私宅设计及商业空间设计领域,在追求空间美的同时,注重生活理念的革新传递并为业主创造更多的生活表达。工作室擅长在空间、材料、造型中倾注个人的印记和情绪表达,让业主找到熟悉的生活影子,每时每刻感觉到舒适和温度。
文 | 以西 新媒体编辑 | Han
摄影 | 川河映像 图片版权 | 缪茹空间设计工作室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