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赛场在Q3之后
经过数年的走势低迷后,国内代糖行业终于重新迎来了一丝回暖的前兆。
上周,几家龙头企业相继发布了各自Q3财报,百龙创园、莱茵生物、三元生物和保龄宝虽然对比食品饮料板块的超额收益整体有所回落,但在营收和业绩方面都有着足够亮眼的表现。
财报数据显示,以赤藓糖醇等高附加值产品为工艺优化投入重点的三元生物和保龄宝在Q3分别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248%和119.78%的成绩;积极布局在以甜菊糖、罗汉果糖为代表的植物提取代糖甜味剂的莱茵生物凭借着前三季度募投项目的建设与合成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实现了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17.96%,其中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80.75%,盈利能力改善显著。
而作为国内首家在阿洛酮糖领域实现商业化生产的企业,百龙创园在Q3稳中有升,实现了单季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19.92%。虽然也有其他食品企业开始陆续涉足阿洛酮糖的研发应用,但华安证券还是在前几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百龙创园布局的阿洛酮糖潜力巨大,5000吨阿洛酮糖项目投产后带来明显业绩增量,未来有望随国内关于D-阿洛酮糖纳入食品原料的审批进度提升及公司泰国工厂建设投产而进一步为其成长赋能,正是由于阿洛酮糖市场需求的庞大,产能放量后百龙创园Q3业绩提升在上述几家中尤为突出。
随着代糖市场的竞争逐渐降温,产业的理性在这个下半年开始有序回归,尽管消费者健康化的需求依旧火爆,但摈弃了前两年的无序供给和恶意竞争,这一赛道反而越走越宽阔。
02
走下神坛,谁来接棒?
中国的代糖市场自2018年起便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这其中又以赤藓糖醇最具有代表性。2021年疫情前后,由于消费端对于健康产品的需求激增和利润水平良好的双重加持,本就产能趋于过剩的赤藓糖醇生产商继续扩大产能,极致内卷之下,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价格下跌成为了行业绕不开的魔咒。今年7月19日,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企业,三元生物遭欧盟反倾销调查的涉案产品将被征收156.7%的高额临时反倾销税,供需失衡的赤藓糖醇市场再次迎来了挑战。
赤藓糖醇已经沦为亏本买卖的声音充斥着彼时各路媒体的版面,事实上,这并不是它第一次被推上负面新闻的风口浪尖。早在30年前,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短期服用赤藓糖醇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如若过量或长期摄入,则可能会增加渗透性腹泻发生的概率。另外,去年刊登在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中的一篇研究指出,人体血液中赤藓糖醇水平高的心脏病高危人群心脏病发或中风的概率是水平低的人的2倍。
研究人员通过跟踪调查来自欧洲和美国的4000多名患有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发现他们血清中赤藓糖醇水平每升高1微摩尔,心脏病相关风险便会大约上升20%。
研究人员还发现,30g的赤藓糖醇就可以使血液中的赤藓糖升高超1000倍。
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赤藓糖醇在人体血液中加速了血小板粘附聚集;通过哺乳动物实验发现其可以缩短血管损伤动物血管堵塞时间。
一直以来以人畜无害面孔示人的赤藓糖醇被证实也并没有那么健康,正是验证了尽管是代糖也要注意过犹不及的重要性。只是,这也令作为与赤藓糖醇齐名的代糖原料,D-阿洛酮糖再次受到了普罗大众的关注。
D-阿洛酮糖是D-果糖在C-3 位的差向异构体,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将其系统命名为D-核糖-2-己酮糖。作为一种新型的低热量功能性稀少糖,D-阿洛酮糖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量极其稀少,仅在少量植物和特定细菌中被发现,并不存在于动物体内,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法和生物转化法进行合成。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D-阿洛酮糖能够调控糖脂代谢,还具有抗氧化活性、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等。
相较于赤藓糖醇,D-阿洛酮糖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人体耐受性比前者更高,能够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激活葡萄糖激酶、抑制胰腺组织炎症反应等改善糖代谢,通过抑制脂肪合成和促进脂肪分解等调节脂代谢。因此,其在保健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这是否说明D-阿洛酮糖就百利而无一害呢?
去年,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王硕教授与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张雪娇等评估了D-阿洛酮糖21d干预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影响。通过对结肠炎的病理状况和炎症水平的测定,结合16S rRNA肠道微生物测序,短链脂肪酸和肠粘膜屏障评价,首次确认了D-阿洛酮糖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恶化作用。研究结果显示,D-阿洛酮糖的干预扰乱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稳态,从而导致结肠粘膜屏障受损,恶化了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这也为进一步明确D-阿洛酮糖的生理功能和安全应用范围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
03
合规一波三折,不碍市场火热
D-阿洛酮糖一直是国内新食品原料申报的热点,根据环特生物的整理统计,自2020年起,D-阿洛酮糖已经先后七次作为新食品原料申报受理,群雄逐鹿之间都希望率先抢占市场的话语权。
图: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政务服务平台,环特生物统计整理
D-阿洛酮糖早在2014年就被FDA正式批准为蔗糖的安全替代品,并已在日韩等数十个国家地区获得了法规许可,应用到了保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之中。在日本,2016年日本消费者厅开始审批将阿洛酮糖列为功能成分的保健食品,其申报功能是通过抑制葡萄糖的摄入来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具有抑制肥胖的功效;在韩国,2021年三养集团等韩国国际企业宣布成立ANFC,旨在帮助D-阿洛酮糖作为碳水化合物的营养标签引入欧洲市场。可以肯定的是在世界范围内,D-阿洛酮糖的市场应用潜力越来越大。
反观国内,尽管D-阿洛酮糖在国内历经了七次申报至今仍旧未成功获批,但我们仍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九月底,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拟微球藻油等12种“三新食品”的公告》,其中,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成功获批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作为D-阿洛酮糖的生物合成来源之一,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合法合规将会为D-阿洛酮糖的审批进度增添强大的助力。因此,在国内代糖产业新的蓝海滩头,百龙创园以外的许多企业都在伺机而动,提前布局。
保龄宝11月4日在答投资者问时表示,截至目前其现有阿洛酮糖晶体产能7000吨,后续阿洛酮糖新增产能将分阶段建设,通过产线柔性化改造来实施。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产能几乎是百龙创园的两倍有余。三元生物将阿洛酮糖作为了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自今年7月份起便开始万吨产能的试生产,同时,三元生物也在加快相关专利申请的推进。“下一步,公司将围绕自身的创新技术开展专利布局,以确保公司在技术保护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三元生物在10月25日的答投资者问中这样表示。
根据环特生物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诸如金达威、中粮科技、华康股份等多家头部企业开始布局或正在生产阿洛酮糖相关原料,广阔的大健康市场正等待着阿洛酮糖的预备上场。
04
中国代糖行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又以0糖、低热量的健康概念取得了长足的增长,以阿斯巴甜为代表的无负担成分逐渐深入人心。然而,相继爆出的致癌、副作用等负面新闻也成为了阻碍产业发展的拦路之虎之一。赤藓糖醇的广泛应用曾几何时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发展空间,但是需求端总是随着时代的进程在不断变化,当消费者不只是希望借助代糖提供甜蜜,更期待着收获某些成效时,仅仅0糖的突出优势就变得不再像以往诱人。
环特生物将多维生物技术应用于保健功能性食品的功效评价和安全性研究之中,并能够分别通过斑马鱼实验、哺乳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实验,为产品的减脂、降血脂、降血糖或维持血糖健康功效提供可视化的科学技术背书。甜味对于人类的吸引几乎是与生俱来,我们相信D-阿洛酮糖的研发应用不会是一个终点,它正处在一条奔涌的产业河流中段,上游是蛮荒、单一的源头,奔向的是具有更多功效可能性的苍茫云海间。
技术咨询请联系:17364531293(同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