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战争时期任何看起来坚不可摧的防线,都有它致命的缺点。比如二战期间法国著名的马奇诺防线,德军直接饶了过去,使得这条防线沦为笑柄,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鲜为人知的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就曾在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的东岸,修建了一条名为“巴列夫防线”的坚固防线。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夺取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土地,还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
要知道,西奈半岛是亚非欧三大洲交汇的唯一陆地要冲,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重要。鉴于此,以色列先后耗资2.4亿美元,以钢筋水泥作为骨架,顶部由铁轨和装在铁网里的石块修筑,可以经受重型炮弹的直接炮轰。
整个防御体系中,以色列最为看重的就是沿着运河修建的20米厚的沙堤。防线建设后,以色列参谋长巴列夫大肆吹嘘这条“沙堤”的神奇效果,称沙子有流动性,一般炮弹根本不起作用,号称固若金汤。
显然,埃及军队要收复失地,“巴列夫防线”成为最大的障碍,尤其是“沙阵”。为了攻克“沙阵”,埃军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派出工兵敢死队在沙坡上挖出大洞,埋入炸药引爆。经过实验,发现这样的办法根本行不通,因为流动性极强的沙子根本炸不走。
再比如,使用推土机推走沙子,这也行不通,因为以军会趁机发起进攻。怎么办?就在埃军高层为此苦恼不已时,一个普通埃军工程兵提出了用高压水流冲刷沙堤的办法。实验证明,高压喷射而出的水流是摧垮沙堤的利器。
埃军的反击开始了,1973年10月6日,埃军向以军发起了进攻,对“巴列夫防线”一番狂轰滥炸后,埃军突击队以事先从英国、德国进口的450台高压水泵作为武器,向沙堤发起了进攻。
被以军视为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埃军仅用时5小时,就被开辟了60多个通道。最终的战果是这样的,不到24小时候,埃军仅伤亡208人,结果就彻底摧毁了“巴列夫防线”,使得以色列参谋长巴列夫连同防线,沦为后人的笑柄。此后,埃军仅耗时三天,就把以军打得狼狈不堪,一度差点灭国。
参考资料:《“巴列夫防线”》、《第三次中东战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